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

 HaiheLibrary 2017-06-05

  文| 徐孟楠

  近日,一则“女大学生飞踹女童”的视频引起网上热议。视频中因为孩子过于吵闹,一女大学生上前“教训”,之后和孩子母亲引发激烈的冲突。在这个新闻中,很难去责难两方哪个是错的,甚至于舆论在事态发展过程中也不断进行转风。比如一开始众人议论的焦点还在“女大学生踹女童”,但后来了解到只是踹了椅子时,一部分人把眼光就从女大学生转移了女童母亲身上。

\

  网友基本持两种观点,一种声音认为“孩子太吵应该向家长反映,直接动手是不对的。”另一个观点则是“身为父母如果自己的孩子管教不好,那自然出来会有人帮你管教”。关于这两种声音,并不难理解,前者大多是为人父母,后者则未婚者众。在网友激烈讨论的背后,似乎“孩子”成为了影响舆论的拐点。

  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熊孩子可能都是噩梦,因为这些孩子由于心智、认知、教育等等原因,他们并不能了解到社会上人们所共同遵守的准则,面对他们,也许大多数人就会陷入一种境地,那就是只有应尽的义务,却没有得到尽义务之后享受到的权利。这种时候,人们既无法用社会人的要求来要求他们,却必须用道德上的约束来约束自己。这种关系上的不对等,情理的无法沟通,促成了现在网络上一阵阵“反熊孩子”浪潮。

\

  但是孩子之所以“熊”真是的他们自己的错吗?并不是这样的。相比熊孩子,人们更讨厌的其实是把孩子变“熊”的家长。有戏言称:这个世界上其实并没有所谓的“熊孩子”,有的只是“熊家长”。

  笔者在这里并不是说视频中的家长就是“熊家长”,只是试着分析舆论前后转变的原因。人们在对这个事件发表看法时往往会将对于“熊孩子”甚至是“熊家长”的厌恶,代入到话语之中,正是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整个舆论的反转。平心而论,视频中的女大学生的行为绝对不是一个成年人的合理行为,女童只是踢猫效应下的牺牲品,女童家长的行为也绝对是“过激”的,这个事件里,没有谁称得上绝对委屈,也没有人要承担全部的责任,甚至作为旁观发声的网民,进行得也不过是一次次情绪上的搭车或者自己意识的宣泄罢了。

  而作为家长而言,其中得到的经验虽然老调长谈,但是依旧有用。爱自己的孩子当然无可厚非,但是一味宠溺,以为调皮就是孩子天性从而不管不顾是要出问题的,放纵不是自由,作为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是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在孩子心智成熟之前,教育约束自己的孩子都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通过不断地灌输和强调来让自己的孩子掌握初步的为人处世方法,若不重视,那最后就可能背上“管不好孩子”的名声,做家长的应该是不愿意看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