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很多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真相

 军奇10vk0h4qkt 2017-06-09

癌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

预计今后二十年癌症新发病例数将增加约70%。

每个人一辈子有 1/5 的可能性患癌。

……

猛一看这数据,确实容易让人头皮发麻、心生紧张。

一边宽慰自己不要“谈癌色变”,一边疑惑为什么很多癌症发现时,都到了晚期?有哪些危险因素是我们需要远离的呢?

四川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曾铭介绍,癌症的致病因素较多,通常是遗传(基因)因素和外部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为什么很多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真相

微信挂号方法

请关注“四川省人民医院”(微信ID:syy8739),按照微信提示挂号。

为什么很多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真相

那么,外部因素有哪些呢?

外部因素有三种,分别是:

物理致癌物,例如紫外线和电离辐射;

化学致癌物,例如石棉、烟草烟雾成分、黄曲霉毒素(一种食品污染物)和砷(一种饮 水污染物);

生物致癌物,例如由某些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感染。

除此之外,老龄化也是癌症形成的另一个基本因素。

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癌症的发病率会越来越高。这很有可能跟生命历程中特定癌症危险因素的积累,加上随着人们逐渐变老,细胞修复机制的有效性呈下降趋势有关。

为什么很多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

曾主任告诉我们,这主要有三大原因:

1

大众的“讳疾”心理

有人会觉得病了晦气,不吉利,不想去就诊,或者不愿面对,不敢相信生病的事实。

曾主任提醒:

这种情况,你信与不信,病都在那里,建议积极面对,及早就医。

2

医疗体制很少讲筛查

目前的医疗体制很少讲癌症的筛查,给大众提供的筛查便利和普及度还不够。

曾主任建议:

最好能在医保制度里增加免费筛查,给大众提供更多的便利。

3

大众健康意识欠缺

大众的健康意识欠缺,这点最重要。

很多人总是要等有了症状才去看医生,但很多癌症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潜伏性较大,等出现局部压迫、身体肿块、吞咽困难、过度消瘦等明显症状时,往往病情都比较严重了。

曾主任提醒:

癌症筛查很重要,并且针对不同的癌症有不同的筛查方法。我们应当提高健康意识,根据个人情况,在还没有症状时就要主动积极地进行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举个例子!

比如:肝癌

肝脏掌管着糖、脂肪、蛋白质的解毒、代谢,人体大部分的新陈代谢和有毒物质的转化,所以它是最易受污染的器官。

在中国,很多人有病毒性肝炎病史,这种病毒性肝炎病史会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而肝硬化是肝癌的前期;在西方,很多肝癌是由非酒精性肝病引起的,并且肝癌在西方和东方都有上升趋势。

但“胃是喇叭,肝是哑巴”,胃痛大家都能感觉到,却没有人会说肝痛。

曾主任讲到:

肝癌在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也没有疼痛。

除非长到一定程度,产生压迫,引起梗阻,或是引起黄疸,才被人们所察觉,而这时多已到了晚期。

再比如:肺癌

同样的道理,肺癌之所以难以发现,也是因为大多数患者在早期感觉不到症状。

曾主任讲到:

肺在一个很大的空腔里边,这也为癌细胞造就了一个天然的生长空间,不易被察觉。

往往在肿瘤出现转移或局部产生压迫时才会出现症状,人们引起警觉和发现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

哪些是高危人群呢?

以下5类癌症高发人群,尤其要注意定期做癌症筛查:

有肿瘤家族史的人

有肿瘤早期信号的人

肿瘤高发地区的人

经常接触有害物质的人

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

除了积极做好癌症筛查外,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降低患癌风险也很重要。

为什么很多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真相

这4种生活习惯要远离!

为什么很多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真相

长期吸烟

吸烟不仅与肺癌有关,它还可能成为其它癌症发病的主要因素,比如鼻咽癌。

研究显示,长期吸烟的人更容易患鼻咽癌,因为烟焦油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当烟雾被吸入时,这些致癌物就可能附着在鼻咽部,经长期慢性刺激会诱发癌变。

曾主任提醒:

长期吸烟的人群,从口腔到肺到食道都可能诱发癌症,对女性吸烟者来讲,还可能诱发宫颈癌。

老喝滚烫水

很多人喜欢“趁热喝”、“趁热吃”,熟不知,这样很可能为食道癌埋下隐患。

因为滚烫的水会烫伤食道黏膜,引发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等,时间久了,可能发生癌变。

所以,食物或饮料如果觉得烫,千万别性急往下咽。

带馅儿的食物可能外面不烫里面烫,吃的时候尤其要当心。

喝热饮千万不要用吸管。

蔬果吃得少

为什么很多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真相

大鱼大肉吃不够,蔬菜水果吃得少,已经成了现代人的通病。千万别小看这一生活习惯带来的危害。

由着性子吃一是会造成肥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肥胖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有关。

二是蔬菜水果含有很多膳食纤维,它们能促进肠道蠕动,带走有害物质,不吃蔬菜水果,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

三是导致缺乏维生素。

在控制总能量,饮食多样化的前提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倡餐餐有蔬菜,推荐每天摄入300~500克,深色蔬菜应占二分之一;提倡天天吃水果,推荐每天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老是憋大便

想去大便,可偏偏工作太忙走不开,或一时找不到卫生间,只能使劲憋着。一回两回还行,时间长了,就会出问题。

粪便里含有硫化氢、粪臭素、胆固醇代谢产物等多种致癌物,在肠道里积存久了,就会被重复吸收,刺激肠黏膜。

所以,一定要抓住一天中“便意”最浓的时刻,一个是早晨起床后不久,一个是吃饭后。

便意一般只会持续几分钟,一旦错过很难再捕捉到。早上实在没时间排便,可以调整到较空闲的晚上。

吃完晚饭后散散步,对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然后无论有无便意,定时去蹲蹲厕所。一般3—5分钟没有大便排出,就应该放弃,不要长时间呆在厕所看书玩手机。

总之,

拥有好的生活习惯,

定期体检筛查,

积极面对和预防,

癌症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