分享

李世民不杀功臣?这位凌烟阁功臣,被抄家处斩,死的真冤

 昵称413468 2017-06-05

在人们的印象中,李世民是不杀功臣的,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如凌烟阁24位功臣当中,就有两位是被李世民处死的。其中就包括陈国公侯君集,他是因卷入太子承乾谋反一案,最终被杀的。可以说侯君集的死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另外一人的死,就大有疑问!这位凌烟阁功臣到底是谁呢?又是因何而死呢?且看【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一一道来!

此人就是凌烟阁功臣第16位的郧国公张亮!根据史料记载,张亮是荥阳人,出身寒微,以农为业。后来李密率军攻略荥阳一带,张亮前来投奔,加入瓦岗军。最初张亮并不被重用,后因他揭发一件谋反案,才得到李密的重用,隶属于徐懋功的麾下。后来徐懋功在张亮的协助下,归顺唐朝。

与秦琼、程咬金这些人不同,张亮并非以武力见长,他机警过人,“倜傥有智谋”。在房玄龄的推荐下,张亮进入秦王府任职,“渐蒙顾遇,委以心膂”。张亮为李世民谋划过哪些事情,我们已经无法知道了,但他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否则也不可能一直得到李世民的重用。

更难能可贵的是,张亮对李世民非常忠心。当时李世民为对抗太子李建成,派张亮到洛阳,“阴引山东豪杰以俟变,多出金帛,恣其所用”。结果被李元吉知道,说张亮图谋不轨,在狱中,“亮卒无所言”,没有把李世民吐出来。

李世民即位后,张亮历任要职,表现出非常突出的才能,“潜遣左右伺察善恶,发擿奸隐,动若有神,抑豪强而恤贫弱,故所在见称”,官声非常好。到贞观十五年,张亮因揭发侯君集谋反有功,得到褒奖,“迁刑部尚书,参预朝政”,位居宰相之列。

但到了贞观二十年,张亮却被下狱,并在闹市被处死。这又是为了什么呢?根据史料的记载,说当时有人举报,说张亮喜欢旁门左道,迷信谶纬,根据“弓长之主当别都”的预言,认为自己有皇帝命,并且张亮养了五百个义子,意图不轨。

李世民立即派人调查, 有两人当时就承认了,但张亮解释道“此二人畏死见诬耳”,接着他又陈述自己的功臣。但李世民非常恼火,他对身边的大臣说:“亮有义儿五百,畜养此辈,将何为也?正欲反耳。”李世民的这句话,算是给这个案子下结论了,谋反案!接着李世民召集群臣“讨论”如何处置张亮。

出乎李世民的意料,竟然有一个人认为“亮反形未具,明其无罪”,但李世民可没管这些,直接下诏将张亮押赴长安西市处死,同时抄没家产。就这样,一位凌烟阁功臣被李世民处死了,但问题也来了?张亮真的想谋反吗?

我觉得未必如此,正是李世民自己给了自己一巴掌,证明张亮是冤死的。张亮死一年后,当时刑部侍郎缺人,一直没有合适人选,李世民突然想到了一个人,此人就是认为张亮无罪的将作少匠李道裕。李世民说道:“往者李道裕议张亮狱云‘反形未具’,此言当矣,朕虽不从,至今悔之。”

这句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张亮“反形未具”,意思是没有真凭实据,事后李世民自己也后悔了。另外,张亮擅长的是谋略,十分聪明,他不可能会相信那些所谓的谶纬之言,因此张亮之死应属冤案!只不过此时的李世民已经今非昔比,不可能为其翻案,其继任者更不可能推翻李世民的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