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知晋魂】侯马陶范

 齐哥007 2017-06-07


从本周开始,继续向您推出“感知晋魂”栏目。本期向您介绍的是侯马陶范。今天我们常说劳动模范、模范代表,从这里可以看出“模范”的由来。那么,通过短片介绍,您知道“模”和“范”的区别吗?


欢迎在页面下方留言,我们会在留言中抽取三名幸运粉丝,送上精美的3D明信片一张,欢迎您的积极参与~



3D明信片



往期回顾


第一期:陶寺遗址

第二期:龙形觥

第三期:鸟尊

第四期:玉组佩

第五期:镬鼎

第六期:刖人守囿车




知识链接:


陶范也称泥范,是以泥为造型材料,经过自然的干燥脱水,用低温烘烤而制作的范。经测定,中国古代的陶范其烧制温度多在850- 900℃范围内,是非陶化的陶范。制造陶范的泥料由含砂粘土或粘土配砂而制成,再经烘烤才能使用。早期的范是直接从实物翻制而成的,出土的文物模型也多为泥质。到了春秋时期,除了整体的模范外,还发展出了模和分模,范和分范,至商代晚期,已发展到用芯盒来制芯。


一、中国青铜时代的陶范艺术


中国古代的铸造文明源远流长,古人也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铸造知识。在漫长的铸造史上,古代先人在铸造时最早使用的是石范,以后发展到泥范和陶范,再往后又发展到铜范和铁范,以至后来的失蜡铸造法。


青铜冶铸业是从石器加工和制陶业中产生发展起来的。青铜器从夏代产生,到商、周时代达到鼎盛时期,其发展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用石质或泥质范铸造形式简单的小件物品的草创期;用陶范熔铸大鼎的形成时期;商代中期用分铸法铸造大量精美的青铜礼器、兵器、车马器和生活用具的鼎盛时期;陶范熔铸技术推广普及的西周中期;用浑铸、分铸、失蜡等综合方法制造具有新器形、新纹饰青铜器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我国最重要的铸造时代——青铜时代,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青铜器,其铸制技术主要采用范铸法铸造,即传统的青铜范铸技术。我国青铜时代的范铸技术主要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石器时代至商代之前,在这一时期内,青铜铸造从初始逐步发展成熟;第二个阶段是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在这一时期内,青铜范铸技术发展到了分型制模、分模制范与活块造型及纹饰堆塑工艺;第三个阶段是春秋早期至战国晚期,在这一时期内,青铜范铸技术除继承前者外,又发展了纹饰范拼兑技术与分型铸造及铜焊焊接技术。


用陶质的复合范浇铸制作青铜器的范法,在中国古代得到充分的发展。陶范的选料、塑模、翻范、花纹刻制都极为考究,浑铸、分铸、铸接、叠铸技术非常成熟。随后发展出来不需要分铸的失蜡法工艺技术,无疑是青铜铸造工艺的一大进步。分型制模与分模制范是我国古代青铜范铸技术的基本工艺,贯穿整个青铜时代。商代和西周青铜器主要是整体铸造及分铸插接,春秋以后则主要采用分型铸造工艺。活块造型是商代和西周青铜器铸造中的常用技术,是实现器物整体铸造的必要步骤,而焊接技术是春秋之后器物得以分型铸造的技术保证。


二、山西侯马陶范艺术概述


侯马古称“新田”,是春秋晋国晚期都城所在地(公元前585年-前369年)。新田遗址发现于1956年,经过三十多年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该遗址主要包括大小城池七座,城址周围分布有宗庙、祭祀、盟誓,以及不同产业的手工作坊遗址。著名的侯马陶范就发现于铸铜遗址。


据上世纪60年代的有关资料显示,山西省侯马市牛村古城南部的新田遗址的面积估计有五千平方米以上,发现的陶范和陶模有三万多块。其中工具范和带钩范出土最多。陶范有花纹的有五千多块,能分辨器形的有四千多块,完整的工具范有103副。除礼器、兵器、工具、日用生活器陶范外,还有许多空首布范,而未计在陶范数内的空首布范芯尚有十万之多。至于和生产生活有关的其他遗迹遗物,也同样种类庞杂、数量巨大。


在遗址中还发现了窑穴、铅、锭、铸铜炉及其他与铸造青铜器有关的遗物。从这些实物来看,这个铸铜遗址是春秋中期以来长期形成的。在遗址中,各种陶范的分布很有规律,工具范、兵器范、礼器范、带钩范都分别存放,彼此相距100米左右。




工具范

带钩范


侯马陶范无论从形式风格,还是器型、纹饰上都独具特色,很多陶范在晋以外都找不到相似的同例。当时的晋人在继承传统的青铜铸造技术的同时,也不断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青铜模范技术。我们今天可以看到,春秋晚期晋国青铜表现出独有的地域特色:延承殷墟的传统纹饰,利用多种创新手段改造器物的形制模式,重视视觉效果。这些使得侯马陶范呈现出粗犷、豪放,层次分明,线条刚劲的特点,与吴越风格的青铜铸造模式形成对比。


侯马陶范虽然历经两千多年沧桑岁月,但它上面所有的动物形象包括人们幻想的神灵和现实生存过的动物,乃至各式各样的人物造型都栩栩如生。如普遍被人宣称西周中期以后就消亡了的饕餮、夔龙、凤鸟等神化动物,此刻又成批重现,并构成侯马陶范上特有的艺术风格。


饕餮纹模


侯马陶范上不仅传统的神化动物一一出现,那些写实动物,如虎、熊、牛、猪、蛇、鹰、雁、鱼、蛙、蝉也构成了侯马陶范艺术的一大看点。这些动物形象的出现,不仅丰富了青铜铸造文化,也间接反映了当时的自然生物状况。它们以空前写实和富于情趣的造型,向我们展示了当时能工巧匠的伟大艺术创造。


侯马陶范上不仅展示了各种动物纹饰,而且还有大量精美的植物纹和几何纹。植物纹出现了很多富于变化的新纹样,如楔形叶纹、卷叶纹等;几何纹如波曲纹、瓦纹、雷纹等纹饰不再像从前只做底纹,变得种类繁多、细致俊秀。虽然它们大多数仅仅是动物身上的填纹或花边装饰,保留着不少古典的模式,但总体看已表现出当时新的时代风貌。特别是此时大量涌现的错镶式花纹,更表现出欢快自由、潇洒活泼的风貌,并显示出对传统神化动物取而代之的锋芒。



饕餮衔虺纹钟鼓模


侯马陶范上还有少量人物形象,他们虽然为数不多,但却可以看出来自社会各阶层。众所周知,商周青铜器上的人物多表现为造型狰狞、剧烈的形象。而侯马陶范上的各类人物则很多取材于实际生活,展现出现实主义的一面。我们可以从侯马陶范中看到如女子人形范、武士范、戴冠的男子范等人物模范。他们的出现,打破了以动物特别是神怪动物统治中国青铜艺术殿堂长达十多个世纪的局面,从而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举手人物范



武士范


更值得注意的是侯马陶范上还活跃着这样一批动物:有鸟首兽身式凤鸟,有长着绵羊形弯角和大耳朵的鹰等。虽然它们被华夏传统艺术华丽的外衣包裹得严严实实,其眉目也确系华夏正宗,但其身上却仍散发出一种草原气息甚至包括来自遥远异域的信息。侯马陶范上各类造型题材,不仅种类空前丰富,而且其形象也非常生动传神,同时制作技法上也多种多样。它们显得既苍莽古朴,又不失委婉秀丽,既浑然天成,又闪烁着人类智慧之光。


陶范的质量和铸造技术的先进在这里也有反映。在青铜器中,复杂的容器是很难铸造的,侯马有陶母模,一模可翻制多量外范,内范也同样采用母模,这就大大提高了制作程序的规范化,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它与殷墟铸铜遗址中所反映的一模一范铸一器的情况已大不相同。侯马陶范的压印性能极佳,在陶范上有不少细如毫发的纹饰和目力不能分辨的变形图案。像侯马铸铜遗址保存如此完好,出土遗迹遗物如此丰富的古代遗址,是迄今中国所有同类古代遗址中独一无二的。


三、从山西侯马陶范技术看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方法


“侯马陶范”是对新田铸造文明中陶范的一个笼统称谓,从铸造工艺上可将其大致分为模、范、芯三类,各类依照其用途不同而具有不等比例的粘土和细砂。为适应铸造需要,芯内还往往掺有某种植物碎屑。


钟范


1、母范是铸件的母体,也称其为模。在工艺上母范又分为样模、块模等不同形制。母范是一件铜器的最初设计形态,以某种器型来看,其样模是以器身和附件分别制作的。器身样模通常只具有基本形状,纹饰带和各部分装饰附件的位置只用刻线标出轮廓。块模又叫分模,它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依据样模提供的规格尺寸做成的铜器附件模,如器足、器耳、器钮模等。这类块模一般都有直接雕刻的花纹,它最后完成的形态也就是铜器相应部分的形态。


第二类是化整为零的铜器表面花纹模。由于当时铜器制作普遍采用分模、分铸和焊接工艺,所以大多数呈带形连续式结构的铜器纹饰只需要做出其中一段花纹模即可,将这段花纹模翻制出的若干段花纹范拼接,便可得到所需的完整花纹范。因此每段块模只具有铸件的某一局部形状。由于青铜器中同一种器物往往大小成列——如列鼎、编钟等,所以尺寸不等,但文饰相同的块模特别多。用于铜器表面纹饰的块模有平面、凸弧面、凹弧面之别。其中平面块模数量较少,而大量块模具有凸弧面花纹,这与多数铜器呈旋转体造型是一致的。另外还有个别凹弧面块模,它应该是用于某种内壁有花纹的铜器。侯马陶范中各类模的形制,凡是器形稍微复杂的都是采用块模制法。这种制模法与后世活字印刷的单字模非常相似,它省工省时,便于规模生产,同时使一模多范和同模不同器的使用成为可能。


2、范是由模翻制出来用于铸造的材料,从工艺上又分外范、分范等形制。对于一些器形简单的素面铸件,如某些工具、兵器以及一些小铜件,往往由正、反两块外范即可直接浇铸,但对于大量器形复杂并有花纹的铜器,也就是使用分块模的铜器,则需要进行一系列翻制分范,并将若干分范拼成外范的过程。分块模是化整为零,拼分范便是化零为整,也就是将由块上翻制出来的分范拼好并用泥先糊成一块整体外范,以使进入浇铸状态的外范数量越少越好。如大型编钟这种复杂铸件,若将钮、舞、钲、枚、篆、带、鼓和花边装饰等分范均算在内,至少需要100多块分范,但合好待铸的外范则仅为数块。除上述外范、分范外,还有一种活范,这是一类不糊在外范上的活动范块,它们种类繁多、数量颇大,其用途也很广。它可以解决很多铸造上的技术难关,如带钩、合页、器钮等铸件就常使用这类活范。


3、芯也称内范,芯是与外范配套使用来形成铸件的材料。芯分为明芯、暗芯,明芯是浇铸后需要取出的芯,它的作用是塑造铸件的容腔和孔洞,如各种容器的内壁等。暗芯是浇铸后滞留在铜器内不可取出的芯,它的作用是为了节省铜料,如某些器耳、器足和一些表面为实体的铸件内即往往留有堵芯。


芯通常是不施纹的,然而在陶范中我们也看到有个别的例子,如鱼蛙纹模,,这是用于铜器内壁的花纹模,但塑造铜器内壁为芯,所以它就兼有双重身份。进而我们也可以推知当时还应该有施纹的芯(或称内范),也就是说这类铜器在铸造时其外范和芯上都有花纹。对侯马陶范的模、范、芯的研究,使我们更细致地了解商周青铜器的铸造过程,大致表述如下:


(1)用特制的泥作成母范,并将泥模部分分开,雕塑纹饰的主干。

(2)将泥模倒置在座上,然后敷泥再分范。

(3)修整外范,并加刻精细的花纹,将外范拼接成两块或三块。

(4)在芯的底部制作铭文范,然后嵌入。

(5)在泥模上均匀的刮去纹饰,把内范和外范固定,除了块范之间做上各种形状的子母榨以外,为了保证器壁的厚薄均匀,器物的容器部分在合范以前,内外范之间还垫有小的铜片,以控制厚度,这种小铜片在灌注铜液后,就固定在器壁上。

(6)制作浇口和冒口。

(7)将泥范阴干,并用600 ℃左右的温度焙烧成陶范后备用,在浇铸前陶范经过预热后,再灌注铜液。

(8)等熔液冷却后再打碎外范,取出青铜器。


青铜器大都为分铸,或称二次铸造。在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中,有的器物有活动部件,如卣的提梁是与器物连接的,但又能活动,鬲的盖与器物活动的链条相连接,有的器物上装有立体的附饰,这都是一次浇铸不能完成的。铸工们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创造了分铸法。先是将器物的小件如提梁、把手等浇铸成,再将小的铸件嵌放在器物的主体范上固定住,与待铸青铜器固定部件或活动部件的空腔套嵌在一起,中间用范料隔开,这样,先铸的部件和器体就能固定或套铸在一起了。也有些青铜器则先铸器体,再合铸附件或附饰。



(点击查看大图)


四、山西侯马陶范的发现在中国铸造史上的重要意义侯马陶范是晋国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陶范器型和纹饰上的种类已覆盖了大多数已知的晋国青铜器。侯马陶范具有复杂的纹饰和分类,它帮助人们了解更为详尽的青铜纹样雕刻过程,因此,侯马陶范构建了中国当时的青铜文明,它对晋国青铜文化乃至中国青铜文化的研究都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知道,新田时期是古晋国发展的鼎盛时期,亦是其盛极而衰的时期。当时的新田以中原的社会、政治、经济中心而广纳贤才,使其具有多元文化的特征,这也为当时的青铜铸造文化奠定了基础。侯马陶范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它的多样性、复杂性至少说明当时的中原文明并非与世隔绝,而是处于一个活跃的交流情境之下。新田文明以及侯马陶范代表了当时的中原青铜文化,并与齐、楚、秦、燕、吴、越等地的青铜文化形成呼应,共同构建了中国当时的青铜文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