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把手让你实现开源企业级web高并发解决方案

 昵称597197 2017-06-06
《手把手让你实现开源企业级web高并发解决方案》
(lvs+heartbeat+varnish+nginx+eAccelerator+memcached)
 
本来想起个比较风趣点的标题,可想来思去,还是走常规路线,做一系列的手把手吧。
这样一来,便于我的老朋友们识别,也让我对这篇文章的粒度把我有个定位。
 
本篇博文主要介绍利用开源的解决方案,来为企业搭建web高并发服务器架构花了一个多小时,画了张图片,希望能先帮你理解整个架构,之后我在一一介绍.linux的大型架构其实是一点点小架构拼接起来的,笔者从各个应用开始配置,最后在完全整合起来,以实现效果。
 

 

 至此,基本配置都已经完成,下面需要安装出来mysql,整个架构就基本实现了。

笔者在这里就不演示mysql的主主架构了,虚拟机真不够用了。给出一个二进制mysql的教程。

 

绿色二进制包安装MySQL 5.5.15

①:安装过程

  1. ## 为MySQL建立用户和组 
  2. groupadd -g 3306 mysql 
  3. useradd -g mysql -u 3306 -s /sbin/nologin -M mysql 
  4.  
  5. ## 二进制安装方式 
  6. tar xf mysql-5.5.15-linux2.6-i686.tar.gz -C /usr/local 
  7. ln -sv /usr/local/mysql-5.5.15-linux.2.6-i686 /usr/local/mysql 
  8.  
  9. mkdir /mydata  ## 创建数据保存目录 
  10. chown -R mysql:mysql /mydata/ 
  11. cd /usr/local/mysql 
  12. scripts/mysql_install_db --user=mysql --datadir=/mydata/data     
  13. chown -R root . 
  14.  
  15. ## 加入启动脚本 
  16. cp support-files/mysql.server /etc/init.d/mysqld 
  17. chkconfig --add mysqld 
  18.  
  19. ##修改配置文件 
  20. cp support-files/my-large.cnf /etc/my.cnf
  21.  
  22. ## 加入mySQL命令
  23. export PATH=$PATH:/usr/local/mysql/bin
  24.  
  25. ## 定义头文件
  26. ln -sv /usr/local/mysql/include /usr/include/mysql
  27. ldconfig 

②:配置过程

 

vim /etc/my.cnf
[mysqld]段内加入并修改以下两处
datadir = /mydata/data
thread_concurrency 2    ## (并发线程数,一般是cpu核心的两倍)

 

 

vim /etc/profile 在里面加入:
PATH=$PATH:/usr/local/mysql/bin

 

 

vim /etc/ld.so.conf.d/mysql.conf 写入
/usr/local/mysql/lib

 

③:启用过程

  1. service mysqld start 
  2. cd /root/lnmp

 

输入以下SQL语句,创建一个具有root权限的用户(admin)和密码(12345678):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admin'@'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admin'@'127.0.0.1' IDENTIFIED BY '123';

 


PS:

php在编译的时候要支持上mysql,如果是php和mysql分离开来,最好yum装上php-mysql和mysql-devel包 然后再编译带上with-mysql

varnish在实现方向代理负载均衡的时候要定义为组的结构,还要定义出动作的触发条件。

memcached  的缓存对象要设置合理,不然反而会减慢效率。

nginx在优化时要结合机器的硬件,切勿网上直接copy。

 

另外附加一份优化的文档,还望对各位有帮助:

 

 

  1. (1)Nginx的优化 
  2. 一般来说nginx 配置文件中对优化比较有作用的为以下几项: 
  3. worker_processes 8; 
  4. nginx 进程数,建议按照cpu 数目来指定,一般为它的倍数。 
  5. worker_cpu_affinity 00000001 00000010 00000100 00001000 00010000 00100000 01000000 10000000; 
  6. 为每个进程分配cpu,上例中将8 个进程分配到8 个cpu,当然可以写多个,或者将一个进程分配到多个cpu。 
  7. worker_rlimit_nofile 102400; 
  8. 这个指令是指当一个nginx 进程打开的最多文件描述符数目,理论值应该是最多打开文件数(ulimit -n)与nginx 进程数相除,但是nginx 分配请求并不是那么均匀,所以最好与ulimit-n 的值保持一致。 
  9. use epoll; 
  10. 使用epoll 的I/O 模型,这个不用说了吧。 
  11. worker_connections 102400; 
  12. 每个进程允许的最多连接数, 理论上每台nginx 服务器的最大连接数为worker_processes*worker_connections。 
  13. keepalive_timeout 60; 
  14. keepalive 超时时间。 
  15. client_header_buffer_size 4k; 
  16. 客户端请求头部的缓冲区大小,这个可以根据你的系统分页大小来设置,一般一个请求头的大小不会超过1k,不过由于一般系统分页都要大于1k,所以这里设置为分页大小。分页大小可以用命令getconf PAGESIZE 取得。 
  17. open_file_cache max=102400 inactive=20s; 
  18. 这个将为打开文件指定缓存,默认是没有启用的,max 指定缓存数量,建议和打开文件数一致,inactive 是指经过多长时间文件没被请求后删除缓存。 
  19. open_file_cache_valid 30s; 
  20. 这个是指多长时间检查一次缓存的有效信息。 
  21. open_file_cache_min_uses 1; 
  22. open_file_cache 指令中的inactive 参数时间内文件的最少使用次数,如果超过这个数字,文件描述符一直是在缓存中打开的,如上例,如果有一个文件在inactive 时间内一次没被使用,它将被移除。 
  23.   
  24. (2)关于内核参数的优化:请修改文件/etc/sysctl.conf 
  25. net.ipv4.tcp_max_tw_buckets = 6000 
  26. timewait 的数量,默认是180000。 
  27.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 
  28. 允许系统打开的端口范围。 
  29. net.ipv4.tcp_tw_recycle = 
  30. 启用timewait 快速回收。 
  31. net.ipv4.tcp_tw_reuse = 
  32. 开启重用。允许将TIME-WAIT sockets 重新用于新的TCP 连接。 
  33. net.ipv4.tcp_syncookies = 
  34. 开启SYN Cookies,当出现SYN 等待队列溢出时,启用cookies 来处理。 
  35. net.core.somaxconn = 262144 
  36. web 应用中listen 函数的backlog 默认会给我们内核参数的net.core.somaxconn 限制到128,而nginx 定义的NGX_LISTEN_BACKLOG 默认为511,所以有必要调整这个值。 
  37. net.core.netdev_max_backlog = 262144 
  38. 每个网络接口接收数据包的速率比内核处理这些包的速率快时,允许送到队列的数据包的最大数目。 
  39. net.ipv4.tcp_max_orphans = 262144 
  40. 系统中最多有多少个TCP 套接字不被关联到任何一个用户文件句柄上。如果超过这个数字,孤儿连接将即刻被复位并打印出警告信息。这个限制仅仅是为了防止简单的DoS 攻击,不能过分依靠它或者人为地减小这个值,更应该增加这个值(如果增加了内存之后)。 
  41. 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 262144 
  42. 记录的那些尚未收到客户端确认信息的连接请求的最大值。对于有128M 内存的系统而言,缺省值是1024,小内存的系统则是128。 
  43. net.ipv4.tcp_timestamps = 
  44. 时间戳可以避免序列号的卷绕。一个1Gbps 的链路肯定会遇到以前用过的序列号。时间戳能够让内核接受这种“异常”的数据包。这里需要将其关掉。 
  45. net.ipv4.tcp_synack_retries = 
  46. 为了打开对端的连接,内核需要发送一个SYN 并附带一个回应前面一个SYN 的ACK。也就是所谓三次握手中的第二次握手。这个设置决定了内核放弃连接之前发送SYN+ACK 包的数量。 
  47. net.ipv4.tcp_syn_retries = 
  48. 在内核放弃建立连接之前发送SYN 包的数量。 
  49. net.ipv4.tcp_fin_timeout = 
  50. 如果套接字由本端要求关闭,这个参数决定了它保持在FIN-WAIT-2 状态的时间。对端可以出错并永远不关闭连接,甚至意外当机。缺省值是60 秒。2.2 内核的通常值是180 秒,你可以按这个设置,但要记住的是,即使你的机器是一个轻载的WEB 服务器,也有因为大量的死套接字而内存溢出的风险,FIN- WAIT-2 的危险性比FIN-WAIT-1 要小,因为它最多只能吃掉1.5K 内存,但是它们的生存期长些。 
  51.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 30 
  52. 当keepalive 起用的时候,TCP 发送keepalive 消息的频度。缺省是2 小时。 
  53. (3)关于FastCGI 的几个指令: 
  54. fastcgi_cache_path /usr/local/nginx/fastcgi_cache levels=1:2 keys_zone=TEST:10m inactive=5m; 
  55. 这个指令为FastCGI 缓存指定一个路径,目录结构等级,关键字区域存储时间和非活动删除时间。 
  56. fastcgi_connect_timeout 300; 
  57. 指定连接到后端FastCGI 的超时时间。 
  58. fastcgi_send_timeout 300; 
  59. 向FastCGI 传送请求的超时时间,这个值是指已经完成两次握手后向FastCGI 传送请求的超时时间。 
  60. fastcgi_read_timeout 300; 
  61. 接收FastCGI 应答的超时时间,这个值是指已经完成两次握手后接收FastCGI 应答的超时时间。 
  62. fastcgi_buffer_size 4k; 
  63. 指定读取FastCGI 应答第一部分需要用多大的缓冲区,一般第一部分应答不会超过1k,由于页面大小为4k,所以这里设置为4k。 
  64. fastcgi_buffers 8 4k; 
  65. 指定本地需要用多少和多大的缓冲区来缓冲FastCGI 的应答。 
  66. fastcgi_busy_buffers_size 8k; 
  67. 这个指令我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只知道默认值是fastcgi_buffers 的两倍。 
  68. fastcgi_temp_file_write_size 8k; 
  69. 在写入fastcgi_temp_path 时将用多大的数据块,默认值是fastcgi_buffers 的两倍。 
  70. fastcgi_cache TEST 
  71. 开启FastCGI 缓存并且为其制定一个名称。个人感觉开启缓存非常有用,可以有效降低CPU 负载,并且防止502 错误。 
  72. fastcgi_cache_valid 200 302 1h; 
  73. fastcgi_cache_valid 301     1d; 
  74. fastcgi_cache_valid any     1m; 
  75. 为指定的应答代码指定缓存时间,如上例中将200,302 应答缓存一小时,301 应答缓存1 天,其他为1 分钟。 
  76. fastcgi_cache_min_uses 1; 
  77. 缓存在fastcgi_cache_path 指令inactive 参数值时间内的最少使用次数,如上例,如果在5 分钟内某文件1 次也没有被使用,那么这个文件将被移除。 
  78. fastcgi_cache_use_stale error timeout invalid_header http_500; 
  79. 不知道这个参数的作用,猜想应该是让nginx 知道哪些类型的缓存是没用的。 

 


写了2天,终于完成这篇架构了,可能还有很多细节不够完善,但主要展示的部分都已完成了,linux的精髓就是把很多小的软件组合成一个庞大的项目,各尽其能。

感谢google,感谢马哥,还应感谢反贼和远飏博客中的一些思路。

有问题还望多多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