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这套丛书里,对话世界上最伟大的头脑

 昵称36720007 2017-06-06

大脑越大,就一定越聪明?

 

撰文 | 埃里克·温斯坦(Eric R. Weinstein)

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心理学家

 

动物的大脑越大就越聪明,你可能会认为这两者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只要看看人类的演化谱系就会知道,人类的大脑比黑猩猩的大,人类就比黑猩猩更聪明;黑猩猩的大脑比猴子大,黑猩猩就比猴子更聪明。或者类比一下,咱们来看看20世纪的计算机发展史,设备越大,运算能力越强大。早在 20世纪 70年代,我在大学时的新电脑设备就整整占据了一个房间。

 

从 19世纪的颅相学到 21世纪的脑扫描科学,它们都普遍假设脑容量决定了认知能力。特别是在每一本现代教科书中都这么说:各种灵长类动物的脑容量和他们的社会智能水平存在因果关系。我承认,对这种观点我负有一部分责任,从 20世纪 70年代起,我就支持过这种观点。然而,过去了这么多年,我已经有种直觉,感到这种观点是错的。

 

有太多事实与此观点不符了,我还真有些尴尬。首先,有些现代人出生时的脑容量只是正常脑组织的 2/3,但他们成年后并不存在什么认知缺陷。我们知道在正常的大脑发育过程中,随着认知能力的提升,大脑容量实际上是收缩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人类在青春期“社会脑” 的变化,人类在 10~12岁之间,脑皮层内灰质(一种神经组织)的容量会减少15%。最让人吃惊的是,有一些动物,比如蜜蜂和鹦鹉,它们可以模仿许多人类的智能行为,但它们的大脑仅是人类的百万分之一(蜜蜂)和千分之一(鹦鹉)。

 

问题的关键当然是“程序设计”(programming)。认知表现的好坏,重要的不是“硬件”,而是安装的“软件”,而且越聪明的“软件”,越不需要体积很大的“硬件”,就拿青春期大脑皮层缩小举例,人类大脑需要的是一个更精巧、整洁的“硬件系统”。当然,想要“程序”表现得优越,就需要对设计做许多优化,这些设计优化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可能是后天习得的。但是,一旦这些更聪明的“软件”被开发出来,新版本的软件就不再像旧版本那样对“硬件”有那么多要求了。也许以后能解决心理理论( theory of mind)问题的算法,在一张明信片背面就能写得下,在一个 iPhone手机上就能安装。从这个意义上讲,曾经有一个广受吹捧的理论,即与过去相比,人类的大脑容量已经翻了一倍才实现了“二级读心”(second-order mind-reading),这种说法就没什么道理了。

 

为什么人类的大脑容量会翻一倍呢?为什么大脑容量的大小比理论上你认为的大那么多呢?显而易见,大脑越大,其“建造费用”和“维护成本”越高。如果收回“显而易见的理论”,我们又该如何自圆其说呢?我认为,这可能是需要为大量认知能力的发展预留空间。当大脑中的一些区域受伤或空间耗尽了,其备用的容量就可以被调动起来。在成年以前,人类或者其他哺乳类动物,经常会因为事故、局部出血、退化等原因损失大量的脑组织。但是,人类可以利用大脑的预留区域,使这些损失得以弥补。这就意味着人类可以将一定的智力水平保持到相对年长的时候,而那些脑容量较小的祖先们在同样的年龄时早就丧失能力了。事实上,那些不幸在出生时脑容量异常小的人,往往在 40多岁就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我们当中的许多人会死于各种其他原因,大脑的许多能力还未开发。但是,还有很多人寿命相对长一些,如果我们的大脑只有现在的一半大,我们可能早就完蛋了。那么,长寿能带来什么进化优势呢?这种长寿是人类特有的,可是如果已经生育了下一代,长寿对进化而言还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只有人类才受益,别的物种无法做到。人类能够从心智健全的祖父母、曾祖父母那里得到他们的悉心照顾和言传身教,从而能够一代代传承人类的文明,这又是何等的成功!


本文摘自湛庐文化的“对话最伟大的头脑·大问题”系列丛书。



1981年,约翰·布罗克曼成立了一个知识分子交流沙龙,名为现实俱乐部(Reality Club)。1997年,现实俱乐部正式“上线”,改名为Edge。


Edge每年都会提出一个关乎人类命运的“大问题”,然后邀请100多位最著名的科学家、理论前沿的提出者、新学科的创办者、诺贝尔奖获得者坐在一起,让他们共同来回答这个大问题,大家要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出发,从自己独一无二的视角来认真思考。

 


这里有:

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得主埃里克·坎德尔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维尔切克

 

这里也有: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

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

苹果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

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

 

这里还有:

《自私的基因》作者理查德·道金斯

《失控》作者凯文·凯利

《语言本能》作者史蒂芬·平克

《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贾雷德·戴蒙德

……

 

从2010年到2015年,他们提出不同的大问题:


《人类思维如何与互联网共同进化》

《那些让你更聪明的科学新概念》

《世界因何美妙而优雅地运行》

《那些科学家们彻夜忧虑的问题》

《哪些科学观点必须去死》

《如何思考会思考的机器》

 


这些大问题被集结成大问题系列图书,然后和Edge的大思考系列一起由湛庐文化引进,集结为“对话最伟大的头脑·大问题”系列。 

 


每本书中100多位最伟大的头脑们,描述了我们自己、我们的心灵、整个宇宙以及我们知道的所有事物。这些拥有新观念的知识分子、科学家,还有那些著书立说的思想者,正是他们推动着我们的时代,他们是正在影响和将要影响世界未来的人。


这套书会让你相信,在生活的苟且之外,的确有一群伟大的头脑,在充满诗意的远方运转。正是他们天才的创造力,和永不停息的努力,让我们在平淡普通的生活之余,感受到那个充满梦想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