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黄浦江两岸滨江贯通工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曾经被一座座工厂所占据的杨浦滨江,也逐渐解开面纱,显露出独有的风貌。图为建于1918年的杨树浦纱厂大班住宅。现在已变身滨江示范段的咖啡馆。 自从1882年第一座工厂——上海机器造纸局出现后,杨树浦工业带逐渐兴起,中国第一座自来水厂、中国第一座煤气厂、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拥有最多船坞的船厂……从秦皇岛路到黎平路的杨树浦路,堪称上海近代工业第一街。而承载了百年工业文明的杨浦滨江,又有哪些老建筑可以阅读?图为杨树浦水厂西侧老厂房和烟囱。 挂着上海船厂的牌子。里面有一栋不起眼的四层厂房建筑,米黄的底色,外墙上有白色的装饰条,人称毛麻仓库。毛麻仓库,顾名思义,是存放纺织原料的,怎么会在船厂里呢?原来,这片厂区从事纺织的历史超过了100年,这座仓库也有90多年历史。这里最早是创办于1896年的德商瑞记纱厂,1918年由英商安利洋行接管,改名东方纱厂。 图为位于上海船厂内已有百年的毛麻仓库 位于厂区大门东侧沿街的建筑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坐南朝北三层,但已不完整。经过对1910年至1920年近代上海建筑挑廊特征的研究,又恢复了柱廊结构。室内也按照新古典主义风格,恢复了镶板式木质墙裙,雍容的木制楼梯,古典的壁炉,全部是老房子的原样。如今,老建筑也被赋予了新功能,这里现在是杨浦滨江公司的办公场所和展示中心。 图为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旧址。已修旧如旧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杨浦滨江一带绵延十多里的工厂区见证了上海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历史。因此,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厂房也是我们这座城市宝贵的工业遗存。杨树浦水厂那壮观的英式城堡式建筑,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此外,杨浦滨江也是许多民族品牌的诞生地,饱经沧桑的厂房,记录着民族资本家艰辛的创业史、大型国企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图为正在施工的上海船厂老码头 承载着工业文明和红色记忆的这些老厂房,厚重而质朴,等着你去翻开它,静心阅读。图为上海船厂岸边一只只老“趸柱”现在仍屹立在码头上。 编辑:林德瑛 摄影:种楠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