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乙肝传播的8点疑惑:吃饭、同住并不传染!

 中森336 2017-06-07

乙肝是肝病的一种,也是一种具有一定传染性的疾病。患上乙肝疾病的病人,会出现身体虚弱,无法正常工作,并且病情控制不好,长期还会导致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的可怕危害。

并且乙肝疾病治疗费用比较高,一般家庭都很嫩承受,很多乙肝病人都不能达到彻底医治的效果。患有乙肝疾病的患者,很多都是被传染的,因此,人们谈到乙肝都会比较的恐惧。

对于患有乙肝的病人,也会出现歧视的心理,不愿意与其接触,排斥乙肝病人。其实,这都是人们对于乙肝传播途径的不了解。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乙肝的传播途径和常见的乙肝传播的疑惑,一起来看看吧。

【乙肝概述】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乙肝传播途径】

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健康的人,如果体内没有足够的乙肝抗体,就会被乙肝病毒所感染。并且乙肝疾病在目前看来,彻底治愈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合理的预防才是保持人们健康的关键,下面我们来看看乙肝传播都有哪些途径。

1、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是乙肝传播途径中最常见的一种,比如输血过程中被感染,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此现象得以了有效控制,但是尚未杜绝。

2、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也就是说在就医的过程中被感染,目前多数存在的是微量注射或接种而引起的感染,因此要特别注意注射、接种、纹身等使用的各种医疗器具。

3、母婴传播:患急性乙肝或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可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尤其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为主要的感染类型。 (值一提的是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地抑制乙肝母婴或父婴的传播,有效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4、性传播:乙肝病毒的性传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之间的传播。

【乙肝传播的8点疑惑】

乙肝是当今社会常见的一大传染性疾病,由于乙肝传播性比较强,并且我国感染乙肝的人数比较多,所以人们对于乙肝都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很多人都认为乙肝是通过饮食传染,在外吃一些不干净的小吃就有可能感染,用过乙肝病人用过餐具也会传染,和乙肝病人同住一室也会传染。其实这都是乙肝传染的一些误区,下面我们来看看,人们对于乙肝传播的一些疑惑。

1、一起就餐:消化道不适合HBv的生存。消化系统内存在着抑制HBv的物质,HBv可在肠道被破坏掉。进行试验,给猩猩服用含有HBv的食品,都不能感染成功;直接向胃肠注入HBV,还是不能使其感染。

2、相互握手:尽管在乙肝带毒者的汗液中可能检测到HBv标志物,但握手仍是安全的。不是病菌、病毒落到手上就一定发病,人体还有自己的抗病能力,汗水中也含有一种酸类,不利于病菌、病毒的生长。要是注意洗手,就更不成问题了。

3、礼仪性接吻:乙肝带毒者的唾液中可能含有HBv,但礼仪性接吻不沾染唾液,属于“干接吻”,即使口唇相互接触也没有问题。

4、相互拥抱:这是一种常用的礼节性行为,因为没有实质性接触,不可能造成HBv的传播。

5、跳舞:在一起跳舞时可能有手拉手的动作,这都不足以构成HBv的传播。

6、共同游戏、旅游:在野外进餐、相互掺扶、说笑谈话都不能引起HBv的传播,因为乙肝带毒者体内的病毒和对方没有传播的渠道,只是一般的接触,怎能使HBv进入对方的血液中呢。大自然界的环境,绝不是传播HBv的场所。

7、同室居住:同学们在一个集体宿舍里,其中有乙肝带毒者,是不会发生彼此传播的,HBv不能在空气中存活和复制。每一种病菌和病毒,都有自己独特的传播渠道,HBv主要通过血液这一渠道传播,不会从呼吸道侵人人体,即使对方打喷嚏,或咳嗽,都不能构成感染。

8、同一单位上课或上班:这也是很安全的,不会传播乙肝。

【预防乙肝传播,这点需注意】

通过上述文章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其实乙肝并没有那么可怕,传播的途径也并不是那么多样。只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几种。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就餐,一起居住也并不会传染乙肝。但是这时大家可能又疑问,为什么大家还是会听说,有人因为使用乙肝病人的餐具之后,患上了乙肝病毒呢?

我们在消化食物的时候,如果食物中存在乙肝病毒,如果我们的口腔中没有出血伤口或者是口腔黏膜脱落的情况,乙肝病毒是不会入侵我们的身体的。甚至是与乙肝病人接吻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你口腔有伤口、溃疡、口腔黏膜脱落,这时你又恰巧用了有乙肝病毒的餐具,那么你就很有可能被乙肝病毒入侵。

但这些小编认为都是可能性非常小的。因此,日常的接触是不会感染乙肝的。但是前提是,你的口腔没伤口、身体没有伤口的前提下。

同时,小编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预防乙肝最好的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很多人在小时都注射过疫苗。但是一般人在20岁之后,身体中的疫苗会慢慢减少,甚至是没有。因此,大家最好每隔20年,去医院检查一些体内的抗体情况,及时的重新注射疫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