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辈人为何迷信“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到”?

 涂鸦吧 2017-06-08

小时候的乡村是落后闭塞的,但也有许多辈辈相传的“文化”与“敬畏”,它们就像一根根人生的底线,让人不可逾越。比如对生命的敬畏。

寿比南山

常常会回想起这样的情景,每逢寒冬腊月,有年老卧床的病者,见人就会叨叨:“看来我是过不去今年这个坎了。”来人就劝:“你想多了,就你这福气,长命百岁啊!”

老人听罢,只是笑笑,然后又有气无力地说:“这世上哪有百岁人啊,我已经活过七十三了,够本了,你看谁谁谁,没熬过六十就去了……”

孔丘

老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那时流行有这样的一句俗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到!”说的是人到老年,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是两道坎,绝大部分人都迈不过去的。人过古稀,“七十三”与“八十四”这两个数字犹如魔影,总在垂幕之年的老人眼前晃来晃去,我们现在明白那是种迷信的说法,但老辈人却对此深信不疑。

那么,“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到”这样的迷信思想是如何产生的呢?

原来,这两个数字与两位历史名人有关,一个是孔丘,一个是孟轲。

孟轲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

老来乐

一个是圣人,一个是亚圣,看看他们的死亡时的年龄我们就能明白人们为什么对“七十三”与“八十四”这两个数字那么敬畏了。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病逝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享年正好七十三虚岁;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2年,病逝于公元前289年,享年正好八十四虚岁。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祖先们,对孔子和孟子十分推崇,孔孟学说在我国也有巨大的影响,二人被尊为“圣人”和“亚圣”。连圣人和亚圣都无法过去的年龄坎,对普通人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于是这种说法便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了。

寿有数

“七十三”与“八十四”之所以会成为前辈人心中的死亡之坎,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也确实有许多人没能迈过这道“坎”。何也?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坎”,而是一组关系紧密的“坎”——

一是平均寿命的坎:

古人由于生活与医疗条件的原因,寿命大多不长。根据相关史料推测,中国各个朝代的平均寿命都不高:

唐高祖李渊69、唐太宗李世民52、唐高宗李治55、唐中宗李显55、唐睿宗李旦54、[武则天81]、唐殇帝李重茂20、唐玄宗李隆基78、唐肃宗李亨52、唐代宗李豫52、唐德宗李适64、唐顺宗李诵45、唐宪宗李纯43、唐穆宗李恒29、唐敬宗李湛18、唐文宗李昂32、唐武宗李炎32、唐宣宗李忱50、唐懿宗李漼41、唐僖宗李儇27、唐昭宗李晔37(非正常死亡,被被鸩杀)、唐哀帝李柷17(非正常死亡,被被鸩杀)。

唐玄宗(剧照)

唐二十一帝,没有一个是死于“七十三、八十四”的,二十一帝计922岁,人均44岁;如果加上81岁的武则天,二十二人计1003,人均45.6岁。

近者如清朝——清前期(1840年之前):北方男子45岁,女子50岁;南方男子47岁,女子51岁。清后期:北方男子31岁,女子33岁;南方男子32岁,女子34岁(这个阶段,中国遭受空前灾难,内外交困,鸦片肆虐)。

预期寿命并不是真实寿命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增长迅速。1960年至2015年,55年间中国国民的平均预期寿命增长了32.64岁,增幅达75%。据世界银行数据,196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43.35岁,1970年为58.68岁,1980年为66.52岁,1990年为69.03岁,2000年为71.73岁,2010年为75.01岁,至2015年为75.99岁。

在古代,能有幸活到“七十三”、“八十四”的已是人中祥瑞,孔子与孟子是当时的高寿老人。民间还有句俗话,叫“人生七十古来稀”,一般人是扛不过七十岁的。

二是心理暗示的坎:

有些长寿老人即使活过了七十岁,进入古稀之年后,身体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夏冬两季更是难扛,所以,一旦病情加重,年龄邻近“七十三”与“八十四”的老人,便会想起那句“要命”的老话,心理上一遍遍地暗示自己活不过这个坎了,结果还真就有人倒在这个“坎”的前面。这点并不是老黄的猜测,现代许多癌症患者“被自己吓死”的不在少数,如果内心够味强大,病魔也会怯而远之的,反之,就会被病魔吞噬。

这个话题咱不讨论

三是“传播学”的坎:

因为大家都相信“七十三、八十四”是道坎,如果哪家老家恰好倒到这个“坎”上,便会被人们拿来做证据,被人一遍遍地说起,而病逝于其他年龄段的人往往因为没有“新闻”价值而被忽略了。

我们都可以高寿,努力吧兄弟们

现代“传播学”中有个受众的选择性行为,这种选择性行为包括受众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到”也是我们选择性的记忆,我们其实是被这种“选择性传播”给欺骗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