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务院发文:个体诊所大开放,私立医院迎来发展良机

 ZGGDWWZS 2017-06-05

审批手续互相“打架”、医生非“自由人”、基本医保难覆盖……目前,社会办医往往遭遇各种政策“玻璃门”。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此举能否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在不断进行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群众呼声最强烈也是改革最为核心的矛盾点。在如今看来这一问题已经成了全国普遍存在的一大热问题。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曾经表示,“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原因是供需矛盾,体现在我国的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优质资源匮乏。

加快医师人才培养,支持社会办医

目前,民营医院人才基本呈现“一老一小”的局面,以退休老专家和低学历年轻人为主。针对这个痛点,《意见》提出加强人力资源保障。加强急需紧缺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医师执业注册办法等。

另外,社会办医疗机构能否纳入医保,是方便群众在社会医疗机构就医的关键。《意见》要求落实完善保险支持政策,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社会办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在程序、时限、标准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对待。

这也意味着关于民营医院人们最关心的两个问题:1.有没有好医生看病 2.看病能报销多少 得以解决。这给民营医院的发展扫平了障碍。

全行业监管,解决信用差、服务差

部分无良的民营医院由于低劣的医德和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使得整个行业为之蒙羞,这次的《意见》提出加强全行业监管,保证社会办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有业内人士建议建立严格的退出机制,加快建立行业内的黑名单制度,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打造一批技术精良、服务优质、管理规范的行业代表。

康语就是其中优秀代表,诞生于2013年的康语在打造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评价社区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四年,积累了大量用户的真实评价,真正做到了让患者能够选到合适放心的医院。

投向医疗服务短缺领域,社会资本大有可为

民众对于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医院2.9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3万个,民营医院1.6万个。民营医院在数量上已超过了公立医院。

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就医需求,为民营医院的发展提供了的新空间。而这也正是公立医疗服务的短缺所在,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公立医疗服务短缺领域。比如,在老年病医院、妇产儿童医院、医养结合机构、社会医疗、家庭医生服务、“互联网+医院”等方面。与公立医院形成错位竞争,社会资本大有可为,让非公医疗机构真正成为公立医院有益的补充。

关于康语

康语是一家独立运营的医疗智能推荐平台,专注于提升中高端人群的医疗健康服务体验。帮助更多康语用户优化就医决策,分享就医体验,享受更轻松的健康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