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何须如初见

 怦然馨动 2017-06-08


 

1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无数痴男怨女都会被纳兰容若这首一吟泪流,再咏断肠的木兰词深深打动。

毕竟那是这个多情少年、旷世奇才用他的生命而做。

纳兰性德出身显赫,血统为著名的叶赫那拉氏,属满洲正黄旗,父亲为大学士纳兰明珠,从小读书过目不忘,又善骑射,文武兼备,十七岁入太学,十八岁中举,二十出头即考取康熙皇帝身边带刀侍卫,与同样才高八斗的一代圣主诗酒酬唱,常得厚赏,位高权重,年少多金,二十四岁出版文集《饮水集》,一时洛阳纸贵,成为清代诗词的巅峰之作。

看起来人生的一切都完美的不要不要的,貌似让人只能羡慕嫉妒恨,但从他的词中却能看到,其实他远没有看上去表面风光那样幸福,一来因为他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他的才情与志趣让他无心功名,却又无法摆脱,是为第一苦;

他十七娶卢氏,彼此恩爱,却只有三年姻缘,佳人便被雨打风吹去,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是为第二苦;

同时天妒英才,他自己也是多愁多病身,甚至连读书人具最重要的殿试都因病无法参加,是为第三苦;

他的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二十四岁之前写出来的,可谓倾尽全付心血;

六年之后,他自己也油尽灯枯,心字已成灰,天不假年,三十岁便追随爱妻卢氏而去,用这种最凄婉的方式实现了他的人生梦想---与自己心爱之人常住绿水青山。


今人喜欢这首词,未必真能体会到纳兰的心曲,通常心领神会的都是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公子说出了天下人的心声,至少在记忆当中,初见总是最美好的。


如果见到的还是绝世独立的佳人,初见就更加魂牵梦绕、惊心动魄:

一见倾人城

再见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2

天下事最怕琢磨,既然大家都对初见悠然神往,那与初见相对的就一定有再见,也就意味着初见的时候可能是一见倾心一见钟情,再见的时候多半是不太可能倾城与倾国的,就像秋天的画扇一样,不论夏天如何相依相伴,只要天气转凉,也就立刻被丢到一边了。


二十年前有缘结识张贤亮,席间请教这位风流才子:张老师,您娶的师母年轻漂亮,感觉如何?老先生回答得非常坦诚:头几个月新鲜,时间长就审美疲劳了。

从初见到再见,中间植入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随着时间而变改的心性。所以,很多人会频繁地创造初见,可惜怎样的初见都会变成再见。


这方面比较极致的公案最属李敖大叔与胡茵梦姐姐。

四十多年前,有才有钱有名有位甚至有妻有子的李敖蜀黍,一见当时名动天下的电影红星、舞蹈家、先锋艺术家、模特、服装设计师、绝代佳人胡因梦美眉,颇有金风雨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之感,然后疯狂追求、闪电结婚。


他理直气壮地对前妻说,我对你的爱是百分之百的,但目前遇到了千分之千的。


在那场著名的婚礼上,李大叔甚至对天发誓,当人老珠黄、江郎才尽时,愿同归于尽,何等惊天地泣鬼神的毒誓啊。

直似上古之人所说: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乃敢与君绝。

但即使这样的初见,据胡姐姐后来回忆说,在结婚后的第一天就变了味,还没等到天凉。


话说婚前李大叔也是体贴入微,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捧着牛奶、茶、早点到美眉床头,中午亲自做饭,两人欢愉共餐。

但婚后李大叔正式上位,黎明即起,便让美眉洒扫庭厨,严声支使“去!泡茶去!”与婚前判若两人。婚后一星期,美眉就搬离了大叔。

而李大叔也同样有难言之隐,后来解释这场不到百天的婚史时讲到一个重要原因:原来再美的美人,出恭如厕也面目可憎形象不雅,所以,大叔受不了人未老珠先黄的观感,自然不愿江郎才未尽时率先同归于尽,于是只好选择和平分手。


其实这是很多婚姻失败的典型代表,虽然才子佳人多了些浪漫色彩,但与我辈俗人到底没有根本不同。

进而包括婚姻之外的其他人际关系,也多半都有同样情形,比如找工作,慕名而来进了著名企业,但数年下来,有人不堪加班之苦,有人不胜宫庭内斗,最后就会含恨离开,大叹悔不当初;其他方面以此类推。


甚至我们还可以设想,如果卢氏活得再久一些,并且还为纳兰生了一堆小才子,佳人变主妇,才情成家务,彼时的纳兰会不会与李敖一样大倒味口呢?纵然那个时代不兴离婚,再娶个三妻四妾移情别恋究属正常啊。


虽然这个假设用在纳兰身上不太恰当,但芸芸众生有几个人能像纳兰这样用情一生呢?

3

这就是人人都怀念初见的原因所在,因为我们当时有一颗初心。

初心与二心的差别何在呢?


人类对于事物的接受,特别是人与人交往,作为有情,首先是调动眼耳鼻舌身前五根,因此最先生起的通常是感受,所谓以貌取人;等到常相厮守,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时候,就会开始调动第六根意识,开始计罗与琢磨,变得理性甚至挑剔,具体而言会这样一些特点:


第一:初心重点关注感受,非常缺少理性,只关心琴棋书画诗酒花的浪漫,不太会去想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世俗;

第二:因为距离产生美,因为好奇而吸引,所以,初见时会在内心主动美化对方,凡事主观地往好的方面去想,不太会去想不好的一面。

第三:当距离被消解之后,美也开始模糊,同时因为时间的缘故,审美也开始疲劳,那余下的再见就只能是审丑了;

第四:当感受变得麻木之后,理性就开始发酵,再见的眼光就会变得功利与计较,与初见完全相对。

这几点在李胡百日因缘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其他人也是一样。

所以,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潜台词就是:因为陌生而相爱,因为熟悉而分手。

这成了人生的一种常态,无奈的常态,然后只能沉浸在当爱已成往事的回忆当中,纵然记忆抹不去,爱与恨都还在心里。

 

难道真的有爱就有痛,只能将往事留在风中?

 

其实,我们再换个角度思维,很可能是次第出了问题,或者说我们对人事物的认知次第,一直受着先感受再理性的次第所支配,习以为常之后,我们并没有反省这种本能有什么不妥,结果就导致了有爱就有痛的结果,就会在感受上无限怀念初见。

 

事实上,客观理性来看,初见也未必真的有那么好,比如我们怀念童年少年时光, 但看今天的少年,却一心盼着长大,所以,初见的美好通常只存在于我们想象与记忆当中,岁月悄悄地为之镶了金边,仅此而已。

 

反过来,我们可以大胆设想,如果能用再见之心相识,再用初见之心相守,通俗点说就是用过日子的心态去处对象,用初见面的心过日子,这世上离婚的现象会不会减少,生活会不会更美好?

 

4

当然,我并不是想在这里谈情说爱,只是想借大家都熟悉的比喻来一起反省我们的思维习惯或者认知误区。

 

如果我们能先用理性的眼光来初见,再用感性的心情来再见,只是把前后次序颠倒一下,产生的结果显然完全不同。

 

我想说的是我们的交易也正处在这种误区当中,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就会类似胡李一般,糊里糊涂地结婚,莫名其妙地分手,纵观一代又一代人,能逃出这种怪圈的总是少数,除非前世修来的福报。

 

感情这事没有统一标准,并且时常阴晴不定,肯定人言人殊;但把这种思维模式带到交易上来的时候,交易帐户上的数字会说话,资金曲线会给我们狠狠一记当头棒喝。

 

在交易中的初见模式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凭感受跟风进场,再患得失被迫出场,这样做会导致这样几大问题:

其一、凭感受进场的初见式买入,其背后的隐患是大概率上考虑不周、准备不足;比如这个票是否具足进场条件、即使具备是否是目前市况下的主流、即使是主流那最好的预期是多少?最坏的可能会怎样?如何预防?这些极其理性的问题通常都不会细想,直接导致要么买错了,要么效率低;

其二、因为进场的仓促,进一步导致出场时同样会再犯两大误,要么离场过早,要么出货太晚。因为这个时候是用得失计较心来判断是否出场,如果做对,胆小的人就会小富即安,担心煮熟的鸭子飞掉,提前出场,结果抓了一手好牌,只得一个屁和;

胆子大的又会一心想自摸搂宝,点了三次炮都不吃和,最后眼看着抓黄了事;

而万一是一手烂牌,进场不久就被套,这种得失心会带来更加致命的麻烦,因为没有回本,所以不愿意斩仓止损,小失误变成大灾难,甚至等了半年回了本,却还想要回利息,结果就算没亏损,却也耗得太久,赢了指数不赚钱。


想想看,这是不是我们交易中最常犯的错误,根本原因就在初见与二心的次第上。

 

如果我们能逆着人性弱点,把这次第颠倒过来,可能我们当下就在扭转乾坤改变命运。


也就是说我们要在进场之前用理性去深入分析,反复论证,不但要确定大盘有机会,还要选到尽可能高效的热门品种,进而还要把该票的预期目标与意外风险充分评估,几乎对其未来走势历历在目,是为第一步;

用理性来完成初见,至少可以过滤掉一套堆不合适的品种,提高选中热门股的概率,减少不必要的错误,控制机会成本,大幅提高交易效率;类似李大叔婚前就想清楚再美的美人也要如厕也会不雅,可能就不用折腾满城风雨近重阳了,不用彼此互黑揭底,岂非可以做更才的子,更佳的人。

 

第二步,经过这样审慎严格的完成初见之后,进入与该股的婚姻阶段,此时反而要多些感性思维,我的意思是说不能再患得患失,过分计较,因为都是自己精心选出来的,此时不可以再去关注帐面赚多少,或者止损时亏损多少,彻底放弃用这些赢亏数字来影响自己的持股周期;只是一心一意守住控盘指标以及用心倾听对方的心声,然后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得不止。

这样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纵然平常日子,也可以过得浪漫如诗,我是说,因为你按照自己的系统以及心力来控盘,不被得失所障碍,如果遇到大行情,你基本上可以做到底;如果万一搞错了,你则可以及时认输,损失最小,离场最快。

 

所以,当我们倒转乾坤的时候,理性严格地开启初见,可以让我们尽最大可能抓到好牌;而当我们灵动坦荡地长相厮守,就可以进一步把手中的牌发挥到最佳效率。


人生何须如初见?

人生天天是初见!

 

 

 


【猜你喜欢】


交易形态


画到生时 || 图中有黄金  || 时间变形 ||

 空间辨形 || 居则观其象  ||形态高于一切

长风吹度 || K线图中 || 掌关键K线   


股道真言


无艺之艺 || 对境无心 || 得意忘言

路在何方  || 谁是敢骑者 || 一人之战 

交易信仰 || 无物脑开  || 股市断舍离 

唯有趋势   || 股市易简  || 您即大师  

人笨挣傻钱   || 不作不死  || 不容苟且 

 交易王道 || 三生万物 || 善待亏损

交易三重门  ||  臣妾做不到

高山流水有知音  || 交易中的洪荒之力

我也只能帮到这儿了|| 我命由我不由天

船到江心补漏迟|| 上帝到底有没有掷骰子

二十世纪最的大失误|| 君子必言利

不如意事常八九 只因层次仅二三

本来心想事成 奈何自暴自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