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为大家介绍了许多颇具个性的古代皇帝,其中有一些皇帝更是充满争议。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明朝经历最特别也最窝囊的皇帝——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剧照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年仅9岁的朱祁镇登基称帝,太皇太后张氏和“三杨”( 杨士奇、杨荣、杨溥)掌握着实际权力。在四人的联合治理下,大明边防安宁、吏治清明,颇有几分盛世中兴的景象。可惜好景不长,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开始,短短几年间这四人便先后去世。 ▲瓦剌势力范围图 少年天子朱祁镇也就第一次感受到了百分之百的权力,热血的他决定干一番大事业。很快,他将目标对准了多次骚扰明朝边界、骗取大明赏赐的瓦剌。在下令减少赏赐后,瓦剌军队挥师直逼大同,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毅然选择御驾亲征。 ▲明英宗、瓦剌作战路线图 很快,英宗和王振就在京城周边调集了20多万人(号称50万大军)奔赴前线。在王振的胡乱指挥下,20万大军被瓦剌大军困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王振及多位随军出征的重臣被杀,皇帝朱祁镇则沦为俘虏。 瓦剌原想着抓住明英宗向明朝索要赎金,却不料遭到了以于谦为首的文武大臣的反对。众人当即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明英宗则被遥尊为“太上皇”。恼羞成怒的瓦剌挥师直逼京城,在于谦的领导下,明朝大军打赢了这场京师保卫战,无利可图的瓦剌也在一年后将英宗放回。 ▲故宫摄影 不过这时候的朱祁钰已经习惯了当皇帝,便不愿将皇位还给长兄。于是明英宗刚一回到北京,就被景泰帝囚禁在南宫。在这里,大门不仅被上锁灌铅,周围的锦衣卫更是日夜监视,就连朱祁镇吃饭都是从一个小洞里伸进去。这一囚禁就是七年。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朱祁钰患重病不起,石亨、徐有贞等人趁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8年之后,这位皇帝再次回到曾经的宝座之上,心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感觉。在此期间,朱祁镇任用贤良、勤勉执政,勉强算得上是明君。 ▲大明孝庄钱皇后画像 在他的一生中,最值得提起的应当是他的结发妻子钱皇后。在他被俘的这段时间里,钱皇后拜神求佛、日夜啼哭,短短一年就右眼失明,一条腿也落下毛病。在后来的七年囚禁生涯中,也是钱皇后陪伴着失意的英宗,还时常做些女红托人变卖以补贴用度。 对于这样的妻子,朱祁镇在重登大宝后自然是珍爱有加。在他弥留之际,他没有牵挂自己的江山,也没有思考皇位继承问题,而是对自己的结发妻子念念不忘。在明朝,殉葬制度死灰复燃,无后的妃嫔都会被迫殉葬。 ▲博物馆中的殉葬坑出土原貌 为了让钱皇后能颐养天年,英宗硬撑着一口气下诏废除殉葬制度,这不仅为自己的妻子撑起了一道制度的保护伞,更解放了无数地位卑贱的可怜女子。从此殉葬制度正式从中国历史消失,而英宗朱祁镇则因这一举动永载史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