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见平遥:那一座叫“北方”的故城

 七小姐的四时记 2020-11-01
点击上方“七月娃娃私享课”关注我吧
 01 

心中对北方的念想,并不是白雪皑皑的东北的雪乡,也不是恢弘大气的故宫的孤寂,而是如平遥古城一般,灰黄高大的墙,穿着棉衣的行人,有点混浊的空气,凋零却极有个性的枯树,暖暖的炕,热热的面,还有闻起来就想起儿时往事的一股浓浓的煤味。

路遇的老房子都很有古韵味


每回看到市楼,便知从僻静处走进了繁华


小巷子里面,总有吃不完的故事


 02 

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这是第四次去平遥了,我以前会觉得,一个人不断地故地重游,是因为那个地方跟自己内心的气质相符,然而北方平遥的气势,却是与我不相干的,所以每次决定去,都是因为忘记了当时的感受,不想丢掉,去温习罢了。很俗气,在古城买了套票,挑着走了走几个景点,日昇昌肯定要回味的,上一次去,住在对面的西裕成,跟一只猫相伴了两天,再上一次来,凌晨的时候抵达古城,冷的在客栈的炕上睡了两个小时,醒来后恍然过了大半辈子。

四合院的老房舍,住着是很舒心的。


去日昇昌蘸点财气


遥想当年的模样


夜深,孩子们在日昇昌门口玩耍


 03 

古城内的庙宇众多,买了套票的好处就是,闲逛古城的时候可以潜进某一座庙堂歇歇脚,不管是城隍庙文庙关帝庙真武庙,道家儒家佛家各显神通,对于无神论者来说,都是闲情雅致之所,虽然也会遇到用各种方法套游客买香烛的事件,然而世间事,无非就是生存,只要身体无损,也无需哀声怨道。当你面对着庙宇内那些残尽的烟火,还有残留的精美的雕刻,想想这辈子这是跟它唯一的一次交会,似乎都无所谓了。

真武庙内,有点诡异的蓝


道观里的雕像


城隍庙里有艺术展览


路边经常会看到雕琢精美的石柱和石砖


 04 

住在古城里,傍晚的时候总会到城墙走走,穿过市楼从西门上去,转个圈便来到了云路老街,老街上人迹罕至,路边的酒吧几乎都处于歇业的状态,然而站在城墙上远眺古城人家,还能觅到许多院舍里生煤火的人间气息。直到落日落尽,拍完了那一抹红,才会甘心找一家小店坐下来,安心地用晚餐,旅游淡季,城里的食肆大多数冷清,坐在煤炉旁守着一锅煮了一天的烧鸡,跟老板娘唠嗑几句日常,很冷的夜也升起一些暖意。

城门里的城楼


城墙上俯瞰云路


日落西沉


郑记大碗面里,一锅煮了一天的鸡


不要错过这里的瓦罐牛肉面


 05 

古城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也不是文艺青年笔下的小清新,清晨起来找早餐,会看到早点铺里挤满了来客,要一碗小米粥,炒一碟碗秃则,抑或简单的葱油大饼再一碗有蛋的豆腐脑……日暮的时候有归家的行人,也有闲着没事爱跟来客唠嗑着平遥当年往事的大爷,路遇一家做醋的店铺,大娘热情地招呼进去看她们的“生产车间”,然后送上两杯酸到皱眉的陈醋,大街上卖油茶面的铺子,憨厚的代言人开始出来招揽生意,递来一杯热腾腾的油茶面,大冷天里喝下去,确实暖呼呼的。

路上的行人


路边的油茶面


路口卖月饼的小贩


大爷自我感觉很好


老醋坊里看铺头的大娘


 06 

在路上的感觉,越来越疲倦,每每想到下一个目的地,总会给自己提醒,如果未曾体验生活,又何来对此地的眷恋与热情。去了四次平遥,这座城在心里早已经是一座故城了,即使没有天天魂牵梦绕,也已经定型,找不出太多的新意来。抛开景点,过上日常的生活,却又显得有点浪费奢侈。古城里的商业有点泛滥,景点也已经不够单纯,走出商业街去到一些民居里,避开人群来到城墙的边上,会看到一些自己更愿意在旅途中体会的人和事。

门内外


路边的摊铺没有生意


你也曾走过这里


院子里


 07 

夜晚回客栈的路上,一弯月挂在老房子的上空,感慨良久,或许这是最后一次相会了,人生无常,谁知道呢?在红灯笼客栈住了两晚,这家在网上口碑甚佳的客栈,在淡季的古城中却日日爆满,不得不佩服老板在做客栈上的用心良苦,有时候我们会忘记旅途中看到了什么,却心头记挂着异乡里一张温暖的床,一口清淡的小米南瓜粥。

楼上的月光


红灯笼客栈,窗花


但愿我们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