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后怎样才能选择对的专业,专业≠一辈子?

 海岸kd9r526du2 2017-06-09

高考结束后你会干什么呢?经常网吧通宵?天天深夜刷剧?和朋友周游四方?or各种浪?高度的紧张后适当放松自然无可厚非。

喜欢旅行的接下来的两个月可以去旅行,去学一项技能比如摄影psppt,看一些之前一直想看的评分很高的电影,练练字读读书,女生可以学学化妆,多运动运动让自己体质更好一点来面对开学的军训等等。
近视严重的同学其实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个近视眼手术
不建议经常玩手机

不过,如果你真的有额外的闲暇时间的话,不妨仔细研究一下志愿问题。七分成绩,三分志愿。志愿的填报无疑是高考结束后的另一件大事。
众所周知,志愿填报有三点 : 专业 学校 城市。而这三点的重要性历来是众说纷纭。高三刚毕业都有点蒙,而本人以为填报志愿其实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每个人都会不一样,你们自己需要了解大量信息,尤其需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此只是列举一些基本信息供大家参考。

一、对专业的分析
1、你个人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和兴趣程度。
2、专业的就业面和不可替代性。
3、专业前景以及发展方向。

未必要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但请务必选择一个自己不讨厌的专业。

希望各位同学在考虑专业时参考以上三点,不要过分拘泥于某个专业,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多查多问,综合考虑问题。毕竟,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苦乐,当下的热门专业未必是以后热门。而今后的就业也未必一定会和所学专业直接挂钩。最重要的一点,不论学那一个专业,就算你不喜欢,也请把它学到最好。

二、城市分析
1、城市直接影响你的眼界
2、城市影响你毕业后的流向
3、城市本身附加的资源平台:同样的专业就业地域不同差别也是天上地下

大城市的资源、机会自是不用多说,学校所在地城市对视野开阔,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就业和保研有着重要的决定因素。前提是你不能一直宅在宿舍不出来。更为重要的是,你毕业后的流向,是在本地就职,还是回老家,或是去其他城市,亦或者读研?为什么北上广成为就业地首选?为什么北上广部分211甚至一本也比部分外地985录取线还高,不就是地域优势吗。在北上广你可以获取更先进的理念,更广阔的视野,尤其是更多更方便的实习和保研机会。学IT就业地首选北京(其次是深广杭),学金融就业地首选上海(其次是京深)。这些希望你仔细斟酌考虑。一般在哪读书在哪就业是很好的选择。大致的给自己做个规划,未来的路需要你自己走。

三、学校分析
1、学校提供的资源平台:

同样的专业不同的学校差别是天上地下的

2、学校同学校友帮助扶持
3、企业校招时的简历关卡

好学校的价值毋庸置疑。寒窗苦读十几载,为的就是一个好大学,可问题是你的层次是什么?中国大学大体可分为:清北,C9,985,211,普通一本,普通二本,专科……一个个段位之间可谓天差地别。企业招聘上的一句“优先(仅限)985.211学生”不知卡倒了多少学子。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名校光环有时并不是那么闪亮,一定要仔细考察研究,不可马虎。

四、宿舍环境
这个也不能说不重要,因人而异吧。四人间or六人间,有空调……毕竟四年呢,这些因素也应该考虑一下。放在最后,重要程度嘛,最低。

最后,就本人和一些前辈经验来看综合排序应该是:学校>城市>专业>住宿环境,当然了,以上仅供参考。

据调查,67%的人会后悔高考时所填的志愿,53%的人被高考志愿影响了一生的职业生涯,有人说专业和学校不重要,那是针对精英说的,而大多数人不是精英。另外据调查显示:在填报志愿时有多达69%的人不了解专业信息,毕业后,仅有16%的人觉得所学专业符合当初预期。12个学科大类,共1214个专业,想要从中选择出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的确不容易。再加上一些专业的名称带有很大的欺骗性。在不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家长和考生面临信息不对称问题,容易做出后悔一生的选择。

不是选个“好专业”就万事大吉

毕业后的打算(未来规划):这个容易被忽略,如果你毕业后考虑保研、出国、考研等,考虑综合类大学,偏远地区的985考研成为选择之一,比如兰大吉大川大等学校,这些学校的保研率和国外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肯定比录取线超高的上财央财外经贸高很多。当然也要注意专业选择,理学基础类专业出国相对容易(数学 物理 化学 生化等)。如果想本科就业,那就选择专业性学校,比如财经类,工科类(特别是电子信息类)。两财一贸(上财央财外经贸)甚至南审、东财、江财、天财。两电一邮(成电西电北邮)甚至杭电,这类学校目前就业形势不错,起薪也挺高。

选专业这事说大可大(可以算是一门学问),说小可小(比如听邻居说谁学了什么专业不错就填了)。个人觉得虽然有那么一点点的运气成分,但如果想把握精确一些还是需要做一些功课的,可以划分步骤。

第一步就是了解有哪些专业(不一定都要了解,可以缩小范围在你感兴趣的范围内查询),这些专业大致学什么,干什么的。这里有个资料讲的有点参考价值。注意区分名字相近但其实差别很大的专业。

第二步就是确定方向(比如是财经 法学 管理等),确定这个主要依据几个因素

1、 本科是否就业:如果想本科就业,可以考虑实用性比较强的专业,比如会计、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如果是想深造和出国,可以考虑理学(指基础学科数学 物理等自然科学,大气科学等)这些专业相对来说申请学校容易些。

2、 个人秉性:比如如果热情活泼开放能吃苦可以考虑销售、管理类专业,如果内向,热爱技术可以考虑计算机 软工 电子类专业。女孩一般适合文科类专业,语言类也不错。

3、发展方向:比如将来想进高校研究所等,可以考虑理学类。

图:土木专业

第三步了解具体专业(行业)

可以看看类似这种资料

我觉得做完这功课可以基本上对专业有个把握了,避免读了太坑专业,或者孩子完全不喜欢的学起来很痛苦还要转专业的专业(转专业也不容易的,不同学校要求不同)。

专业选择铁律15条

人们常说一个人只有做自己爱做的事,才能发挥出真正的创造力,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学习成本和代价都是很高很高的。应该说,没有学不会的东西,只有学会这个东西付出的代价大小有区别。而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选择好专业所以才显得特别重要。

(1)先排除你绝对不会想学的。你可以不知道自己特别喜欢什么,但一定得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一定不要选择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学不下去的所谓热门专业,不要相信什么“不感兴趣无所谓,努力就好”这种鬼话。

(2)没有明确兴趣爱好,但是潜意识里想要赚钱,只想要毕业后赚大钱,那么从商这条路比较适合。分数理想自然想选什么选什么;分数不理想的话,选学校不如选地点,尽可能选择北京、深圳、广州和长三角地区。

(3)依据秉性选择专业,如果热情活泼开放能吃苦,可以考虑销售、管理类专业;如果内向、热爱技术可以考虑机械类、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类。

(4)注意专业的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性越强,进入门槛越高,工资相对越高(比如技术类岗位,金融行业门槛比文职工作门槛高一些)。

(5)注意专业的就业面:技术性越强,就业岗位越窄,比如本人本科专业是发电方向,多数本科同学去了发电厂电建,有利有弊。

(6)注意专业的前景:现阶段与互联网+行业相关联的专业都有市场需求。比如技术岗(IT码农、物流专业、市场营销、策划设计类工作)以及嫁接在互联网上的传统行业等。

(7)要选择行业院校的对口专业,在一个农业工程学院你去读经济,在一个医科大学你去读金融,可想而知师资力量。有些学校就是为了吸引生源开设专业的,选择需谨慎。

(8)千万别因为一所工科院校是985或211就想着它文科肯定也不会差到哪去。差的很远,师资力量可能不差,但是氛围会和你格格不入。

(9)认清不同专业拼的是什么,看清自己。比如金融,拼的真不是基础知识,而是综合能力。家庭条件不好自己又比较内向的慎选。

(10)本科不要学太虚的专业。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等等,没有会计实用好找工作。

(11)如果家里条件不是很好,打算一毕业就能找个好工作的,尽可能不要选择基础学科,大部分理科专业就别选了,太基础的就别选。

(12)家庭经济不是很好的可以优先选择能迅速回现改善生活的专业。

(13)如果学计算机,一定要去北上广深杭成!二线三线城市资源少,要啥没啥,几乎是互联网荒漠,很多大公司连宣讲会都不来,实习找工作还得去一线城市找。

(14)如果本科想就业,选择实用性比较强的专业,比如会计、车辆工程、电气工程

(15)如果想深造出国,可以考虑理学(数学、物理、大气科学等),这些专业相对来说申请学校容易些。

在这里也祝每位同学前程似锦,不枉此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