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彭培初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湿疹经验简介
2017-06-06 | 阅:  转:  |  分享 
  
作者简介:张明,女,1962年8月生,副主任医师,全国第三批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

海200021);王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彭培初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湿疹经验简介

张明王怡

关键词:彭培初;湿疹;桂枝芍药知母汤;老中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7156(2005)0320014201

彭培初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

殊津贴。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治学严谨,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笔者有幸成

为彭教授学术继承人,跟师学习2年余,受益匪浅。

现将彭教授治疗湿疹经验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

彭老认为,湿疹之病,在临床上往往缠绵难愈。

其病因,外因多为风、湿、热客于肌肤引起;内因多

由脏腑失调,肝胆郁火,脾湿不化,血虚风燥所致。

本病常因饮食失节或过食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

胃,脾失健运,致使湿热内蕴,造成脾为湿热所困,

复感风、湿、热邪,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

肤,发为本病。湿性重浊黏腻,易耗血伤阴、化燥生

风,故缠绵不已,反复发作。湿疹与“湿”相关,内因

性湿称为内湿,是指肠功能不佳,食物不能充分消

化吸收,形成湿浊之气停留在体内,日久渐成湿热

体质。

2辨证论治

211急性发作期:彭老认为,急性湿疹多因风、湿、

热客于肌肤蕴郁而成,宜凉血祛风清热利湿为主,

常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内服,根据病情演变,随

证加减,疗效较为满意。

212慢性期:慢性湿疹患者要注意“脾虚夹湿”的

问题,病情日久,患者皮肤会呈现暗淡不红、渗液

少、有淡黄色的脱屑或结痂的斑片,脸色也较苍白,

纳差,腹胀,排便稀软,彭老多加用健脾除湿之品。

偏湿者皮肤的水泡较多,搔后泡破渗出黏体,患者

伴有疲倦、纳差等症状,则以除湿止痒治疗。

3验案举例

吕某,男,60岁,2004年6月25日初诊。

无明显诱因出现胸前散在粟粒大小红色丘疹、

水疮,搔痒难耐,逐渐蔓延全身,皮肤潮红,伴胸闷

纳呆,精神倦怠,便干溲黄,舌质红、苔薄黄微腻,脉

弦细。证属湿热蕴郁肌肤所致,拟桂枝芍药知母汤

加减,药用:桂枝、赤白芍、银花各12g,知母、垂盆

草、青风藤、海风藤、山栀、秦皮、黄柏、牛膝各15g,

苍白术、晚蚕砂(包)各30g。

7月1日二诊:全身皮损显著减轻,仅四肢外

侧散在水泡及少许渗液,部分结痂,皮损颜色变暗,

瘙痒减轻,乃肝经湿热未清,原方加明玳瑁9g,生

石决、寒水石各15g,生石膏10g。

7月8日三诊:皮肤干燥脱屑,留色素沉着,但

仍瘙痒,二诊方加乌梅、防风各9g,去苍白术。

7月22日四诊:湿疹已退,双手掌见湿疹退后

鳞屑,及红掌,舌质红胖边有齿痕,苔薄,脉沉细。三

诊方去乌梅、防风、生石膏继服以巩固疗效。

4体会

桂枝芍药知母汤出之《金匮要略》,原主治风寒

湿痹证。其中桂枝行阳,知母、芍药养阴。擅治热痹,

据实验研究,具有免疫抑制的作用。彭老认为,湿疹

虽属中医外科、皮肤科疾病,然而与内科自身免疫

系统有密切关系。急性湿疹多因风、湿、热客于肌肤

蕴郁而成,宜凉血祛风清热利湿为主,故彭老独选

此方,寒热辛苦并用,配合青风藤、垂盆草、海风藤、

络石藤等而奏效。方中桂枝、白芍和营,赤芍凉血,

垂盆草、青风藤、海风藤祛风止痒,银花、山栀、秦

皮、黄柏、苍白术、牛膝、晚蚕砂清热利湿。彭老认

为,临床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垂盆草、青风藤、海风

藤、银花清热通痹以调节机体抗病能力,更加凉血

祛风、镇肝熄风之品,每每获得良效。

在治疗中,彭老又结合本病过敏特点,加入乌

梅、防风抗过敏,生石膏、寒水石、明玳瑁、生石决明

镇肝宁心。务在辨证论治,随证遣药。

彭老建议,湿疹患者应避免饮用酒、咖啡、辛辣

刺激与油炸的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

莲、芒果、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患者可多吃绿

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食品。

(收稿日期:2005203202)

本文编辑:王福岗

·41·山西中医2005年6月第21卷第3期SHANXIJOFTCMJune.2005Vol.21No.3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