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刊:编校中较隐藏的词语差错对举例析(之二)

 JwwooLIB 2017-06-09



字词差错是编校中常见的差错类型,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屡次出现字词差错遗漏的现象,而尤以形近、音近或音同此二类差错居多,在这二类差错中,又以音近或音同导致的差错更为突出,故而列举此类词语,将其归纳整理,对深入理解此类词语,消除相关差错都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将列举10组词语,并进行简要辨析(示例以首词首字的音序为序。此文为本刊2016年7月刊《编校中较为隐藏的词语差错对举例析》的续篇)。  

 

【示例1】不易-不宜

【解析】这组词语相对比较简单,区分也相对明显,但往往因为读音相近并且编校人员对词义理解不清而常被忽略而导致遗留差错。“不易”指不容易,不轻易;而“不宜”指不适合,不适宜。  

正例:非法网吧地处不易察觉的城乡接合部,而上网者多数都在浏览一些少儿不宜的内容。  

 

【示例2】传诵-传颂

【解析】音同是导致二者混用或者误用的关键因素。单从词义上来讲,二者也比较接近。前者偏重于指诵读性传布,而后者指颂扬性传布。“传诵”带与不带感情色彩均可,是一个感情色彩不太强的词语,可以理解为因传播而诵读,诵读只是一个动作,从一定程度上可以不含情感指向;“传颂”则带着明显的褒义即在传布过程中包含赞扬、颂扬等强烈的主观因素,褒扬的倾向性相当突出。  

正例:这首广为传诵的诗歌情真意切,字里行间用饱含深情的语言传颂了老人朴实而又伟大的一生。  

 

【示例3】记恨-忌恨

【解析】这一组词语的读音完全相同,单单从读音上着手必然难以将其区分开来,而其内涵还是存在不小的差别的。“记恨”的意思是把对别人的怨恨记在心里,并未指出因何而恨,可能诱发憎恨的原因有很多或者一个;而“忌恨”也是指怨恨,只不过限定了引发怨恨的原因,即忌妒。因此,可以概括为,“记恨”的适用范围要远远大于“忌恨”,当纯粹因忌妒而产生怨恨时,“忌恨”就是最好的选择。  

正例:对于别人的成功,我们不要忌恨,要以成功者为目标,使自己也走向成功;对于他人的无意伤害,我们不要记恨,要做到以德报怨,这样才能心平气和,不断提升人生的修养与境界。  

 

【示例4】结余-节余

【解析】这是一组典型且极易出错的同音词,如果含义上不细加区分的话甚至可以互换。“结余”指结算后余下,是一种常规的结果核算;“节余”是指因节约而剩下,是种有主观因素即节约参与而后形成的结果核算。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人为的定向性参与,如果因勤俭节约而使在单位时间(年或月)内有所剩余,则就非“节余”莫属;否则则用“结余”。从这一角度来讲,“结余”的概念范畴将远超“节余”。  

正例:该商店月底盘账时有所结余,形成盈利,除控制商品成本之外,店主通过多项措施压缩开支而形成的节余在利润中也占相当大的比例。  

 

【示例5】捡拾-拣拾

【解析】这两个词读音相同,偏旁部首也相同,只是字的半个部件有所差异,也因此它们的含义也有明显的不同。“捡拾”只是一个平常的动作,把落地的东西拾起来,便完成了这个动作;而“拣拾”的前提是挑选,即有选择地捡拾。也就是说,有无选择性是二词区分的关键所在。而当动作的选择性不太明显或不突出动作的选择性时,以用“捡拾”为宜。  

正例:金色的海滩上,身穿醒目服装的环卫工人不时俯身把一个个饮料瓶及其他垃圾捡拾起来放到随手提着的袋子里,而不远处,游客们正兴高采烈地嬉笑着拣拾各自中意的五彩贝壳。  

 

【示例6】和约-合约

【解析】两词仅一字之差,但含义还是相差甚远的。“和约”指条约,即战争双方订立的停战协议。“合约”指合同即约束双方行为的条文。其共同点是对签署双方都是协商拟定,具有制约双方的效力;不同点是所适用的对象不同。 一般来说,“和约”的适用对象要远复杂于“合约”;而就使用频次来讲,“合约”占据明显上风。  

正例:清政府被迫同外国列强签署了诸多不平等和约,导致我国主权丧失、领土被占,这些耻辱的条文成为华夏儿女心中永远的痛,历史为我们敲响警钟,我们要不忘国耻,奋发图强。

合约规定,甲、乙双方都不得泄露彼此的商业机密,否则将依据相应条款追究法律责任。  

 

【示例7】校正-矫正

【解析】这两个词都有修正的意思,其动作的目的有交叉重合之处,但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校正”指校对订正,侧重于文字、方向等方面,而“矫正”指改正、纠正,侧重的范围涵盖较为宽泛。但尽管如此,如果修正文字时,用矫正也是不太妥当的。  

正例:校正文字的从业者由于长期伏案,导致腰椎、颈椎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的还需要手术介入来矫正。故而这些从业者要将适度适时锻炼提上日程,以避免职业病悄然来袭。  

 

【示例8】老到-老道

【解析】两词从含义上区分明显,但在读音上并无二致,也因为读音雷同而导致出现编校谬误。“老到”指做事老练周到或者功夫精深,是一个常用来褒奖人的形容词。“老道”的意思比较简单明了,仅指道士,是一个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名词。从词语的适用对象与适用范围来讲,“老到”都处于绝对的优势。  

正例:一个老道模样的人正在现场作法,他手中挥舞着拂尘,口中念念有词,看上去经验十分老到。

 

示例9】事务-事物

【解析】在音同致误的情形中,此二词是比较常见的一组。在编校过程中,被误用的现象屡有发生。二者最明显的区别是,“事务”倾向于指事情、杂务,而“事物”指一切物体和现象,显然“事物”的涵盖面要比“事务”大得多。此外,“事务”偏重于具体,而“事物”偏重于抽象。  

正例:处理的事务多了,便自然会摸索出事物的规律,继而熟能生巧,而成功者就是善于去发现、去总结,从而开启与众不同的人生。  

 

【示例10】在世-再世

【解析】此二词读音完全相同,但意义悬殊。前者指存在于当世,即活着没有去世,是一种现实状况,是生者的专用词语;后者指原本去世的人再次出现,是逝者的一种带有虚幻色彩的存在。可以简单理解为,二词是现实与理想的差别,实际与虚拟的区分。在实际编校中,把“再”误用为“在”的情形较为常见。  

正例:王大爷在世时不仅医德高尚、医术高超,而且乐善好施,大家都非常敬重他,纷纷称他为华佗再世。  

此类不易察觉的编校差错难以穷举,难以尽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以词语为单位来编校时,其复杂程度可能远大于单个字符,而因其读音的相同、相似,字本身的形近、形似,更使编校之路充斥着种种“陷阱”,一不小心便有陷入的可能。将这些词语列举之后,会对它们有一个相对清醒的认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在多重复杂的语言情境中遴选出来的,一目了然,差异毕现,但如若将其置于浩瀚的语句篇章中,可能就不那么容易识别了。  

故而需要我们在编校过程中,除了具备火眼金睛来区分字形外,更需要在阅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即要多维度怀疑,多角度考证,多方面思辨,这样才能使更多的编校差错无所遁形。定其音,辨其形,明其义,三要素完备,才能对字词有一个相对透彻、全面的把握,从而形成甄别合力,全面提升编校水平。  (作者单位系海燕出版社)  

 来源:《出版参考》2017年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