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架草莓,让农民抱上“金娃娃”

 昵称42057706 2017-06-07

  4月5日,记者来到句容五里墩附近的镇江农科院专家示范园,参观糜林研究员的高架草莓。

  “别人的草莓长在地上,我的草莓长在空中。”糜林向记者介绍,高架草莓的钢管架子80厘米高,长45米,种植床宽40厘米,用稻壳和米糠基质代替土壤,上面覆盖一层无纺布,加上滴灌设施和大棚,每个大棚4架,每亩投入5万元左右,可用20年以上。

  “高架草莓比普通大棚草莓投入高出5倍,但使用寿命翻了4倍,效益高出一倍。”糜林算起他的“比较效益”:普通大棚草莓每亩投入约1万元,最多只能用5年,亩均年收入2万元左右,而高架草莓亩均收入4-5万元。

  高架草莓行矩25厘米,株矩20厘米,每架产量400斤,每亩11架,与普通大棚草莓产量相当,亩产4000斤以上,溢出效益从何而来?糜林点破其中的“秘密”:这种草莓生产过程中,病虫危害以防为主,喷洒了自制果醋之后,草莓中的过剩氮被消解,合成蛋白质,从而提高自身抵抗力。同时,它们10天还会“加餐”一次,主要是一些有益的微生物,包括乳酸菌纳豆菌酵母菌等,长的像小鸡蛋一样大,可以直接食用,加上采摘方便,每天都供不应采。春节期间卖到50元/斤,现在平均价格10元/斤,还省下普通草莓亩均300—500元的农药成本。

  “加上套种,效益就更高了。”糜林掀起无纺布,指着架子下面一摞摞菌袋说,几乎不需要任何管理,这种姬菇每季亩产2万斤,收入约1.5万元。草莓5月份下市后,姬菇还可生长一季,亩均年收入近3万元。同时,食用菌是异氧型植物,通过基质呼吸,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氮,为草莓增强光合作用。基质冬天发酵产生热量,可供草莓取暖,用完后还可以当作草莓肥料。

  高架草莓不仅节省一半工资开支,还将缓解无人种地的劳力矛盾。如,句容目前连70岁以上的劳动力都非常紧缺,而高架草莓生产和管理时都不用弯腰,大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年龄大了,弯腰时间长了腰疼,以前在地上种草莓,我们老夫妻俩最多能照料二三亩。现在这种高架草莓站着就能弄,照料五六亩比以前还轻松。”正在为游客装箱的郝先生说。 

  去年11月,高架草莓获国家两项发明专利:一是高架草莓的育苗方法,一是高架草莓与食用菌复合栽培方法。消息不胫而飞,京口区瑞金、金坛薛埠等20多家现代农业示范园捷足先登,小面积引进,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也慕名前来洽谈。“现在每天都有十几拨人来考察,还有几十个电话咨询。”糜林放下电话说,吸引他们的,除了效益因素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高架草莓无土栽培,不受地域限制,哪里都可以“安家”;草莓黄萎病、枯黄病真菌等边缘物,容易在土壤里沉淀积累,一旦发病,就不能再种。而高架草莓采用基质栽培,与土壤隔离,不利于边缘物积累。即使边缘物在基质里积累到发病的程度,也只需换掉基质,比处理土壤方便得多。这样,解决了连作,也就避免了种植户“几年欢喜几年愁”的风险。

  句容市农委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王友成主任满怀期待地说,仅按效益翻一番计算,句容5000亩草莓每年可为农民增收1亿元以上,收入五年翻一番的目标指日可待。

  本报记者 董超标 孟 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