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圈儿,最近有啥大动向?

 高山流水cjl 2017-06-06


每一个研究的飞跃,都预示着糖尿病治疗更好的未来!

作者 | dingka

来源 | 生物谷



NEJM:工程胰岛细胞移植,让糖尿病患者恢复产生胰岛素的能力!


一名43岁的1型糖尿病女性曾依赖于胰岛素度日,近日医生们将工程胰岛细胞移植到她的腹部,恢复了她身体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且在接受移植一年后,她仍然保持胰岛素不依赖性。


研究者认为,'这类研究的目标是,初步确定产生胰岛素的细胞能够在这个新的位点发挥功能,并引入其他的技术以便实现最终目标:替换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丢失的胰腺内分泌功能,且无需服用抗免疫排斥药物。'


虽然这名病人在接受移植6个月后,开始表现出血糖浓度增加,胰岛素水平下降,但是她的血液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她迄今为止还没有返回到糖尿病状态



Diabetologia:母亲多摄入Ω-3脂肪酸,或能降低后代患1型糖尿病风险!


一项研究报告指出,怀孕或泌乳期间母源性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或许能够帮助保护高风险1型糖尿病婴儿免于患病


上述结论一经证实,就意味着,在母乳喂养期间,增加来自鱼肉中的脂肪酸摄入或许能降低机体对1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反应,这个结果或能为后期研究者治疗1型糖尿病提供新的方向。


同时研究者发现,婴儿机体中高水平的脂肪酸状态或许能够反映其喂养类型,母乳喂养的婴儿机体中诸如DHA等脂肪酸的水平较高,而血清中高水平的这些脂肪酸,往往能够明显降低婴儿1型糖尿病相关的自身免疫反应的风险。


同时本文研究还提出了支持母乳喂养的观点,因为母乳中的一些组分,比如脂肪酸对机体是具有保护效应的,尤其是对早期的免疫反应、机体免疫系统成熟都非常重要。



Sci Trans Med:智能手机也能控制糖尿病?!


最近一项包括多个中国研究所在内的研究,成功地开发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与工程化细胞控制小鼠血糖水平的设备。


研究通过将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进行工程化修饰,从而能够受到光照的刺激进行胰岛素的分泌。之后,他们将装有这一工程化细胞的装置植入小鼠体内,并通过智能手机APP调控光线的开启与关闭;此外,智能手机能够收集体内探测器检测到的血糖数据,通过分析数据,APP能够自动地决定何时需要注射胰岛素,以及胰岛素的分泌水平。


研究者们在小鼠水平进行了长达数周的检测,结果表明这一系统能够成功地维持小鼠体内的血糖水平



Nature:重磅!中国科学家解析出一种B类G蛋白偶联受体全长结构,有助开发出新的2型糖尿病药物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蓓丽教授领导的国际团队研究出葡萄糖调节中的至关重要的组分:一种胰高血糖素受体的结构


B类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对众多生理过程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是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症、偏头痛、抑郁和焦虑等很多人类疾病的靶标。


这种特殊的细胞表面受体能够结合信号分子,从而影响血糖调节。


吴教授说,'这种胰高血糖素受体结构,清晰地提供一种全长B类GPCR的高分辨率结构图,有助与理解它的不同结构域如何在分子水平上合作调节它的功能。'


这种胰高血糖素受体是糖尿病药物开发的一种高度有希望的靶标。



Brit J Nutr:植物蛋白能够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最近一项研究,揭示了食用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即植物蛋白的摄入多,2型糖尿病患病率低;反之,饮食中肉类蛋白的摄取量过高,2型糖尿病的风险高。


研究者认为:日常饮食中每5g动物蛋白更换为植物蛋白,将会降低18%的患糖尿病的几率。在这项研究中,谷类作物是主要的植物蛋白的来源,还有土豆、蔬菜等等。


研究者们同时发现,摄入肉类水平较高的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群体要高,其中包括未加工的红肉、白肉以及其它肉制品。


这一实验结果表明,为了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最好平时饮食中注意多吃素食,少吃肉制品


AJHG:突破!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中鉴别出111个2型糖尿病易感位点


伦敦大学学院和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人类基因组中鉴别出了111个新型的能够指示个体对糖尿病易感的染色体位点,从而为人类理解2型糖尿病发生的原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调查是否这些位点能够改变诸如胰腺等其它组织中相同基因的表达,后期还将基于研究结果,利用相同的方法来研究诸如阿尔兹海默病等其它复杂的疾病。



Cell Metab:鉴定出调节β细胞生长的分子通路,有助开发出新的糖尿病疗法


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利用单细胞RNA测序绘制出调节β细胞生长的分子通路,从而可能利用这些分子通路诱导它们再生。


论文通信作者Maike Sander博士说,'如果我们能够发现一种让β细胞生长的药物,那么它可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这些患者经常具有残留的β细胞,但不足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Sander团队鉴定出当β细胞分裂时有活性的分子通路,从而有助发现潜在的药物靶标。利用单细胞RNA测序,该团队能够分析单个β细胞的分子特征和代谢活性来确定能够分裂的β细胞与不能分裂的β细胞存在多大的差异


Sander说,激活β细胞生长是否能够对糖尿病进行治疗性介入仍然有待观察,但是这些新的信息将为实现这一点打开大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