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司高层的管理法则: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创业者说 2017-06-07

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能力再强的人,也必定会有欠缺之处。创业,不可避免地会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专业领域的知识或技能。要记住,始终要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即便你能力比较强,也不能逞强或自负,以为自己十项全能。言及于此,让我给读者朋友们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 

 

合伙案例:创业,不能只靠激情和经验

我有一位朋友,曾任公交公司的秘书一职,虽然收入不高,但日子过得优哉游哉。工作性质决定了他需要经常出差,频繁出差的他看到昔日的很多朋友都下海经商,并且发家致富。

于是创业热血涌上了他的心头,当时正值房地产热闹之际,因而市场对建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眼看赚钱的机会来了,这位朋友便大刀阔斧地干起来,并且拿到了不少单子,有了最初的财富积累。比如一份建筑钢材的订单,转手便能赚个上万元。于是朋友开始认为,赚钱如此轻松,长此以往肯定能够发大财。

然而,随着市场的规范化和大批大型建材供应商的不断涌入,朋友原先的操作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最后,朋友发现钱越来越难赚,有时甚至会亏本,这对于朋友的小本生意而言无异于毁灭性打击。

但这位朋友又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于是在建筑材料赚不着钱之际,又转手做起了涂料生意。然而,朋友并没有意识到,他所做的纯粹是一个“面子工程”。

大家一起来看看,综合种种,我这位朋友为何接二连三创业失败?

首先,盲目乐观。他对于涂料市场根本没有做过深入的分析,好做不好做、盈利空间大不大,这些问题根本没有来得及考虑,完全是在别人经营不下去便宜转手的时候,他接手了

其次,仓促上马。在没有任何前期调查和准备工作的前提下,就开始了新生意。

再次,胡乱选址。当时明明是城北大兴土木,这位朋友却在城南安营扎寨。

最后,好大喜功。认为零售没搞头,一上来就干批发,结果亏得更多!

对于任何创业者而言,在创业之前,你首先需要明确自己欠缺哪些方面的技能,需要扩充哪些方面的资源,并以此作为寻找合伙人的基础条件,选择具备此类技能和资源的合作者,从而实现技能和资源的整合,共同发展。

2014年,网络上发布了这样一条信息:王健林、马化腾、李彦宏三大巨富合作了。试问,这三大巨头缺钱?不缺!缺人?啥都不缺!那是什么理由让这三位巨富有了合作的念头?因为他们需要整合更多的资源,打造更大的平台,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他们强强联手开创了新的企业,而条件就是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

作为一名管理者,需要有广阔的胸怀,异于常人的眼光以及更高的境界。想要干一番大事业,就不能过于自负、高估自己的能力,更不能低估他人的价值。

综上所述,我并不是说创业路上单打独斗绝对不行,但我认为,这不是一个适合单打独斗的时代,而是一个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的时代。你想要变得强大,就必须汇集他人的力量。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言:“一个领袖如果整天很忙,就证明一件事,能力不足;一个领袖如果整天很忙,就一个结果——毁灭”。

本文摘自《不懂合伙,必定散伙》,为您解读创业者必懂的合伙实战策略。懂合伙是解决核心问题的核心,懂合伙是合伙人的基本素质。资深企业观察家武帅,通过对大量创业公司的研究分析,精心解剖当下最典型的合伙创业案例,带你直击合伙创业中的生死法则,规避合伙风险,收获合伙果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