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谭(五十八)

 山佳国学谭 2017-06-09

571按照伯、仲、叔、季排列——《论语》谭  微子篇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伯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周代有八个士:伯达、伯适、伯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按照伯、仲、叔、季排列。

572孔子理想中的志士仁人——《论语》谭  子张篇 

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可以毫不犹豫,勇于献身;看见有利可得时往往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想的是对此恭敬,居丧时候想的是对此悲哀。临危不惧、见利思义、祭祀恭敬、居丧悲哀。孔子理想中的志士仁人。

573同样是心不善、行有礼的伪君子——《论语》谭  子张篇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张说: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道而不能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能说其信道行德哪?又怎能说其无道无德哪?“执德不弘,信道不笃,”一是为了装潢门面;二是为了保护自己。同样是心不善行有礼的伪君子。

574可交者交,不可交者不交,人以群分——《论语》谭  子张篇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夏的学生向子张寻问怎样结交朋友。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说的?答道:子夏说: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拒绝他。子夏没有说明交朋友,什么样可教,什么样不可教,可交者交,不可交者不交,也说明的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通常是有道理的。

575君子之交淡如水和而不同——《论语》谭  子张篇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张说:我所听到的与此不一样:君子能尊重贤人而又容纳众人;能赞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弱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贤良的人,那我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我如果不贤良,那人家就会拒绝我,又怎么谈能拒绝人家呢?君子之交淡如水和而不同。

576小的技艺之道只是一“器”也,“君子不器”——《论语》谭 子张篇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虽然如各种农、工、商、医、卜之类的,一些小的技艺之道,也必有可取的地方,但会有碍于实现远大的目标,所以君子是不会从事这些小技艺。儒家思想是:小的技艺之道只是一“器”也。“君子不器”,君子心怀天下,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577这就是学习的日积月累——《论语》谭  子张篇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每日学习,日日学习谓博学;每月小结,月月小结谓巩固,这就是学习的日积月累吧!

578仁德在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之中——《论语》谭  子张篇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自己所学未领悟之事,多考虑自己近期未理解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仁德在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之中。

579君子之道在于管理各行各业可谓“总道”——《论语》谭  子张篇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住在作坊里来完成自己的事,君子通过学习来撑握道。应该是:各行各业各有其“道”;君子之道在于管理各行各业,所以可称其谓“总道”,同样需要学习,学习“总道”。

580能不能认错是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区别——《论语》谭  子张篇 

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一定要掩饰。此经典总结的精确。能不能认错是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区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