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析】川贝、重楼行情走势解读

 朱1971 2017-06-09



    川贝母也叫京川贝。主产四川的松潘、红原、黑水、金川等地因此有松贝的名称;云南的德钦、贡山、中甸、维西、洱源;再者甘肃、青海、西藏东部也有一些分布。现在市场80以上来自野生。


    药材松贝为百合科多年野生草本植物暗紫贝母的干燥鳞茎,是川贝母中之珍品,主产于四川阿坝州松潘、红原、茂县等地,故称松贝,也是四川地道名贵中药材之一。 川贝母性微寒,味苦、甘。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其制剂有川贝批把膏。川贝枇杷液等。可配方使用。也可单用于保健食疗,“雪梨松贝羹”是四川药膳中的一道名点。因此,松贝成为旅游馈赠之佳品。所以用量有增无减。该品多数在3000-5000米的山坡灌木丛下及草丛中。该品现在主要是野生品供应市场,家种资源由于技术上难度也没有突破,暗紫贝母种子繁殖,栽培4年才能收获,在西藏卷叶贝母种子繁殖,栽培5-6年才能采挖。鉴于生产周期长,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投入高等因素,野生贝母变家种,还没有形成规模,产量有限。因此说当地发展家种积极引导培育生产是关键。由于特殊的药性,和生长期缓慢的特点,经过多年的采挖货源越采越少。特别是在四川西部,西藏东部,采挖权被少数民族垄断,汉人拒绝入山采挖。即使收购人员入山也要由当地人带领才能顺利。再者由于近年高价刺激,上山采贝人工费提高,成本上升。致使持货者待价而沽心态严重。


    多年的无节制采挖,野生资源得不到应有保护,越挖越少,野生川贝产量有限。川贝用于制药工业的量以10%左右向上递升,而库存不大。消息说做虫草的人大部分也经营川贝,人气较足松贝价升。随着用量的增加,产量增加困难,而家种资源还少。所以从产新情况看产量库存都不会太大。


    从川贝的历史价格走势看,该品在2014年以前(以松贝为例)其价格基本是平稳中缓慢上升的,基本在2400元左右平稳中运行。之后到2016年其价格迅速上升至3600元,期间虽有回落,但又迅速上升至年底上升至3800元左右。


    该品再有一段时间产新。由于库存较少,资源不丰。产新后行情会怎样?预计产新后行情不会大幅回落。还要看产新量。由于资金介入,后市行情回落不易。值得提倡的是主产区应积极家种,效益不错。只要找到规律,效益一定不错,可以一试。


    重楼品种和川贝也是如此。目前市场家种资源少,多是野生,随着资源的减少,和资金的关注,行情不断走高。市场已经在1000元附近。经营者知道其中的原因,干货依旧较少。虽然有些家种资源,但规模不大。产出量还是较少。



    重楼为百合科多年生植物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现在主产区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等功效,多作药厂投料。其中云南白药为重楼的最大用药厂家,每年需求约在800吨。重楼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用于减缓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疼痛。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重楼的用途也被拓宽,需求呈上升之势,每年的需求总量大约1200吨以上。


    现主产地有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随着野生资源的枯竭,各产区尤其是云南产区,基本无干货出售,其他产区如四川、湖北、贵州等地少有人出售,其持货量也相当少,其价格逐渐走高。


    从1990年的2元左右。2005年以前基本在十几元。直到开始到2009年10月160元,基本是平稳上升。到2013年12月突破500元。然后在2014年1月回落380元。后突然发力猛增至7月的800元左右。2016-2017年其价格上升至850-1000元。价格走高,产出量依旧不大,主要是野生资源已近枯竭。特别是今年价格高也难刺激产出量。2008年,云南已有众多种植大户形成,四川雅安也建立了重楼种植基地并成为四川地区重楼的重要集散地,附近凉山、绵阳等地产出的货源均拉来此地销售。


    从家种资源看,重楼分种子繁殖与块茎繁殖,种子繁殖出芽率难以保证,下种后半年到一年才可以移栽,2~3年只能长到烟头大小;产地多以块茎繁殖为主,下种后5~7年采收,生产不易恢复。一般10月是重楼下种的最佳时节。产地种植估计还是较为积极,因为其干品价格高。预计2-4年内,家种品才可大量上市,所以在未来几年内,由于成本高,生长时间长,恢复缓慢。家种规模还不大。市场供应还是会以野生资源为主,总体看价格稳中上涨的趋势基本不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