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罗振宇在奇葩说辩论
2017-06-07 | 阅:  转:  |  分享 
  
罗振宇在奇葩说辩论“误会要不要澄清”的发言



澄清难道不是本能吗?难道不是就应该这样做吗?而有人跑过来问,你跟马东是亲戚吗?难道我说“是?”。难道我沉默不语,不可能,随嘴一句“不是”就完了嘛,这就是澄清。所以我很难理解,反方会怎样立论,等我坐到这儿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哦,原来他们纠结了一件事儿,澄清得有用。澄清肯定没有用。于是,反方就选择了“那我就不澄清了”。是,有一种人会这样做,但是我们回到职场,你想在职场好好混,有一件事情,是你的基础,就是你要把及自己所有的思维和观念统一到三个词上,有一期节目我讲过,叫目标,方法和行动。这件事儿,是你的事儿,你要把它解决,躲是没有用的,想方法。泉灵刚才已经提供了几个方法,比如说有一次,我问我们公司的CEO脱不花,你怎么消解自己的负面情绪,脱不花说这还不简单吗?我一旦意识到自己有负面情绪,一定是因为某个人啊,找他去沟通啊,沟通的结果只有两个,第一问题解决了,第二我把负面情绪传到给他了,我解放了。

遇到问题,然后就搁置。这是职场第一大忌。职场最没有前途的人是什么人,叫反馈黑洞。你不沟通,你拒绝袒露你的信息,不管你多能干,你最后都会混得一败涂地,你没有沟通能力,你其他能力都归零,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我想说的第二点是,澄清不了就不澄清吗?每一件事情,你每一次张口,就一定要说服一个人吗?这个逻辑的可笑程度就有点像你读任何一本书,都必须有用,你投任何一笔资都必须翻倍,你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有回报。成人世界是这个逻辑吗?成人世界的逻辑是,你永远去下注那些大概率的事情,读书人,成功的概率高,所以要去读书。投资那些正在成长的资本,你财富增值的概率高,那就去投资,上《奇葩说》对你形成影响力的概率高那就认认真真准备每一场辩论,这是成人的生活方式。澄清没有用,难道就不澄清吗?讲事实不可以说服每一个傻瓜,难道事实就不重要吗?这个逻辑我听不懂。

那我们在回来说,职场,或者当代社会,我有一个观念,我经常跟我们公司的同事在讲,就是最最重要的能力是表达能力,为什么?因为传统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财富和权力,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影响力怎么构成。两个能力:第一,写作,第二,演讲,这都是让你出一份力,然后能够大规模的复制你的影响力的方法,我前不久刚看了一本书,那个作者说,想在这个社会混出来,你不需要在某个能力上达到前百分之一,万分之一,你只需要在一领域达到前百分之二十就可以了,但是前提是你必须在另外一个领域再达到百分之二十,你肯定能出得来,比如说你在画漫画的当中,达到前百分之二十,然后在段子手当中前百分之二十,这两个一叠加,你变成能画幽默漫画的人了,你就出来了。那本书的作者,有一句话给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如果你实在找不到另外一个领域去跨界,那就去学演讲,去学辩论。沟通,不断的袒露事实,不断的强调本方观点。这是我们在这个社会生活的重要的技能,如果你不会。那是技能的欠缺,趁我们年轻,我们要去练。网上有个段子,说有什么误会不能靠一顿撸串儿解决的呢?如果有,那就两顿,有什么事实,不能靠澄清,靠你的不断地沟通和表达来解决的呢?如果有,那就澄清两次。其实知道,我上《奇葩说》很多人都会拿我和比如说原来的高晓松来比,肯定会有人骂,我的选择方式就是不看咯,看了我心情会不好,有人夸我有人骂我,我不看,但是我坚持在这逼逼,我还在自己的微信号了自己的节目里不断的说,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很多人说我是臭奸商,没问题啊,然后我就不断表达,我认为合法挣钱是这个时代人最有尊严的生活方式,这句话我逢人就说。

最后我想说一点,就是我们在学表达的人,尤其我们这个现场的人,尤其觉得自己的智力还比较高的人,经常会面对一些技术性的选择,我采取一种什么态度呢?谐谑一点?高深一点?神秘一点?正如刚才反方选手也提出来,不承认,迷糊,暧昧,让对方可能有点害怕我,这种技术性的选择,我提大家要给醒,特别危险,但是选到最后我们发现,最好的答案,永远是那个词,叫诚恳。你可以诚恳地谐谑,也可以诚恳地深情,但是那个基座,那个底色,一定是诚恳。诚恳的沟通,有什么说什么,让自己包裹在事实当中,行走江湖,是一个最安稳的方式,其实我刚才说的这一大堆,就是我对我们公司任何一个新入职的员工,我一定要跟他说的四句话。第一句话,在职场中混,目的清晰,然后想方法和行动。第二,做大概率会赢的事儿,不要管每件具体的事儿的具体成果。第三,表达式最重要的事,沟通是最重要的事,不断的训练自己的影响力,复制能力,第四,找不到态度,就回到真诚。我们公司的大门上,贴着一句话,这是我在一部话剧里面听来的,那句台词,入耳到心,“没有任何道路可以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通向一切的道路”。



献花(0)
+1
(本文系mjc1988121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