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一飞—苏局仙先生和他的书法

 Capitalbond 2017-06-07

苏局仙先生和他的书法

文/陆一飞

 
 苏局仙110岁留影

(1882年1月1日-1991年12月30日)

少年时代在松江老城塔桥的松风书画社,我第一次见到苏局仙的字,是老人一百零二岁时题写的文化之邦四个字。当时也看不懂,就觉得跌宕中的温良,特别亲切,白纸黑框,字不大,大片的空白,歪歪扭扭的,怎么就那么好看。

 
 苏老在挥毫

后来又见到一件纪念董其昌逝世350周年的题字,写的是一首诗,好像有文敏可云百代师,每从淡处出奇姿的句子,觉得诗特别好,字特别天真古趣,文敏二字特别大,后来渐写渐小,反正从那个时候起就喜欢苏局仙老人和他的诗他的字了。

又一次,从一位语文老师处得到苏老的地址,随即给老人家去了封信,述说心中景仰事,不久收到一封来自南汇的信件,中式信封,折开一看,居然是苏局仙老人书赠我的书法,简直是喜出望外。展看墨香盈纸的书迹,那么随意,那么丰腴,那么自然。后来老人又为我题写了当时的斋号妙契书屋,当时老人一百零七岁,我细细捧着字,发现苏老写字有个特点,就是直起直收,而不是寻常风味常见的藏头护尾。为什么这么一位大家不会藏头护尾呢?反复思量不得其解…..

 
 苏老晚年留影

思量了许多年,终于明白了,这是唐人前的笔法,直截了当不遮不掩,如有回护,也是以意为之,而不是周到的交待和刻画用笔。

 
                                                                   一团春气 满室清风 

苏老用笔纯是晋人用笔,天真烂漫、法无定则,笔笔揖让,顾盼之间笔笔生姿。苏老很少用草法,行书中亦有楷则,但这个楷则,绝不是唐人后固化的用笔,正因为无定则,生动变化,仪态万千,无拘无束。生动极了。定中动,动中定,动静相参。仰以殊观,静参不同,好美好美。

 
 红雨楼

苏老的字迥异时风,字很纯很亮,那么温静,那么玉润,如精金美玉却生机四现,姿态无穷。可当时大家却都不喜欢他的字,但又很喜欢向他要字。因为当时都觉得他没把字写规矩,没把字写好看。拼命索要字可能更因为苏老是久享大名的百岁大家吧?不光是当时,也许现在也还是这个光景?

反正我喜欢,喜欢不已,一发不可收。

 
 苏局仙、汪道涵等在上海文史馆合影
 
 汪道涵拜望苏局仙

后来,有机会来到苏老的住所拜访,那是位于周浦牛桥一处朴素的村舍,似乎是清代的房子,保护得很好,外面有较大的篱笆作墙。来到这个所在,好像是晋陶渊明笔下描绘的那个世界。苏老的公子苏健侯先生在廊下迎接,非常的客气,当时已有八十好几岁,却思维敏捷,了无老态。因之前的通信都由健侯先生经手,他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客堂。

 
 杜甫诗

苏老慈坐在那里,非常安静,两张八仙桌拼成的长桌子,苏老每天还围着长桌日行三千步锻炼身体呢。互相寒暄,苏老见中午已过,一定执意要我们在家先吃饭,我们反复告诉路上已用过中饭,他还是嘱家人捧出点心来招待我们…..

老人家穿着黑棉袄,说话声音很轻,却很悠长,看着老寿星就觉得眼镜的镜片很厚很厚很厚。

一百零八岁的老人,似乎并没有这么老,面部皮肤很好,握握手,手很温和,也有劲,并没有暮气和衰态。那天苏老取出他的相片,盖章相赠,颇有民国大家遗风。

 
 诗笺

当时老人每天还能写大字,唯目力的限制,小字已不能题写,而由长子健侯先生代署,健侯先生工于唐楷,故到了苏老最晚年,大家会发现苏老的字从一百零七岁左右开始,正文大字(苏老那时一般书四字应众)欹侧多姿,而上下款却颇多凝重规则,其实大字是苏翁亲笔,小款则多由健侯先生代笔了,这是去访时健侯先生亲口相告,也算一段文坛故事。

 
 胸无人我

一百零八岁后苏老曾做过白内障切除手术,希望妙手回春,重见光明,可是手术没有预计的成功,所以目力日减,加上年老日甚,又不忍心让满心结缘的大众失望,故一般作品都由健侯先生代笔了,这是苏府的慈悲,也是无耐之事。

但是,老寿翁一直在做诗,我去访时亲见老人口述诗篇,由健侯先生一字一字记录下来,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天。

老人家直至百十岁高龄乃至辞世前不久,其实都在挥毫,还能悬腕书写大字,如寿”“等大字,朴茂苍润、气定神闲。一篇珠玉是生涯,能以百十岁高龄,尚能挥毫不止,有史以来亦属罕见,真是神仙中人的壮举。

 
 论文人画

后来,我赴西湖求学,并添列陆抑非教授门墙,与健侯先生的通信也一直保持,健侯先生每次都称一飞先生老友。我曾将习作若干寄呈仙翁钧览,竟很快得到苏老回复诗篇:名师门下青新秀,书写已经惊世人。不怕云程万里远,定能达到笔通神。老大师的殷殷鼓励,总是让人那么亲切。风清月白之时怀念当时的岁月和老人家怀抱的古风,我爱读苏公的诗,清泉洗心,一任自然。老人家是真正的文采风流,诗言志,歌咏言,磊磊落落,坦坦荡荡,苏老便是这样的境界。

 
 留影

苏老是苏东坡的后裔,不求闻达,息影乡间,以诗书自娱娱人,礼乐人生,是为人间的典范。不想百岁高龄时以一纸手书《兰亭序》响誉书坛,大家才注意到人间还有这位仙翁。

曾找到苏老当时写的《自嘲》诗古体二十韵,记录当时的故事和心迹。

胸中无一字,愧对知心人。

情深投珠玉,只是落埃尘。

可叹白头懒,久绝黄卷亲。

双眼又半盲,下笔悼苦辛。

仰首望天涯,积愫云何申。

足损阻外出,一室老逡巡。

只求良酿足,醉作槐国宾。

惯看花开落,宁知秋与春。

夕阳光余几,差认晚景新。

偶动一点墨,错落本无因。

谁知暮归鸦,竟作彩凤身。

纷纷乞毛羽,无间昏与晨。

那料凡鸟翮,得之暗生嗔。

喧呶逾半年,筋力为之贫。

回思抑何为,一笑漫无恨。

收拾魂颠倒,安然养吾身。

转与良朋约,同做葛天氏。

不御芰荷衣,不戴折角巾。

自甘终野老,让人展经纶。

倘遇高词客,鸡黍效汪伦。

 
 读罢新诗

书为心画,书如其人,苏老的诗直抒胸臆,直言胸怀,他的字何尝不是同源同理。

苏老字百岁前后是个分水岭,百岁前的字深受唐楷法则,尤其处处现颜真卿家法,字很饱满,却少见境界。百岁后,突然单刀直入,抑扬顿挫,桶底脱尽,有法而无法,无法而至法,妙臻极境,天机自现,令人望峰而息心。

 
 

19911230日,刚过完完整的一百十岁生日的苏局仙老人吟完花甲重来无尽年的豪语,在家中安然去世,消息传来,我拟写了一幅生时常仰望,视平淡为风骨。身后自悲欣,以寂寞见精神的挽联寄呈苏老灵前申哀,捧的是我受恩泽多年的深心,挽的是苏老和他带走的太古遗风。

201759

西湖润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家题字

 

                                                                                             楚图南题字

 
 
 
启功题字
 
 
谢稚柳题字
 
 
程十发题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