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过程控制好 储备人才流失少

 温柔的TIGER 2017-06-07

培养过程控制好 储备人才流失少

2017-05-26 10:05·阅读 24998·评论 38

  我们公司是一家普通民营企业,人数不到200人。有一天领导突然说要建设人才梯队,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准备之后,我们开始了人才梯队的建设计划。
  刚开始实施这个计划的时候,大家热情都很高涨,部门里一些核心员工也非常支持,期待自己能够晋升为管理者。试行一段时间后,问题来了。当公司的人才梯队开始建立,储备人员也逐步确定的时候,由于现在管理岗位上的在岗人员不异动,那么储备的接班人员就得不到晋升的机会,久而久之,辛辛苦苦培养的储备人才反而被同行公司挖走了。
  请教各位大神,如何减少储备人才的流失问题呢?

        读完本案,大家是不是觉得“本案公司很搞笑”,感觉就是“小孩在玩家家”,一副十分不成熟的样子,这哪里是在搞企业管理,纯粹是在“开玩笑”。好了,先讲如何减少储备人才流失,再说说本案公司的搞笑之处。


       减少流失五法

        1、人数适量

        计划哪些岗位纳入储备人才建设范围,需要进行严格的考虑,作为民营企业,建议以技术/营销为主,管理岗位为辅,一般来讲,管理占3成就不错了,毕竟小型民企应当以业务为先战略。

        另外,建议岗位与拟储备人才的比例控制在1:3以内,既保证有竞争性,也保证公司有选择性,绝不能是马是骡子都拿来培养,培养也需要一系列成本的。

        2、设置门坎

        达到什么条件和要求才会被选为当期储备对象,个人认为,可以从专业、学历、业绩、奖惩、行业经验等考虑,并通过部门、人事和公司领导审批。在人事和领导审批时,可以着重审查稳定性、是否关系员工、提供信息真假等,必要时进行面谈。

        同时,即使被选为储备对象,如果培养过程中,违反规定被处罚或业绩达不到哪一个等级,也可以被取消储备资格。

        总之,“严进严出并严过程”,以期尽量减少“培养的员工流失”的情况。

        3、实操放后

        不管是管理岗位还是技术/营销岗位,即使对理论知识滚瓜烂熟,如果不结合实际,或者说实操机会不多,也难以提高综合能力。

        在培养课程方面,必须将最最关键的实操环节放在最后,也必须是那些经过“18铜人阵的人”才能拥有这种机会,一定要让多数人倒在这一关之前。

        4、内外并举

        公司有人才需求,从内部提拔或选聘无疑对员工的积极性有非常重要的激励作用,但是,如果只开这一道门,就容易滋生关系户,让无能的人走上了岗位。

        为此,必须要走内外均进行人才储备的政策,对内是培养,对外当然是保持经常性联系,并不让其入职,不然会增加公司的负担。这就需要HR建立同行各种人才的人才信息库,保持联系,以达到“战时能及时入职”。这样,让内部储备人才有危机感,从而珍惜机会。

        5、协议跟进

        由于对储备人才进行的是专业性知识、技能培养,完全可以签订培训协议,一旦培训结束,不管是否到达储备岗位,均需再服务2年左右,否则,储备培养的相关费用就需要承担。

        如果更小心,也可以签竞业限制协议,这需要公司考虑承担相应的竞业费用补偿,否则此协议无效。我认为,如果是比较重要的岗位和人员,是可以这样签的。

        通过以上五种方法联动,对储备人员的流失会起到一定控制作用。这五种方法均是在本案案情基础上寻找的,没有考虑薪资福利优惠、储备岗位及时空缺等因素。


     确实有些搞笑

        楼主公司搞人才梯队建设,在我看来,有以下几处有些开玩笑:

        1、单打独斗。

        只进行人才培养和储备,不考虑相应岗位的空缺情况,或者不配套进行那些岗位的考核、淘汰机制。这正如“只严打抓人,而不进行监狱扩建”一样。管理哪能只考虑这里,不顾及那里那里呢?正如土话云:照前不照后,打到凿锅漏。

        2、为何不试点

        领导“突然说”,就必须立即执行吗,是不是应当开会讨论研究一下,对涉及的部门、人员和相当制度、流程和可能出现的利弊进行头脑风暴,然后在某个不是十分重要的部门试点一下,获得经验教训并总结后再推行,而不是全公司都推开试行。农村联产承包也是从小岗村试点然后星火燎原的。

        3、有必要这样建吗

        虽然中小民企也应重视人才建设,但要进行管理人才的梯队建设,能这样建吗?我认为,有两点要注意:

        一是可以不进行梯队建设,因为中小民企以业务为导向,即使重视管理,也很难在中短期内见到效益,况且投入的财力时间人才都不少;二是先从班组做起,从优秀的一线员工中提拔班长、组长,积累储备经验后再从部门做起,最后才是公司层面。

        4、给钱也应收字据

        公司对员工进行了相应的储备培养,由于晋升机会迟迟不见,难道可以不拔几根毛就“一走了之”?

        就显然是不合理的,不可能白白培养,至少公平原则考虑不够。我给你进行培养,约定一下服务期限或不得到竞争对手那里去工作,是非常应该吧。

        今天只知道培养,就天真的认为已经是“我的人了”,明天出现“怎么就给挖走了呢”再来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过去的就算了吧,即使采取扣工资、不给离职手续等非正规手段,也无济于事,反而显得公司小气,但可以亡羊补牢嘛,现在找相关人员补偿培训或竞业限制协议,以及采取前述五法,总可以控制“后来者”。

   在三茅,除了和我聊储备人才的问题,还能和我一起提前体验H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