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唐定书主任医师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经验
2017-06-09 | 阅:  转:  |  分享 
  
,-m荫伸‘盖2010年第23卷第5期GansuloumolofTCM,2010Vo1.23No.5

唐定书主任医师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经验

穆迎涛’,唐定书,薛晓东’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0·o

i·经验交流·l

c-·0…·(…一0…0·0·0c‘(>

摘要唐定书教授采用自拟“防风消疹汤”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用方考究,选药精当,充分体现了传统中医“肺主

皮毛”的理论,用药时还注意结合了现代药理研究的成果,临床疗效较好。

关键词荨麻疹;经验;唐定书

中图分类号:R24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6852(2010)05—0051-01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

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相当于中医的“瘾疹”,

以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退后不留

痕迹为特征。唐定书主任医师从事皮肤病的中医治疗3O余

年,在皮肤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治疗风热型

荨麻疹,用方考究,选药精当,临床疗效较好。笔者在成都中

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有幸随师学习。现将导师治疗

荨麻疹的经验总结如下:

中医学认为荨麻疹主要由外风致病,多由腠理不密,或

胃肠湿热,复感外邪,客于肌表,致营卫失调而发。本病可发

于任何年龄、季节,初发多属实证。风热型荨麻疹多表现为:

风团鲜红,灼热、剧烈瘙痒,遇热加重,得冷则减,舌质红,苔

薄白或薄黄,脉浮数。导师在3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

治疗风热型急性荨麻疹的有效方剂,防风消疹汤。其基本组

成为:黄芩15g,防风15g,桑白皮15g,地骨皮10g,牡丹

皮15g,赤芍药30g,生地黄20g,蝉蜕10g,僵蚕10g,甘

草3g。方中黄芩、桑白皮、地骨皮,清宣肺热,泻肺火;防风

去皮里膜外之风,疏散风热;牡丹皮、生地黄、赤芍清热、凉

血、滋阴;蝉衣、僵蚕祛风止痒;甘草调和诸药。若皮损色红、

舌红、热象重者加白茅根、知母;皮损色红,较长时间不消退

加姜黄;若素体虚弱者加白术;瘙痒明显,影响睡眠者加磁

石、龙骨;夹湿者加黄柏、苍术、茯苓、苦参。

典型病例周某,女,38岁。全身散在红色丘疹4天,

伴明显瘙痒,舌红苔白腻,脉弦。于2009年8月24日就诊。

诊断:急性荨麻疹;辨证:风热型。诉4天前无明显诱因全身

出现散在红色风团,口服盐酸西替利嗪后瘙痒减轻,近2天

未服,风团明显加重,特来求治。给予消瘀汤:黄芩15g,防

风15g,桑白皮15g,地骨皮10g,牡丹皮15g,蝉蜕10g,

赤芍药30g,生地黄20g,僵蚕10g,甘草3g。7剂,水煎分

3次服,1剂/d,晚上口服依匹斯汀10mg。8月31日二诊,

风团颜色、出现频率明显缓解,仅夜间瘙痒明显,上方加磁

石再服;9月7日三诊,风团消失,偶有瘙痒,上方继续服用

1周以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复发。

讨论导师治疗荨麻疹的用药原则充分体现了传统中

医“肺主皮毛”的理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日:“肺主皮

毛。”明确指出皮肤与肺的关系密不可分。若外感邪盛或因

失治而使病情演变,如风寒入里化热或风温邪盛传变入里

导致肺热者,在皮肤科多会发生面部皮炎、瘾疹、风热疮、粉

刺、面游风等疾病,此时应辨识病机之主次,或表里同治或

以清里为急,药用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等,代表方如“泻白

散”。导师所创“防风消疹汤’’是以“防风通圣散”为基础方加

减化裁而来,取其疏风解表的功用。而且导师在临症时以中

医理论为主,同时善于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如方中所选

中药防风、黄芩经现代药理发现有抑制组织胺释放,抗乙酰

胆碱及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地骨皮、桑白皮有

抗炎、抑菌及调节免疫的作用,对组胺等引起的皮肤水肿有

抑制及抗炎作用;甘草有抗炎、抗过敏和皮质激素样作用。

本病容易复发,故导师主张皮损消退后仍要坚持服药以进

一步巩固治疗,使疾病彻底痊愈的几率增大。对于病情较重

者,需较长时间服用中药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要给患者做

好解释工作,使其尽量配合治疗,才可收到理想的效果。再

者本方在具体临床应用时,应特别注重随症加减,要充分体

现因人而治的原则,紧扣病机随症而治。

收稿日期:2009—11-26

作者简介:穆迎涛(1982一),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皮肤

病的中医治疗。

5I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