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雅士良玉 篆刻飘逸

 静思雅座 2017-06-08

雅士良玉 篆刻飘逸

1

璞玉无痕 士本高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隐士”很像璞玉,惊世之才不外露,不骄不躁,隐于山林,市井乃至朝堂。内在心怀世人忧国忧民,外在如磐石坚定不移,并乐以追求返璞归真的境界。

雅士良玉 篆刻飘逸

而在较统一的朝代,百姓安居乐业后,开始追求明玉的通透灵韵。如盛唐时期,玉的外观造型大气磅礴,刻字、景观技术达到巅峰;而宋朝盛时多以美玉刻花草、仕女,品相精致。不同朝代体现不同的特色,不变的是玉的品质。

2

篆刻于珮 君子如玉

古时望族的孩子记名入族谱后,便会差人在美玉上刻上小字,以示身份。若家中人丁兴旺,按长幼分别刻之。因为玉石易碎,所以刻字的形式也有所限制。而篆书保留一定的象形字结构,笔划紧接,线条简约,刻在图案配字的玉佩上更为得心应手。并且篆书的笔划粗细均匀,形体端庄,有大家之风,加上美玉的高洁无暇,平添了一种相辅相成的尊贵典雅。

也有的家族不以孩子之名刻字,而是简单地刻上“平安”、“吉祥”;若是长辈传于后辈,玉佩上也常常有“寿”、“泰”、“康”字样。这些字在篆书的写法大概是上密下疏,笔划繁多的情况下,字形修长如江水长流,恰好表达了长辈们对后辈绵延不断的祝福。

雅士良玉 篆刻飘逸

人们的初衷是以玉之精华灵气养人,成为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佩戴久了,玉佩对于一个人的意义也随之加深,有时是身份象征,如家族继承人;有时是无形命令,有时是内部信息,因而有了人养玉的说法。

3

一纸婚书 金玉良缘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本来无一物,琼来遇良人。古人对待感情也如玉般温暖含蓄,一旦定情,便相约交换信物为证。以我之意刻于你之玉,以我之名冠你之姓氏。如女方的玉佩上刻有“不离”,男方的就是“不弃”;女方刻有“矢志”,男方的就是“不渝”。

这样单纯美好的誓言在篆书的端庄面前,简至而有力,隆重得像一纸婚书,姻缘不假,良人玉佩,佳偶天成。

雅士良玉 篆刻飘逸

当我们摩挲着圆润光滑的玉佩,用手触摸其上匀衬端正的篆刻,书法艺术就这样在工匠的刻刀下,与玉石融为一体,随之携带的浓厚人文气息就此穿梭千年而来,清风萦绕心头,小篆修长瘦削,宛如君子谦谦,那报以琼琚的良人终于相遇。

雅士良玉 篆刻飘逸

作者简介:司马武当,字当歌,1957年4月生,河南伊川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评审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硬笔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郑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书法创作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