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知孔孟之乡,谁知无名小镇,却葬着第一战神

 翠谷叠泉 2017-06-05

都知孔孟之乡,谁知无名小镇,却葬着第一战神孔孟之乡的一座无名小镇,曾被称作运河“水脊”一度造成京杭运河畅通难题,明朝白英老人建议,工部尚书宋礼二人合力治水,在小汶河入运口对岸砌石堤,并建造一鱼嘴形的石拔(分水尖)让运河之水七分向北,三分向南,现仍流传着“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说法。

清乾隆年间,乾隆六次南巡皆在南旺分水龙王庙题诗。南旺分水枢纽更有北方“都江堰”的说法,让运河之水畅通五百余年。海运兴盛,运河航运渐被遗弃。解放后汶水改道,南旺湖水干涸,这座古镇变的毫无名气。

上岁数的老人都曾描述过,南旺湖附近,有座高七丈的坟冢,偶会看到云气一道,上白下黄,白色如布匹,长数丈,民曰“蚩尤旗”。永远不倒的蚩尤战旗下,埋葬着华夏第一战神的首级于此地。

阚城遗址位于大运河南旺分水工程枢纽之水柜——南旺湖,是上古天子 蚩尤冢祠所在地。《皇览·墓冢记》都知孔孟之乡,谁知无名小镇,却葬着第一战神

蚩尤曾和黄帝其名的九黎部族首领,九黎部族即是九个部落,每个部落有九个兄弟,也因此有传言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蚩尤部落是当时高度文明的农耕部落,定居黄河下游,汶、济之间,掌握着高超农耕技艺的蚩尤部落,蚩尤族民食而有余,常会用竹筐盛装食物,祭祀天地,蚩尤更把牛作为图腾。巧合的是炎帝的图腾也是牛。

《路史》记载蚩尤“兴封禅”,透露出蚩尤是最早祭祀泰山的上古天子的信息。后被朝代完善泰山封禅,现今整个山东境内仍保留着泰山还愿、烧头柱香的习惯。

蚩尤冶炼黄铜,制造兵器,部落壮大几次战争冲突把炎帝打败,后炎帝联合黄帝,发生了涿鹿大战,开始蚩尤凭借大雾优势,九次皆胜。黄帝得一指南神奇把蚩尤打败,蚩尤收兵于致密城(今山东济宁汶上县),而有记载蚩尤建城阚城。后阚城消失于南旺湖。

《姬氏志o阚城志》记载:“晨起者常于烟雾交加之会,见城堞宫室之状”。据目击者称:日出之前,云雾弥漫,在烟波浩淼的南旺湖湖面上,首先出现巍巍城墙,在正前偏右方向有一座城楼,片刻,只见城门开启,隐隐约约有不少行旅商客出入。蜃景在晨雾笼罩之中,飘飘忽忽,时隐时现,待到日出,景色慢慢变淡,直至消失,又恢复为碧波粼粼的湖面。据说这种美丽奇异的景观和神秘的现象在五十年代还出现过两次,民间俗称“陷皇城”。 这一记载更是力证南旺曾是蚩尤的首都。

“陷皇城”即所谓“海市蜃楼”。“皇城”指的是什么城?《黄帝玄女战法》载:“黄帝攻蚩尤,三年城不下。”《通典》载:黄帝攻蚩尤“三年九战而城不下。”蚩尤部落据城坚守,凭借食足、兵强、城坚等有利条件,使炎部落和黄部落屡战屡败,后炎、黄联合,擒杀蚩尤,迫使“八方诸侯殄服”。都知孔孟之乡,谁知无名小镇,却葬着第一战神

蚩尤兵败黄帝为收复其他部落,曾用蚩尤画像来震慑八方宇邦臣服,收复蚩尤的部落后统称为九黎,后演变成黎民百姓,在古代黎民百姓的地位是低于炎黄子孙的,不过论起血脉传承炎黄子孙的也少不了九黎的血脉。防止蚩尤复活,将蚩尤分尸,分葬在各处,鲜血洒到树上变成红色的枫叶树,首级便葬在南旺蚩尤坟冢,后阚城消失于南旺湖,就只留下了光秃的高七丈坟冢,偶可见的赤色“蚩尤旗”。

蚩尤虽败但仍受人祭祀,秦始皇大祭只有蚩尤大帝,称为人主。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兵,祭的仍是蚩尤大帝。将军起兵出征仍祭蚩尤大帝。民间部分地区仍留有十月初一祭祀蚩尤的风俗。儒家崇拜黄帝,汉武帝听从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销毁百家书,让蚩尤这位曾经的华夏战神长眠于南旺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