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步高教授《诗词格律与写作》第五讲

 芙蓉书阁 2017-06-08

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诗词格律与写作》视频公开课

第五讲  对仗与对联

同学们:

我们现在讲《诗词格律与写作》的第五讲,对仗与对联的第一讲。

首先引进一个概念,什么叫“联”?“联”就是格律诗中的两句。

PPT

联: 首联

颔联(次联)

颈联(联、中联)

尾联(联)

联:上联:

下联:对句

一首律诗来讲,它包括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首联,第一联,第一联就是两句,开头两句,叫第一联。颔联,颔呢,是下巴颏子,又叫次联。颈联,本来是颈字,又叫复联,又叫中联。尾联又叫末联。这样的概念在后面讲课中我们会一再用到。在一联中,又分为上联和下联,或者叫出句和对句。或者下句也有叫韵句,韵句就是需要押韵的句子。这几个概念,大家在课上,在讲课中我们会经常用到。

PPT

方块字、单音节为特征的汉字系统,形声兼备,视听俱佳,分辨率高,信息量大,组合方便,传播久远。

我们的方块字,它具有单音节为特征的汉字系统。形声兼备,视听俱佳,分辨率很高,信息量很大,组合又方便,传播能久远。这一点,看来我们的老祖宗,五四新文化时期经常过多地指责方块字,现在看来是不对的。特别用电脑处理文字系统之后,现在我们打方块字也挺方便的。有很多较长的词汇,只要一个字母就非常方便地打印出来了。

PPT

在古今文学中,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各国都有,惟独楹联是中国特产,因为楹联是汉字文化的集中体现。

我国对联这种形式,是全世界所独有的。在古今文学中,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各个国家都有,我们国家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楹联,就是对联。对联,春节有春联,结婚有婚联,祝寿有寿联,死了人有挽联。这样的做法,在其他国家没有。其他的文字不能形成对仗,不能这样。

PPT

语言学家赵元任(18921982)在《谈谈汉语这个符号系统》(Chineseasa Symbolic System)一文中说:“论优美,大多数观察和使用汉语的人都同意汉语是美的。有时人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汉语有了字的声调,怎么还能有富于表达力的语调?

回答是:字调加在语调的起伏上面,很像海浪上的微波,结果形成的模式是两种音高运动的代数和。汉语的文字系统,即使把简化字考虑在内,当然是很不简单的。可是它在优美性尺度上的等级是高的。”(《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

语言学家赵元任在《谈谈汉语这个符号系统》中说:论优美,大多数观察和使用汉语的人都同意汉语是美的。有时人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汉语有了字的声调,怎么还能有富于表达力的语调?回答是:字调加上语调的起伏上面,很像海浪上的微波,结果形成的模式是两种音高运动的代数和。汉语的文字系统,即使把简化字考虑在内,当然是很不简单的。可是它在优美性尺度上的等级是很高的。

说到赵元任,大家注意,赵元任是我们东南大学毕业的,后来曾经在国外长期生活过,回国之后担任清华大学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之一,跟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一起担任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他是中国的一个大语言学家,而且此人多才多艺。会作曲,而且识大量的方言。他到什么地方就用什么地方的方言讲话,你根本听不出他是哪里人,以为就都是本地人。

PPT

所谓“汉语符号系统”就是汉字系统。汉字兼有象形、表音、表义功能,简单优美,内涵丰富,可以用最少文字传递最大量信息。楹联充分发挥了汉字的优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楹联文学。

所谓“汉语符号系统”就是汉字系统。汉字兼具有象形、表音、表义功能,简单优美,内涵丰富,可以用最少文字传递最大量信息。楹联充分发挥了汉字的优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楹联文学。

对仗,在格律诗里叫对仗。单独作为一种文体,叫楹联。

PPT

对偶和对仗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两个并列、结构相同的修辞单位,称为对偶。对偶句在古代诗文中早已出现。讲究平仄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句在诗词曲赋骈文中到处可见。

对偶和对仗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两个并列、结构相同的修辞单位,称为对偶。对偶句在古代诗文中早已出现。大家注意,对偶和对仗不同。对仗都是对偶,但对偶不都是对仗。对仗还要讲究平仄,而对偶不要求平仄。只要词性相近就行了。对仗句在诗词曲赋骈文中到处可见。

PPT

把对偶和对仗区别开来,无论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非常重要。一切对仗都是对偶,但并非任何对偶都是对仗。只有讲究节奏和平仄的对偶,才能称为对仗。

把对偶和对仗区别开来,无论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非常重要。一切对仗都是对偶,但并非任何对偶都是对仗。只有讲究节奏和平仄的对偶,才能称为对仗。这里我已两度强调这样的话。

PPT

“在骈体文中,虚词往往是不算在节奏之内的。自从节奏成为骈体文的要素之后,对偶就变成了对仗。对仗的特点是上句和下句的平仄要相反,两句在同一位置上的字不能雷同(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就只算对偶,不算对仗)。

PPT

律诗在这一点上受了骈体文的影响。因为律诗中的中两联一般是用对仗的。骈体文的对仗和律诗的对仗稍有不同;骈体文在对仗的两句中,虚词是可以雷同的。字的雷同意味着平仄的雷同。由于虚词不算在骈体文的节奏之内,所以这种雷同是可以允许的。”(《龙虫并雕斋文集》,中华版,1982年,第469页)

在骈体文中,虚词往往是不算在节奏之内的。自从节奏成为骈体文的要素之后,对偶就变成了对仗。对仗的特点是上句和下句的平仄要相反,两句在同一位置上的字一般不能雷同。当然,对联里面,尤其是在长联里,偶尔是可以容许雷同的。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就只是对偶,而不是对仗,因为它有同字。律诗在这一点上受了骈体文的影响。因为律诗中的中两联一般是用对仗的。骈体文的对仗和律诗的对仗稍有不同;骈体文在对仗的两句中,虚词是可以雷同的。字的雷同意味着平仄的雷同。由于虚词不算在骈体文的节奏之内,所以这种雷同是可以允许的。这是王力的话,王力的《龙虫并雕斋文集》,这是王力的文集。

PPT

对仗这种艺术形式,在我国文学中由来已久。远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已经有了对仗的外在形式。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

对仗这种形式,或则讲对偶这种形式在我国文学中由来已久。像《诗经》里面《小雅·采薇》里面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两个句子就显得很工整。《楚辞》中也有类似的句子,

PPT

《楚辞》中也有类似的句子,例如:

与天地兮同寿,

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九章·涉江》

像“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这样的句子,也是很工整的对偶句。但是要说对仗句,还是不够的。

PPT

对仗的叫法来源于秦始皇遇刺后而设立的皇宫卫队。因古代皇宫卫队的行列叫做“仗”,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仪仗”。仪仗都是两两相对的,所以,对伏之名来源于此。

什么叫对仗呢?人们说对仗的叫法来源于秦始皇遇刺后而设立的皇宫卫队。后来古代皇宫卫队的行列叫做“仗”,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仪仗”。仪仗都是两两相对的,所以,对伏之名来源于此。其实,自然界的事物,对偶、对伏的太多了。我们砌个房子,从中间看过去,左右常常是对称的。看一棵树,它两边伸的枝枝桠桠,常常大的是对称的。我们种的庄稼,很多植物,往往一叉起来,一边长一棵叶子,也很对称。你看一棵树叶,如果把中间的脉络一开,它两边的筋脉都是相对称的。我们看一个人也是对称的,以一个人的中心画一条线,一边一个耳朵,一边一个眼睛,嘴只有一个,但是也是左右基本对称的,一边一只手,一边一只脚,也是对称的。如果这个人不对称,就显得很难看了。不管你这个眼睛也长得很好看[手指自己的左眼],这个眼睛也长得很好看[手指自己的右眼],但是一个大,一个小,就非常难看,对不对?就是要讲究对称。自然界的东西讲究对称,诗词里面讲究对仗。有它相通的地方。

PPT

对句主要来源于民间的口头应对或者文人之间的相互游戏,由两个人以上相互应对而成。上下句不围绕一个主题,所以往往没有关联,不能接续。

对句主要来源于民间的口头应对或者文人之间的相互游戏,由两个人以上相互应对而成。上下句不围绕一个主题,所以往往没有关联,不能接续。

PPT

据考证,最早的对句出自《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云》,陆云(字士龙)与荀隐(字鸣鹤)的对句:“云间陆士龙,日下荀鸣鹤”。两人的生活年代在公元262303之间。所以有证可考的最早的对句出现于这段时间。

据考证,最早的对句出自《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云》,陆云(字士龙)与荀隐(字鸣鹤)的对句:“云间陆士龙,日下荀鸣鹤”。两人的生活年代在公元262303之间。这是相对的我们文人用的最早的对句。

PPT

而联语主要是由文人书面创作,多是一人独立完成;联语上下句之间还要求“既对且联”,有一个主题,起码是可以接续的。如散文中对仗工整的联句,律诗中的颔联、颈联和大量的楹联都是有主题的;

而联语主要是由文人书面创作,一般是一人独立完成;也有你出上联,我对下联。这个要求,对联对联,要既对且联。,有一个主题,起码是可以接续的。如散文中对仗工整的联句,律诗中的颔联、颈联和大量的楹联都是有主题的。楹联也是一种文学创作,它可以很短,短到只有七八个字,上联三个字或者下联三个字,只有六个字,它也是一副完整的文学作品。

PPT

联语是脱离了诗歌、辞赋而独立使用的一种文学体裁,没有脱离诗歌、辞赋等不能算为联语。现有据可考的最早的联语是东汉末年孔融(153208)从它原诗中抽出,悬于客室的一联:“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显然,它已经起到对联的作用。

联语是脱离了诗歌、辞赋而独立使用的一种文学体裁,没有脱离诗歌、辞赋等不能算为联语。只能算是对仗。现有据可考的最早的联语是东汉末年孔融(153208)从它原诗中抽出,悬于客室的一联:“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这两句看来也是我们很熟悉的,但是不知道它出于哪里。现在指出,它是孔融的。孔融是谁呢?建安七子之一。“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这倒是蛮好一副对子。经常有客人来,说明这个人人缘关系很不错。“杯中酒不空”,经常大家都是一起会饮酒的酒客。我们现在都跟人家讲,杯中茶不空。容易做到。杯中酒不空,我看至少不宜提倡。喝酒常常副作用不小。

PPT

从已有的资料和研究来看,孔融生活年代(153208)早于陆、荀两人,但通过比较对联中对句和联语的特点、范畴、艺术美学并和发展逻辑的来看,对句的出现应早于联语。此后,对句和联语在发展成为对联的过程中相互独立又交叉进行。

从已有的资料和研究来看,孔融生活在公元153208年,早于陆、荀两人,但通过比较对联中对句和联语的特点,应该对句的出现应早于联语。因为刚才我们都找到在《诗经》里的句子、《楚辞》里的句子,当然比对联要早。一开始它是在诗句里应用的。后来慢慢脱离了诗句,单独运用。

PPT

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沈德符在其《野获篇》写到:“张江陵(居正)盛时,有送对联者。”对联这个词首次出现,这才把对句、联语合二为一,统称为对联。此后对句与联语不再分开,而是作为统一在对联名下的一个部分。

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沈德符在其《野获篇》写到:“张江陵(指张居正)盛时,有送对联者。”对联这个词它是第一次出现,它就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前面我们讲了孔融,孔融只是把自己诗里的两个句子抽出来,挂起来,但实际上已经是对联了。但是还没有正式用对联这个名字。因为对句与联语不再分开,作为统一在对联名下的一个部分。

我们说对仗和对联。

PPT

1.对仗体现了近体诗对称美,

2颔联和颈联般要对仗;

3诗至少要有联(颈联)对仗,至多有四联对仗

第一、对仗体现了近体诗的对称美,或者说是近体诗的一种建筑美。诗歌也是一种建筑,诗歌是一种语言的建筑。这种建筑体现了声音的对称。因为它讲究平对仄,平仄相对。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一般要对仗;律诗至少有一联要对仗,至多有四联要对仗。如果是排律,除掉首联和尾联之外,都要对仗。我们说至少有一联对仗,这是适合于中唐之前。初唐、盛唐,一直到中唐时期,都有一首诗当中常常只有一联对仗的,像沈佺期的《杂诗》。

PPT

沈佺期

黄龙,频年解兵。

可怜闺里,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夜情

谁能将旗鼓,为取龙城?

这里只有一联“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这是对仗的。而第二联“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严格讲对得不工。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

PPT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林昏瘴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也只有第三联是对仗的。“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PPT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古寺,初照高林。

径通幽处,禅房花深。

山光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但余钟磬音。

也只有第三联对仗。“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大家注意,李白的这一首,

PPT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水绕东城。

此地,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在对仗上就很特殊。不该对仗的第一联它对仗,而且对得很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青”对“白”,颜色对颜色;“山”对“水”,地理对地理;“横”对“绕”,动词对动词;“北”对“东”,方位词对方位词;“城”对“郭”,是同一个小类的,城郭城郭,对得非常工。倒是第二联需要对仗的,“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不对。第三联又对了,“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可见得,到中唐之前,在对仗上还是有一定随意性。但有一条,至少要有一联对仗,这是起码的。你可以多一点。甚至也有多到像王维写四联都对仗的。不需要那么多,他却都对了。像李白,该对的他没有对,不该对的他用了对仗。他倒没有省。

PPT

杜甫:

今夜鄜州,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痕干。

杜甫的这一首《月夜》,也是仅仅只有第三联对仗。第二联就不是很对。

PPT

杜甫:天怀李

 凉风起天,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罗。

杜甫的《天末怀李白》也是,“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第二联“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当然,从宽的方面讲,也能勉强算对仗,对得不算工。

PPT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

寒山转苍,秋水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是对仗的,颈联一定得对。颔联倒有不对的。就是第二联有不对的。

PPT

王维:归嵩山

清川带长,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关。

王维的《归嵩山作》,也是第三联是是对仗的。

PPT

王维:过香

知香寺,数里云峰。

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日色冷青松。

暮空潭,安禅制龙。

王维的《过香积寺》,也是这样。“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PPT

王维: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有无中。

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留醉与山翁。

王维的《汉江临眺》,就很像李白的《送友人》。这里“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对得很工,后面的“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也是对仗的。也是一三联对,第二联不对。所以同学们如果不懂这些规则,你就会觉得,看了《唐诗三百首》当中很多名篇,或者平仄不符合格律,或者并不是中间两联都对,倒是反而不该对的地方对了,说明格律诗的格律化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逐步进行的。我们今天不得以此为理由。你今天要写格律诗,你就不能把它写成中间两联不对仗,你倒是来个第一联对伏,这不行。

PPT

王维: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林叟,谈笑无还期。

[按:“美”应作“每”]

王维的《终南别业》也有这样的问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也只有一联对仗。

PPT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我辈登临。

鱼梁浅,天寒梦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的“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是对仗的,像中间一联“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这样的句子就不对仗。

PPT

刘长卿:饯王十南游

望君烟水,挥手沾巾。

飞鸟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蘋。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你看这里,第二联也不对。“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下面一联对:“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也只有一联对仗。这种情况,我这里只是举了《唐诗三百首》当中的部分五言律诗。主要都是中唐以前的这些作家他们写的。常常只有一联对仗的。也有积极性过高的。像岑参,

PPT

对仗

岑参:寄左省杜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事,自谏书稀。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这里已经有三联算得上对仗。“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三联都对仗。岑参是一个著名的边塞诗人,曾经还是在盛唐时期作家当中还是比较重要的,他入选 《唐诗三百首》当中的作品大概排第11位。前10名就数量而言,这个排是很不合理的。原因是什么?像杜牧选了9首,但是都是绝句。杜甫的《春望》也是这样,三联对仗:

PPT

对仗

杜甫:春望

破山河在,城春草深。

感时花溅泪,恨鸟惊心。

烽火连三,家书抵万金。

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只有最后一联不能对仗。同志们记好了,最后一联一般是不能用对仗的。它必须用散句结尾,如果还是用对句,往往给人一个印象,你这首诗没写完。结尾一联,一般是绝对不能用对仗的。当然也还是有例外。

PPT

对仗

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夜舟。

星垂平野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沙鸥。

再比如,像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大家注意了,这一首,第二联颔联是千古绝唱式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注意,这一首也是前三联对仗。杜甫的《登岳阳楼》也是前三联都对仗:

对仗

杜甫:登岳阳楼

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乾坤夜浮。

亲朋无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凭轩涕泗流。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也是三联都对,但是结尾不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就不对仗了。

王维的《汉江临眺》也是这样。

PPT

对仗

王维:汉江临眺

三湘,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有无中。

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留醉与山翁。

不能四联都对。四联都对的,常常不是好作品。

PPT

对仗

钱起:口书斋寄杨补

带茅茨,云霞生帷。

怜新雨后,山爱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更迟。

家童扫萝径,与故人期。

钱起这一首,《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这也是三联对。

PPT

对仗

韦应暮雨送李曹

楚江微雨里,建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也是前三联对。“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这都是一些特例。倒反而中间两联都对仗的,反而我们倒不举它做例子,因为太多了。尤其是宋代之后,基本上百分之九十几的都是中间两联都对仗的。中间两联不对仗的,我们就把它归为打油打水之流的。就不认为它是一首合格的律诗了。大家注意,这一点有个界限,以中唐为界。中唐以前是格律诗的成熟阶段。尽管五言律诗从理论上到沈佺期、宋之问已经定型了,但实际上还在变化。比如像五律诗的对仗问题,七言律诗名义上一样到盛唐的时期就定型了。盛唐的时候王维,很多人就写了不少的七言律诗,但是严格讲,还要晚得多。到杜甫的诗,到杜甫晚年的诗还仍然有许多新的尝试在里头。但杜甫之后,似乎人们就没有太多的尝试了。也就是它的格律就基本定型了。刘昚虚的《阙题》也是,开头三联都是对仗的。

PPT

对仗

刘昚虚:

道由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也是开头三联都对仗:

PPT

对仗

司空曙:平后送人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见青山。

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都是对得很工的。

PPT

对仗

李商隐:

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未忍扫,眼穿仍归。

芳心向春尽,所是沾衣。

李商隐的《落花》也是开头三联都对仗。李商隐的格律诗上的成就,某种意义上人们认为他是具有老杜的许多特点的,成就是特别高的。

七言律诗,刚才我们举的都是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也是如此。

PPT

对仗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鸡鸣紫曙光寒,莺啭皇州春阑。

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珮星初,柳旌旗露未干。

有凤凰池上,阳春一曲和皆难。

岑参的《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这里当时是有王维,有好几个人都写了的。这首也是开头三联都对仗。王维跟他一样。

PPT

对仗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道中留春雨中

春望之应制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是宸游玩华。

 他们都是和贾至的,也是开头三联都对仗。崔灏的《行经华阴》就只有中间两联对仗了。

 PPT

对仗

崔颢行经华阴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无如此处学长生。

中间两联对仗是正格。也是后来中唐以后的人们定型了的形式。但是在没有定型之前,七言律诗也有中间两联不都对仗的。最典型的是这一首,崔颢的《黄鹤楼》,在《唐诗三百首》用在七言律诗这一卷的第一篇。历来认为是圧卷之作,这首诗很受后人推崇。

PPT

崔颢

人已乘黄去,此地空余黄楼。

一去不复返,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它其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一联对得特别工。

告诉同学们,写对仗的时候,适当用一些叠词是很有好处的。这里“历历”、“萋萋”就是叠词相对。但是要千万注意,如果你上联用了叠词,下联没有用叠词,你这是最明显不过的对仗不对。对不对?你别的字有个把字对得不严还不要紧,如果你上联用了叠词,后边下联没有用叠词,那就完了。你再说你对仗也对不起来了。但是适当用一些叠词,往往给人以对仗工整之感。比如上一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就是一个例子。下联用了“悠悠”,叠字,上联没有,那一看颔[字幕上误作“颈”字]联这里一定不对仗。就看这一条,就绝对不对仗。哪怕你平仄完全相对,有很多字也是对的,但只要有了叠字不相对,你就显得你这一联就不对了。这是经验之谈。

杜甫的《客至》这首也是中间两联对。

PPT

甫:客

舍南舍皆春水,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曾缘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离呼取尽余杯。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都是对仗的。也有例外的。

PPT

甫:闻官军收河南河

剑外传收蓟,初闻涕满衣裳。

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伴好还乡。

从巴穿巫,便下襄阳向阳。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后两联对仗。前面有的地方根本不对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里就是后面两联对仗,第二联看上去却不是很对。这是一种变格,对我们初学者不宜多提倡。后面一联我们下一节课会讲到,用的是流水对。

杜甫的《宿府》就是中间两联对。

PPT

甫:宿

清秋府井梧寒,独宿江城炬残。

永夜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关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年事,强移栖息枝安。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这些例句都是来自《唐诗三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里只有中间两联对仗的。在唐朝就基本上大致如此。像刚才我们举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三四联对仗,第二联却不对仗的这种情况较少见。也有只有一联对的。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当中的第二首:

PPT

甫:咏怀古五首之二

深知宋悲,风流儒雅吾师。

怅望千秋洒泪,萧条异代同时。

江山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舟人指点到今疑。

《咏怀古迹五首》如今都被收在《唐诗三百首》,实际上最初蘅塘退士只选了两首,就是这一首加上关于王昭君的那一首。后来是后人把它都补进去。这首诗其实写得很好,我非常欣赏这首诗。“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第二联争议是较大的。甚至有人觉得“萧条异代不同时”这是什么话?异代就是不同时,干嘛重复地说它?但是我读这两句话就非常欣赏。杜甫也把宋玉作为自己千年以上的知音。注意,“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我跟你宋玉属于是不同时代的人,但是我们的萧条冷落,自己的遭遇不幸却是非常相似的。这里也还只有一联对仗。

《咏怀古迹五首》当中的另一首,我就是说的写王昭君的,也只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是对仗的。

PPT

甫:咏怀古五首之三

群山万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春风面,环佩空归下魂。

千载琵琶胡语,分明怨恨中论。

PPT

秦韬:贫女

蓬门未绮罗香,拟良媒益伤。

谁爱风流高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指夸针巧,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金线,为他人嫁衣裳。

秦韬玉的《贫女》也有,“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尽管后一联更是千古绝唱,“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是这一联却不对仗,也不要求对仗。最后一联要求是散行的,行动的行,散文的散。结尾必须散行。

好,同学们,我们再说一下对仗的基本要求。

PPT

对仗基本要求

1、字数、句数相等;

2、平相对,上联以声收尾,下联以平声收尾;

3、意思相对相反;

4、出句与对句不得重复;

对仗要求字数、句数相等;上联和下联,我这里主要是指对联而言了,五七言律诗不存在这个问题,你上联跟下联的字数还不相等,你不是开玩笑嘛,都是七言或者五言,不存在这个问题。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但是同学们我们后面看到,词的对仗的时候也会出现字数有不等也可以对仗的。那我们讲到词的对仗的时候再跟大家说。

要求平仄相对,上联必须以仄声收尾,下联必须以平声收尾。这是以对联而言。这看来是一个最简单的常识,却是经常违反的。最近这几年还好一点。早些几年,每年中央电视台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展示的对联,好多都出现上联是平声收尾,下联是仄声收尾这样的大笑话。这是基本常识。有一年我到中国传媒大学去开会。中国传媒大学的同志在老舍茶馆招待我们。结果我发现老舍茶馆挂的四副对联没有一副对得起来。有的都是常识性错误。同志们,大家注意,这一点绝对不能颠倒。上联以仄声收尾,下联以平声收尾。讲到这里,我顺带讲一下,就是挂联它是竖的,竖的是右边是上,左边是下[教课人转过身去,先用右手、后用左手由上至下比划。字幕中记为“左边是下,右边是上”],千万注意,这边是上,这边是下[教课人再次转过身去,先后用右手、左手由上至下比划。字幕中记为“左边是下,右边是上”]不能搞错。你别看这样一个小知识,弄错的很多。去掉我到西安去,到一个大的寺庙里去,见有一些很有名的书法家写的那个对联,他落款就落在右边,天大的笑话。他还跟大寺庙写对联呢,你写的落款都落错了位置,应该在左边落款,这是上,这是下 [教课人转过身去,用右手先在右边由上至下比划,再转到左边由上至下比划],在下手落款。也有的呢,是那个和尚没有文化,把它贴错了位置。应该在这边,往往错的,落款的出错的很少。也有落了款被和尚贴错了位置的,都有。说到这里,我说一句题外话。有一年我到扬州平山堂去。也是老大的一副对子完全搞错了。我说你们把这个东西收起来嘛,别把中国人的脸都丢尽了。别小看对联。对联这个东西很有文化的蕴涵。

第三,对联的意思相对或相反。

另外,出句与对句的字一般不得重复。大家注意,这是排除叠字的例外。在同一联里,字是可以重复的。“晴川历历汉阳树”,“历历”,重复,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上下联之间不得重复。在格律诗里尤其如此。

大家记住我一句话:在格律诗里的对仗要比词里的对仗严格,也比对联里的对仗要严格。对仗呢,越短越严。大家注意,越长的对联越宽。我后面会讲到。越短越严。你五七言就跟律诗对仗一样了,几乎没有区别了。但是很长的长联就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字的平仄都完全相反,每一句都是严格的律句,就不那么要求了。没有那么严。像现在有些长联,一长长到几百个字,它就没有那么严格。我后面会讲到。但是注意,上下联当中,尤其讲的律诗当中的对仗,上下联不得有重复的字,如果犯了,这也是低级错误。我们写诗填词的时候,也会犯一些错,但这种错,尽量不要犯一些低级错误。低级错误就是常识性的错误。偶尔有些问题精益求精,说你这个也还是可以有所挑剔的,那种另当别论。

我们下一课要讲到工对。

PPT

工对:式结构完全一致, 相对位置上

仅词类相同,而且义类相同;

工对是要求句式结构完全一致,相对位置上不仅词类相同,而且义类相同。

PPT

对仗中词的分类(义类)

1天文:日月星辰阴阳斗宿云霞虹霓霄

汉风雨雷电霜雪雹露雾霰烟;

2时令:昼夜早晚寒暑伏腊年岁

月日春夏秋冬昏晓上元 上巳 清明

这些就是我们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了。这节课我们就讲到这里。下节课我们讲工对,就具体讲工对。

PPT

东南大学

教育技术中心

摄制

20134

——实录自http://open.163.com/movie/2014/1/G/O/M9IJH8P3G_M9KUBRHGO.html

【说明】

     本材料邓旺林校对、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