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横跨四百年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史...

 昵称16619343 2017-06-06

中国出版政府奖是中国出版行业国家级的最高奖项,是国家“三大奖”之一,每三年评选一次。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共评出图书奖59种、图书奖提名奖119种;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物奖19种、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物奖提名奖39种。

其中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史》(上下卷)获得图书提名奖。

专业夯实图书内容,精品引领出版风气。南京大学出版社会以打造学术精品出版为己任,秉承“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出版理念,继续为学界和社会贡献质量优秀的出版物。

(上、下卷)

许苏民 著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史》是迄今中外学术界系统研究中西哲学比较历史及其问题的第一部专题论著。

该书横跨四百年的中西哲学比较史,将西方学者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和中国学者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分别作了系统的历史梳理。以翔实的史料证明,中国哲人的辉煌理论创造受到不带偏见并具有卓越见识的西方哲人的高度评价,所谓“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在西方始终受到质疑”的观点是不合乎事实的。西方哲人对中国哲学的现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珍视,中国哲人在与西学对话中表现出的深远智慧,都有力地说明了那些轻视中国哲人的理论创造、否认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论调的荒诞性。以中国哲学精华克服英美经验论与德国唯心论两大价值观念体系的弊病而重建现代理性,已成为世界哲学前沿最亮丽的风景线。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历史表明,无论是西方学者的东方探寻,还是中国学者会通中西的理论创造,都与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密切相关,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中西哲人深切的人文关怀。

精彩书摘

利玛窦认为,“欧洲所知的所有异教徒教派中,我不知道有什么民族在其古代的早期是比中国人犯更少错误的了。从他们的历史一开始,他们的书面上就记载着他们所承认和崇拜的一位最高的神,他们称之为天帝,或者加以其它尊号表明他既管天也管地。看来似乎古代中国人把天地看成有生灵的东西,并把它们共同的灵魂当作一位最高的神来崇拜……他们还教导说理性之光来自上天,人的一切活动都须听从理性的命令。我们没有在任何地方读到中国人曾把这位至高神以及其臣属的各种神祇塑造成鬼怪,像罗马人、希腊人和埃及人那样发展为神怪和邪恶的主宰”。

他称颂先秦儒家学说与基督教义相一致,认为“儒家这一教派的最终目的和总的意图是国内太平和秩序。他们也期待家庭的经济安全和个人的道德修养。他们所阐述的箴言确实都是指导人们达到这些目的的,完全符合良心的光明与基督教的真理”。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利玛窦在先秦儒学与基督教义之间架起了一道由此达彼的桥梁,在“理性之光来自上天”这一点上达到了认同。

但他也指出,先秦儒家学说虽然与基督教义有一致的地方,但如果把儒家看作一种宗教,就有许多与基督教的不同之处。对这一点,他作了颇为详细的阐述。

1. 关于中国人对于天神地祇的崇拜

利玛窦认为,虽然儒家承认有一位最高的神祇,但他们却并不建造崇奉他的宫殿,没有专门用来崇拜这位神的地方,因此也就没有僧侣或祭司来主持祭祀。没有大家都必须遵守的特殊礼仪,或必须遵循的戒律,或任何最高的权威来解释或颁布教规,以及惩罚破坏有关最高存在者的教规的人。

也没有任何念或唱的公众或私人的祷词或颂歌用来崇拜这位最高的神祇。“祭祀这位最高的神和奉献牺牲是皇帝陛下的专职”,“同样地,也只有国中的高级大臣和最高官吏才能向山川和宇宙四方的神灵献祭。这类宗教仪式严禁庶民参加。这种法律的诫命是写在四书和五经里面的”。这与基督教有给上帝做礼拜的教堂,有以上帝的名义颁布的教规,有群众性的宗教活动,是很不相同的。

2. 关于中国人的祖先崇拜

利玛窦认为,信奉儒教的人,上至皇帝下至最低阶层,最普遍举行的是每年祭祀亡灵的仪式。这种仪式是向已故的祖先表示崇敬,正如祖先在生前要受崇敬一样。他们并不真正相信死者确实需要摆在其墓前的供品;但是他们说之所以遵守这个摆供的习俗,是因为这似乎是对他们已故的亲人表示自己的深情的最好的办法。这种礼仪的创立与其说是为了死者,倒不如说是为了生者的好处。

他们这样做是希望孩子们以及没有读过书的成年人,看到受过教育的名流对于死去的父母都如此崇敬,就能学会也尊敬和供养自己在世的父母。这种在死者墓前上供的做法是否渎神呢?利玛窦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认为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被指责为渎神,而且也未必带有迷信的色彩。但他认为,“对于已经接受基督教的教导的人,如果以救贫济苦和追求灵魂的得救来代替这种习俗,那就似乎更要好得多”。

3. 关于中国人的圣人崇拜

利玛窦认为,孔庙实际上是信奉儒教教义的文人们唯一的庙宇。法律规定在每座城市中被认为是文化中心的地点都建造一座孔庙,这是“中国哲学家之王的庙宇”。庙中最突出的地位供着孔子的塑像,如果不是塑像,则供奉一块用巨大的金字书写着孔子名讳的牌位。在旁边还供奉孔子某些弟子的塑像,中国人也把他们奉为圣人,只是要低一等。与修得十分华美的孔庙相邻的是专管已获得初等学位者的大臣的学宫。“每个新月和满月到来时,大臣以及学士一级的人们都到孔庙聚会,向他们的先师致敬。

这种情况中的礼节包括焚香烧烛和鞠躬跪拜。每年孔子诞辰以及习惯规定的其它日期,都向孔子供献精美的肴馔,表明他们对他著作中所包含的学说的感激。他们这样做是因为正是靠着这些学说,他们才得到了学位,而国家也才得到了被授予大臣官职的人们的优异的公共行政权威。他们不向孔子祷告,也不请示他降福或希望他帮助。”因此,祭祀孔子正与祭祀祖先一样,并不是偶像崇拜,也不带有迷信的意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