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剖列车深前线----腰肌特快车及平快车

 红会医院康复科 2017-06-09

上次简单介绍了解剖列车深前线的功能、深前线走行、其骨骼“车站”及筋膜“轨道”,此次重点了解腰肌特快车及平快车其结构及功能。前面定义跨越多关节的筋膜为特快车,通常会覆盖在但关节的平快车上面,腰肌有两组平快车存在和服务同一区域,且在这里他们位于特快车两边而非下面,轨道第15点包括腰肌、髂肌、耻骨肌及股三角,位置在车站11(腰椎椎体和横突)和车站14(股骨小转子)中间,腰肌的功能区域也是股骨小转子到第一节腰椎及横突(通常也到第12胸椎椎体)。

 


分解可此筋膜覆盖区域,分为腰大肌的内侧和外侧。在内侧,从小转子开始,耻骨肌往上到髂耻嵴,从这里开始,与腔隙韧带相连的筋膜会有些许的方向改变,这就是腰小肌(大约有51%有这条肌肉,但将近100%是以筋膜的形式出现),腰小肌向上同腰大肌附着车站相同。

 


在外侧髂肌从小转子开始广泛的向上向外,并附着在髂骨窝的上半段,再向上延伸到腰方肌前方表面的筋膜,向上到腰肌附着点后方,第12肋骨。

 


当腰椎椎体及胸腰间隔被往下往前拉倒骨盆前方时,任何一条或三条轨道都会被影响,三者被整合后做出腰椎前弓,压迫腰椎,骨盆前倾或往后偏移。

 


弓箭步,是牵拉腰肌的常用方法。在这个姿势下,腰肌不会过度向前,并保持骨盆在下肢前方的形状。这个姿势可以将两个平快车暴露出来,为了贴近髂肌---四头肌复合体,可以将伸直腿的膝盖网内转向身体,使足跟向外,肋骨远离同侧的髋部有利于牵拉;为了贴近内侧的耻骨肌---腰小肌综合体,则是使伸直的脚向外转,使足跟向内,重心转移到大脚趾,继续深蹲,这条经过鼠蹊部的内线就会得到极大的缓解牵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