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剪纸的另类——武威重刻剪纸

 静思雅座 2017-06-08

作者:吴峰天

剪纸的另类——武威重刻剪纸

中国历史传统剪纸且有剪和刻之分,刻纸又分蜡板刻与木板刻。而武威重刻剪纸,就是木板刻的特有形式和范例。尤其表现手段和艺术追求与其他剪纸有着根本上的差异。例如南北大众化剪纸技艺,强求的是作品的细腻和灵巧,有些作品的制作技艺甚至到了登峰造级的地步。然武威重刻剪纸,追求的则是粗犷﹑提炼和野趣,讲究刻制过程中画面余留的刀痕,便是在粗野中探求相对之细微,就特质更符合西北人的性格特征,犹如剪纸中的大写意。

武威重(zhong)刻剪纸,顾名思义即用力雕刻之意。其工具依照刀口形式有:直口﹑斜口﹑半圆口﹑圆口等。并有大﹑中﹑小不同型号还有榔头或石头(敲打刀具)。创作过程:将图样附着在刻纸上,纸张少则几页,多则数十页,甚至上百页,以锥子钻取小孔,用纸捻子串联固定在一起,根据画面大小选择一块适合的木板作衬垫,将纸页移罝于垫板上,并按线稿的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刀具进行刻制。大幅作品从上到下,由內到外,小幅作品则依据作者习好。

刻制过程便是武威重刻剪纸充分发挥个性风格的时候,在具体实用刀具过程中,由于敲击刀具时,刀具在纸面上因受力不同,往往留下许多偶然效果。诸如:前刀与后刀间隙似断非断的状况,因刀具形状的不同,其结果也不一样。还有刀具在冲压纸面时两边留下的坡形压痕,更是画面具有浅浮雕般的质感。待作品完成后,揭取工序依然是创作的延续,因为画作中余留着许多帖连物,作者根据需要或刻或剪,甚至撕拆,最终将画面剥离。而就是这看似“鲁莽”的手段成就着则是另一番世界。所以在实践中,作者便总结出了武威重刻剪纸的几种主要刀口形式,例:剔口﹑断口﹑弧口﹑凹口﹑圆口﹑冲口﹑梯口﹑齿口和撕口等。而冲口是武威重刻剪纸融合了撕﹑压等手段,才使得重刻剪纸具有了浓浓的刀味。

综观我国剪纸历史,从大的地域上说有南北之分。从风格上有宫廷﹑民间之分。技法上又有剪刻之分。现如今又多了撕﹑烫﹑雕纸。而武威重刻剪纸的独一性,是因其实用工具所导致的作品风格或形式上的变化,这一技巧的再现,是以前从未发观和提及过。因此,武威重刻剪纸是我国剪纸百花园中的又一奇葩。

作者简介:

吴峰天,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曾就读于西安美院,从事文化艺术工作仅四十年。2000年剪纸《百龙图》在由中国文联等单位举办的“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家大展”荣获铜奖,并授予“世界华人艺术家”称号;2001年在浙江报业集团、《美木报》等单位举办的“群星闪耀2001全国群文书画大赛”中剪纸《百龙瑞祥图》在数千幅综合性作品中荣获金奖;剪纸《青藏高原》获首届甘肃省民间文艺家政府最高奖《百合花》奖;2013年入编中国民协最新版《中国民间文艺家大辞典》;武威市非遗保护〈武威重刻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经20多年寻访挖掘整理,将几乎失传的另类剪纸形式得以重现,详见《河西学院学报》2013年6期/2013年10月25日〈兰州晚报〉“刀味十足”的武威重刻剪纸)。多次担任中国.武威“天马艺术节”舞美总设计,参加全国、省(市)多项会展,负责地方展厅的设计并获大奖,并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资料来源:陇西视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