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如此深爱我们的儿女,他们爱我们吗?此文引发百万老人大讨论~

 刚柔互用 2017-06-07

来源丨新浪博客:龙建刚评论


我们对儿女倾注的是全身心的爱,但是我们如此深爱的儿女,他们爱我们吗?

我们这代人正在经受独生子女时代带来的伤害……

 
一、妈妈说,宝贝女儿我想你;女儿说,天天微信,有什么好想的,你们的感情也太泛滥了。

  2016年10月4日晚九点,国庆长假第四天,在广州一所著名大学任教的老友在电话中泣不成声,断断续续讲了很久。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10月1日清晨,他们夫妇俩乘高铁前往南京,看望在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的女儿。行前他们为女儿准备了很多她爱吃的零食,打算给女儿一个意外惊喜,没想到见面之后却碰了一鼻子灰。

  女儿不仅没有一点惊喜,反而满肚子怨气,责怪父母为什么不经她同意就去南京,这对她极不尊重。

  妈妈说,我们想念宝贝女儿了;可女儿说天天微信,还有什么好想的,你们的感情也太泛滥了。

  爸爸说,妈妈第一次到南京,叫女儿陪去转转;女儿回答,和同学约好了,要去苏州玩,让爸爸妈妈自己玩,然后就匆忙而去……

  夫妇俩在南京转了一天,越想越不是滋味,索性高铁返回广州。老友在电话中问我:你说我错在哪里?

  我不知怎么回答……


  最近与我的一位老同学见面,他的情况也几乎一样:他女儿今年九月刚刚考进广州一所大学。国庆期间,他专程去广州陪她,可女儿并不领情,只顾玩手机。他想进宿舍看看,女儿也不让他进去。

  问其为何如此冷漠,女儿说一是有代沟,二是爸爸老是批评她。见话不投机,老友装着想回去,没想到女儿变得兴奋,马上帮他订了回家的火车票。

  老友说:现在的孩子和我们这代人不同了,当年我们读书,有家人来探望是多么高兴啊!

  他流泪,我也流泪……

 
二、一位含辛茹苦带大孩子的单身老母亲的内心独白:我不明白女儿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无情无义,冷漠得不可理喻!是我的家庭教育失败了吗?

  我是一位单亲母亲,38岁那年就独自带着8岁的女儿生活,不说含辛茹苦,也历经了很多一般女人没有经历过的酸楚。

  为了让女儿不受父亲出走的影响,我以全部的母爱来呵护她成长。女儿从小成绩都非常优秀,是标准的学霸。高考以当地前5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又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后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

  我女婿也是学霸,年纪不大,就已经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了。他们有一个四岁的儿子,上海的爷爷奶奶在美国照顾了两年,今年6月回上海去了。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女儿和他们处得不好,经常吵架。爷爷一怒之下带奶奶回去了,还说再也不来美国受罪了。
无奈之下,女儿、女婿多次给我电话求援,让我去芝加哥帮他们带孩子。

  我退休后单位返聘,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心情也很好。考虑到女儿的处境,我最后下定决心到了美国。但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很难过,人生地不熟倒是其次,主要是女儿、女婿几乎很少和我交流。

  他们早出晚归,回家只想睡觉,周末也是在家睡觉,只有我一个人忙碌。好像我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到了假期,他们带上孩子出去度假,让我一个人留在家里。我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我女儿、女婿的收入不错,还经常给穷人捐钱。我几次提醒他们说:舅舅、姨妈家在湖南农村,生活艰苦,你们给美国的穷人捐钱,是否也可考虑资助亲人一点?

  女儿女婿的回答让我震惊:这里的穷人更需要帮助,帮自己的亲戚不是慈善,没有意义……

  我真不明白女儿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无情无义,冷漠得不可理喻!

  是我的家庭教育失败了吗?如果说是我文化不高,不会教育子女,那么拥有高学历的亲家,他们的儿子为何也是如此?

  国庆那天,我亲家在电话中说:你辛苦了!我们让他们自己请保姆,你回来过你自己的日子,别理他们了……

  亲家的话有道理,但我于心不忍。

  那年高考,我在校园外面悄悄守候三天,一心祈祷女儿考试顺利;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个晚上,女儿搂着我泪流满面地说:妈妈,这些年您太辛苦了。我以后有出息、有能力一定要好好报答您……

  那时我是多么开心,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非常值得。女儿的话,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没有黑夜……

  可是,当女儿已经有了出息的今天,我的内心却历经从未有过的伤痛。她是否还记得她说过的话?是否记得妈妈为她所做出的一切?

  我如此深爱我的女儿,她爱我吗?

此文一发出,没想到很多朋友纷纷议论转发,各种观点都有。我选择部分观点摘录如下:


1.刚进入大学阶段的年轻人,对新生活充满好奇,也很享受这种与初高中相对自由的生话,等他们有了自己的家庭、子女,对养育孩子的艰辛有了感性的体验,他们才会理解父母对自己那份浓浓的爱,又会回到父母身边。这是人生自然过程。

2.现在是自得其乐的年代,中国的父母应该向美国的父母学习!儿孙自有儿孙福,老一辈一定要过好自己的生活,有品质地生活,远远地看着儿女们健康成长的背影就行啦!你说呢?

3.虽然很同情这些老父母,但是我还是得说,会教出这样的子女,父母本身就有问题,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好好教他们善待他人,现在怪他们不孝顺,又有什么意义?

4.大抵问题不在于子女本身,而在于在这些家庭中确实“感情泛滥”而又不懂“尊重子女”的保姆型家长。父母首先需要去尊重年轻一代,不应以爱的名义不经意间剥夺之。想去看孩子当然应该事先商量,就像我们去看朋友时肯定先打个招呼,尤其是在节假日。这个大学生及时给予了父母一次“挫折教育”!

5.我们只是用我们的价值观作为标尺衡量下一代,所以我们屡屡受挫乃至被打击。当我们把子女真正作为独立的个体去看待,也许一切可以释然。

6.其实不尽然吧,同为大学生,我非常乐意并珍惜和自己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就像这次国庆我爸过来,我和我弟都特意推掉同学的聚会,和家人在一起。据我所知,我身边也有挺多同龄人是很珍惜他们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的。


7.这是教育理念与沟通方式的问题。50、60后的人经常会用那一代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来管束80、90后,他们以为那样才是对的,却忘了时代已有颠覆性。如果90后还以父母辈的模式去生活,那才是更可怕的。现在父母辈应该给自己“断奶”了,学着用年轻人的方式去更新自己的生活,才能吸引后辈主动加入。

8.可能是有关隐私和生活安排。刚入大学的孩子,社交生活的重要性可能比很多家长想得要重要得多。当然,上升到亲情层面,一切都是孩子不懂事。那么问题来了: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够当成大人来对待?


9.为什么出发前不沟通好探望时间,父母是否明白,这种长假,孩子与同学肯定有安排。因为我们是爹妈,我想你,所以我就来了。只能说,因为爹妈忘了尊重子女作为成年人的自主权。中国式父母,还是太想当然了。

10.孩子有自己生活,不必过度关爱。想想自己以前,一个人出省上大学,父母亲除了按月寄生活费,没有多少情感关爱。我想,成长中的孩子,渴望独立,渴望自由,放孩子一马,让他们自由吧。现在不亲近父母,并不代表孩子不理解父母、以后不孝敬父母。所以,我尽量不去打扰在远方求学的女儿。

11.个人观点,养儿女或孙儿,是人生一段时间的经历,期间参与了他们成长中的欢乐与烦恼,这种参与充实了我们的生活,而子女能独立了,自然不太需要父母对他生活的参与。生命历程中进入新阶段,重新回到两人世界。别忘了,终身相伴的是老伴。这种角色的转变需要一个适应阶段。

12.面对现实,子女有子女的生活,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精彩。中国人最可悲的是一辈子为子儿而活,所以活得好累好苦。

13.父母对儿女的爱,与儿女对父母的爱是不对等的。子女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也不是父母思想的克隆,干嘛要将自己幸福寄托在他人身上,那种我付出了多少要求回报同样多,更是造成在子女问题上痛苦的心理根源。如果我们在付出中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充实,这己经是付出的回报,我们还会索取更多吗?

其实,很多人还是愿意相信子女是爱我们的,虽然不及我们做父母的爱得深沉。只是如今的观念都在改变,子女的观念在变,父母的观念也要有所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