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多肉养成瀑布流?只要有它你就可以!

 阿麗小冲 2017-06-06

在多肉界混久了,你可以加入各个流派,如“毛茸茸”流派,掌门人是熊童子等肉肉;“看起来很好吃(别吃)”流派,成员是虹之玉等;还有bling bling的“土豪”流派,十二卷首当其冲。其中有些多肉,从小都拥有茎条柔软,纤细蔓长的身段,特化成球状的叶片是卖萌武器,养护年份久了,就会长成令人叹为观止的瀑布流。

图片来源:s-media-cache-ak0.pinimg.com


因为外形的缘故,我们把这些瀑布流派的成员,统称为“佛珠”。目前有将近10来种的佛珠,皆归属在菊科千里光属Senecio和厚敦菊属Othonna里头。在市面上常可以见到形形色色的佛珠,有的叶子浑圆如小西瓜,有的弯曲像豆角,还有长得像海豚的......其中有种活脱脱像瘦身版的马奶葡萄,就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主角——黄花新月Othonna capensis。

像不像一串即将成熟的葡萄?图片来源:

zoezoe.biz


黄花新月,菊科厚敦菊属的多肉植物,该属称得上是佛珠的物种,几乎就只有它一个独苗,而其他佛珠都属于千里光属。黄花新月原产于南非小卡鲁地区,喜欢温暖干燥的气候环境,由于商品贸易的流通,加上本身皮实好养,目前黄花新月已经在一些非洲北部国家,如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野外归化了。

图片来源:s-media-cache-ak0.pinimg.com


很多人都搞不明白,明明和其他佛珠都一路子的,为啥不同属呢?直接看花吧,紫玄月的花更像我们常见的小菊花,由外轮的舌状花和里头的管状花组成。而千里光属的其他佛珠,只有管状花。还有,紫玄月的叶片是对生的。

黄花新月的花。图片来源:zoezoe.biz


千里光属的绿之铃开花。worldofsucculents.com


和其他佛珠对比下,你会发现黄花新月辨识度很高。它们的叶子一般有1~3cm,叶腋中还长着些许绒毛,高度肉质化呈纺锤形,先端渐尖,有个翘起的短钩,歪果仁根据其叶片的特征,给它们取了“小腌黄瓜”Little Pickles这样可爱的名字。它们的叶片在不同生长期,也会有差异:新叶短小,圆润如花生,老叶细长,如一弯新月,加上开花是黄色的,“黄花新月”这名就这么来的。

图片来源:kumbulanursery.co.za


黄花新月在不同季节,不同养护条件下,叶形都会不尽相同。秋冬两季,在足够的光照条件和大温差的作用下,叶绿素分解,花青素含量提高,这时黄花新月原本绿油油的叶片,会呈现出红到发紫的颜色,或在绿肌上染一层紫色的晕,甚至连茎条都会变成紫红色,而且叶片也会长得更加紧缩可爱,这时候最像一串熟透的葡萄了,所以它们又有“紫玄月”之称。

图片来源:s-media-cache-ak0.pinimg.com.


而在春夏两季,由于雨水充沛,气温升高,叶绿素就会积极合成,使得它们叶片原本的紫色慢慢褪去,只在叶尖上蘸着一点红,仿若被点了绛唇,清新可人。这时候黄花新月的叶片就会长得更加细长,甚至能长到5cm。这时候就变成一盘鲜绿欲滴的豆角了。

图片来源:kknews.cc



图片来源:torage.googleapis.com


黄花新月养护到一定的时间,细弱的茎就会向地蔓延生长,并分生出很多分枝,像一道紫色的瀑布般倾泻而下,蔚为壮观。如果你培植在一些诸如瓶子、吊篮等盆器中,那就更有意境了。

图片来源:staticflickr.com


图片来源:st3.myideasoft.com/


养护方面,黄花新月皮实好养,只要夏天超过30°要注意通风遮阳,冬天低于0°注意保温就可以了。另外,黄花新月对于水分的需求较大,缺水的话很容易在叶片上以发皱的形式体现出来,提醒你要及时给水,浇水后第二天叶片就会鼓胀起来。繁殖方面,在春秋两季可以进行扦插或者压条繁殖,在空气湿度大的情况下,它们会从茎条上生出气根,这时只要让气根靠近潮湿的地面,它们就会慢慢的扎根进去,待扎根牢靠了,剪下这部分茎条另外养护即可。

图片来源:userdisk.webry.biglobe.ne.jp


现在市面上不论冬夏,都能见到叶片圆鼓鼓,茎条短缩矮伏的黄花新月,不知道的新手还以为这是新品种,其实这种情况多半是商家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给它们施用了矮壮素,使得它们在短时间里更加得萌而已。其实黄花新月还有个叫“ruby necklace”的品种,终年叶片都是比较明显的红紫色,还挂着一层白霜,很是可爱。


图片来源:static.baza.farpost.r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