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中车——将风电打造成中车新的支柱产业

 蕴德悦茗斋 2017-06-06


中国中车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也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最具代表性的产业集团之一。在世界市场上,中国高铁品牌俨然成为一张重要的国家名片。在风能领域,中车正在将风电打造成轨道交通之外的新的支柱产业。正如中国中车副总裁孙永才在中国中车全新亮相CWP2016发布会上所说,立足于创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中车正朝着将风电产业打造成为另一个支柱产业的目标努力。

中国中车副总裁孙永才接受采访


孙永才表示,原南北车时期,两个集团的产业结构基本一致,风电产业不管是从零部件还是整机,两个集团都有子公司在发展。合并后的中车成立了重组办,将对内部的企业、产业板块进行整合、重组。中车正在进行调研和方案设计,一体化的产业发展平台是中车风电产业发展的必然之路。虽然目前中车的风电产业板块还没有进行整合,但是中车总部通过在业务分工、技术合作、市场划分等方面进行了协调,相关子公司在中车内部可以有效的整合,风电产业处于健康发展状态。


“中车成立以后,第一步要实现最大化的协同,在资源上协同,特别是技术资源在产品开发方面,中车不重复开发,大家共享的产品来成立团队共同设计。第二,就是差异化,产品有特色。第三,在市场上,尤其在服务上做好。我们提出中车内部资源最大化利用。随着未来发展,中车也有相关整合措施、政策。我们在风电产业方面的目标是:将风电打造成轨道交通以外新的支柱产业,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掌握高端的技术,为用户创造最大价值” 孙永才表示。


库伦风电场

  风电产品能否复制高铁辉煌?

中国中车不仅是世界高铁巨无霸,也是风电行业“老司机”,已经具备成熟完整、富有竞争力的风电产业链布局,产品涵盖叶片、变流器、发电机、齿轮箱、塔筒、减振器件、超级电容等全系列配套产品。其中风电整机在高海拔和低风速领域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发展势头良好;风电叶片名列国内三甲,而用在风电机组上的弹性减震元件占到国内市场的80%以上。风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发电机亦是行业标准制定者。


中国中车有着众多独门绝技。比如,中国中车2015年收购了英国深海机器人公司SMD,可为未来海上风电开发提供强力支撑;中国中车产品已经遍及全球七大洲的国家和地区,这为风电出海奠定了广阔的市场基础;中国中车已经是尽人皆知的品牌,为风电市场的开拓提供了口碑上的支撑;中国中车拥有国内最顶尖的“大国工匠”,其高端装备所特有的高超精细制造技术复制到风电中,更能制造出质量上乘的产品。


中车风电的卓越根本上来源于其“高铁般”的技术实力。中国中车研制了世界领先的耐高温、高寒、高风沙、高原等高铁列车,这些技术水平和制造经验也成功移植到风电设备中,也研发了适应高原、高寒、高风沙、山区等区域的风电机组。比如在富有技术挑战且未来市场广阔的高原风电和山区风电上,中国中车是唯一参与编制行业标准《高海拔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导则》和《低风速发力发电机组技术导则》的整机商。中国中车还拥有完整的陆上风电产品系列,可以为客户提供从1.5MW、1.65MW、2MW、2.5MW、3MW各型双馈型机组。

全功率试验台


目前,中国中车充分把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积累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延伸到风电产业,在集成和协同研发以及提升产品质量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除了具有竞争力的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链、风电机组半实物仿真实验室、各兆瓦等级全功率整机试验台,还有株洲、济南、天津三个风电整机制造基地和四个系统配套企业。并拥有完整的陆上风电整机产品线,包括拥有成功运行经验适应特殊环境的高原风电机组、低风速风电机组等特色机组,形成了完整的企业链、技术链、产业链。此外,中车的风电产业链还拓展到了风电场开发及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两端,设备制造与风电场开发、运维服务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完备的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链,使中国中车的运维服务在技术、备品备件成本等方面上具有显著优势。面向未来,中国中车以“连接世界、造福人类”为使命,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端装备系统解决方案,努力成为受人尊敬、值得信赖的公众企业。这不仅彰显出中国中车作为中央企业勇于担当的精神,也向全体客户展现了中国中车研制更安全、可靠的绿色产品的决心和进一步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的信心。


  低风速风电机组系列凸显技术优势

孙永才说:“在风电领域,我们已经有十年历史,可以说在风电经过大浪淘沙,下一步我们要大起来、接着是强起来、再进一步是优起来,也希望能在风电领域成为一张名片。我们站在轨道交通装备技术高端,想把这些技术和风电技术更加融合起来,发挥我们的优势。主要来讲:一是要搭建产品系列平台。如1.5MW、1.65MW、2.0MW、2.5MW、3.0MW、5.0MW的产品系列平台,另外单机要向大容量发展。第二个方面,要研发、应用更多的新技术。我们这次力推的2MWD121也是新产品、新技术,不但在中低风速区域能够适用,而且能够应用于超低风速区域,能够最大化利用好风资源。第三个方面,我们要做好产品适应性开发。高寒的、高原的、高风沙的,恰恰是我们有这些方面技术优势。第四个方面是产品要保持高可靠性。我们开展了PHM,叫故障预测与产品健康管理,这是我们在轨道交通装备上应用的,我们在风电领域也应用起来,必将为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中车创造的理念是为用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系统方案就是五要素合一:产品、技术、服务、资本和管理,把五要素融合起来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竞争激烈的整机制造领域立足,中车坚守产品质量和技术研发优势。中车的技术优势体现在产品上的务实研究、技术积累和产品的可靠性保障。


中车低风速产品包括2MW全系列及2.5MW部分机型。中车低风速风电机组成套技术凭借深度优化的整机系统方案、面向低风速区域的叶片设计、先进的载荷管理、丰富的可选塔筒高度以及可重构的控制策略,使低风速风电项目的价值得到充分挖掘。未来将在平台化/模块化设计、特殊环境适应性模块、适用风资源等级提升等方面进行持续的强化,以便更好地迎合低风速风区在风资源及环境条件方面的多样性特点。


其中中车WT2000D121及系列风电机组整机产品是在客户开发重心往低风速区域发展的行业大趋势下,综合考虑产品发电性能、低风速运行特点、环境适应性特点所研发出的高性价比产品平台。继2012年率先推出2MW 风轮直径110m的低风速产品,先后推出116m、121m产品,使得年平均风速为5m/s的风场具有开发价值,为“三北”区域限电大环境下的风电发展提供了创新性选择方案。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期间,中车推出的2MW D121产品,是在已有的、成熟的2MW产品平台上,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解决低风速风场客户的“痛点”和“难点”,解决了超低风速风场开发的投资价值及盈利敏感度问题,超低风速风场的盈利水平是很敏感的,必须从风场建设前期开始,以先进技术保证价值实现。中车风电对此研发了产品生命周期盈利保障平台,包括精细化微观选址。其中微观选址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年平均风速差0.1m/s,年发电性能差3%~4%,这个误差足以抵消风轮直径从116增加到121所带来的性能提升。


中车的2.5MW中低风速(大叶片)风电机组平台是考虑行业电价下调及限电大背景下,以提升客户的投资回报率设计为目标,应用最新的发电量提升技术及载荷控制技术,实现了产品的平台化设计。研发出了发电性能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覆盖所有风区,I类产品风轮直径110m,II类产品风轮直径为121m,III类产品为126m,超低风速产品为130m以上。


本次推出的中低风速产品2.5MW D126,在同类产品中风轮直径最大,发电性能相比行业主流产品提升10%,尤其是采用EEC(极端事件控制)和FLC(疲劳载荷控制)载荷控制,产品应用更为灵活,适应风区更广,主要解决大风速风场的降载,低风速区的经济性。产品的额定功率可灵活调节(2.5MW产品的额定功率可灵活调节为2.75MW、2.3MW、2.2MW)。塔筒高度灵活调节,可根据风场风剪切情况,塔架高度从85m到120m柔性设计。另外,搭载了中车风电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先进技术,从风场前端开始的精细化微观选址、大数据平台所产生的数据价值挖掘及智能运维等,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系统解决方案。


中国中车全新亮相

  打造一张靓丽的风电名片

近年来,中国中车风电装备产业蓬勃发展,营业收入由2010年的53亿元上升至2015年的13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2%以上。其中风力发电机组业务先后成为华能新能源、华电福新能源第一大供应商,高原型风电机组在国内市场中拥有良好口碑,成为客户首选;风电叶片进入国内前三;兆瓦级风力发电机首次出口德国,是中国风电电机产品首次进入代表顶级工业水平的欧盟市场,在国内占据行业领先地位。中国中车将坚定发展风电的信心和决心,举中车之力,大力打造“中车风电”品牌,并成为全球风电领域的优秀供应商。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要理顺产业运营和管理机制,整合中车风电资源,打造中车风电整机产业发展平台;其次,加强技术资源整合和引进,实现风电机组装备质的提升;第三,强化差异化竞争策略,加快特色风电机组产品研制步伐;第四,积极开拓风资源、维保、海上风电机组和国际市场等。”孙永才说。


这种底气来自于中车自身的优势。风电产业是国家支持和大力推进的产业,市场容量和潜力大、技术门槛高、资金实力要求高,与中国中车的技术、试验、制造体系契合度高,与中国中车相关企业的产业链协同性高,且中车两家风电整机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培养出一批技术骨干和管理经营人才,在研发和制造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也获得了国内主流开发商的认可,在行业内已经有良好的知名度,有扎实的市场基础。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副理事长祁和生出席中车发布会


凭借在技术、品牌、产业链、全球市场、服务能力等诸多方面的优势,未来的中车风电将在风电装备、风资源获取、风电服务、海上风电机组和国际市场等各方面加速推进,像推动高铁出海一样将风电推向全世界。


中车风电产业“十三五”定位是成为国内风电装备的领先企业,风电整机成为市场主流供应商,风电电机成为首选供应商,风电叶片和齿轮箱成为优选供应商,风电变流器成为优秀供应商;风电整体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十三五”期间,中车将在一体化产业发展平台的打造、技术资源整合和引进、差异化产品研发、产业链拓展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障战略目标的达成。


海外市场方面,中车还制定了围绕“一带一路”和“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利用这个机遇,加大国际化发展,中车国际业务要在“十三五”期间占比达到20%。


国际化来讲,立足于五步阶梯法,第一步先要走进去,第二步能够站住脚,第三步能够安营扎寨,就是本地化,第四步能够融合,第五步就是共享。中车不管是任何一个业务,不管是对国内国外市场,不管是对用户还是对供应链,立足于实现共享,形成一个真正的合作体或者即战略联盟才能有持续的竞争力。


来源:《风能产业》杂志2017年1月刊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