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点睛》:善与人交晏平仲

 昵称5262476 2017-06-09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篇第十六章

 

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人交往,相处愈久对人愈恭敬。”

 

晏平仲,姓晏名婴,字仲,齐国大夫,历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曾任宰相,是当时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00年。死后谥号为平。传世有《晏子春秋》,系战国时人收集的晏婴言行大全。与管子同为管晏派法家的代表。

 

之,指代朋友。久而敬之,意谓晏婴与人交往越久对人越恭敬。刘氏正义引《周礼天官大宰》:“二曰敬故。郑康成注:敬故,不慢旧也。晏平仲久而敬之。程子人交久則敬衰,久而能敬,所以為善。”曾子说:“晏子可谓知礼也已,恭敬之有也。”(《礼记-檀弓》)

 

一说“久而敬之”的“之”指晏婴,意谓晏婴与人交往越久,别人对他越尊敬。钱穆说:

 

“此之字有两解:一,人敬晏子。故一本作久而人敬之,谓是善交之验。然人敬晏子,当因晏子之贤,不当谓因晏子之善交。一、指晏子敬人。交友久则敬意衰,晏子于人,虽久而敬爱如新。此孔子称道晏子之德。孔门论人,常重其德之内蕴,尤过于其功效之外见。”(《论语新解》)

 

久而敬之,首先是晏子能敬,其次是对方可敬。所以久而敬之的前提是有一定的知人之明、识人之眼,不会轻易交上不值得交往和尊重的人物。这也是晏子善与人交的表现之一吧。《四书拾遗》引黄鹤谿《惠迪迩言》说:

 

“交际之间,其人实有可敬,而我不知敬,则失人。其人本无可敬,而我误敬之,则失己。失人失己,必贻后悔。故必由浅渐深,由疏渐亲,为时既久,灼见真知,然后用吾之敬,自可免失人失己之患,此其所以为善也。”

 

齐国叔向问晏子“正士之义,邪人之行何如?”即怎样界定君子和小人的行为区别。晏子关于正士“交友”的描述是:“其交友也,论身义行,不为苟戚,不同则疏而不诽,不毁进于君,不以刻民尊于国。”“论身义行”应为谕信行义,晓谕诚信、践履道义的意思。可见晏子确实是个善与人交的正人。

 

为人为事,善始善终不容易,交朋友也一样。隆始者易,克终者难。晏平仲能够久而敬之,很难得,君子风范也。小人与女子正好相反,开始或许很亲密,但维持不久,很快就会“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晚年胡适曾对秘书胡颂平说:“久而敬之这句话,也可以作夫妇相处的格言。所谓敬,就是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才有永久的幸福。”

 

首发2017-5《广西老年报》。《论语点睛》一书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于201612月出版。当当网、立品图书微店和新华书店有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