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许多美丽的小马路,它们可能并不宽阔,但足够温馨;它们可能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但坐落着众多有趣而有人情味儿的小店。在人们心目中,最舒适的街道是什么样的?2016年10月《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正式发布,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就对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向公众征集街道需求,人们心目中最美的12条上海街道就此诞生。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上海最美的街道究竟在哪里。 南京西路:传统与现代交融 南京西路横跨静安和黄浦两区,汇集了超过1200个国际知名品牌,是目前上海最高档的购物场所之一。同时,南京西路也对国内品牌代开门扉,保留了不少极具特色的传统小店。 南京西路十分注重道路环境的舒适性,不少路段都采用了耐久的铺装和座椅,与青海路路口相交处的市民休憩场所,还将绿化、座椅和公共艺术相结合,为人们营造出舒适的步行环境。 南京东路:充满人性化设计的商业中心 南京东路是上海十大商业中心之一,各类购物中心和优秀建筑汇集于此,是旅游者必到之地。 为了适应大规模的人流,南京东路步行街在街道上配置了绿化、座椅、小型雕塑等设施。一条4.2米宽的“金带”贯穿南京东路步行街。“金带”上面布置了包括座椅、购物亭、问询亭、花坛、路灯、废物箱等各类市政设施,充满人性化的设计为人们打造出舒适的休憩区域。 淮海路:“混搭”出来的腔调 如果说南京路是上海商业的象征,那么淮海路更多得表现为一种品位、一种风格。它是全上海公认的最美丽、最摩登、最有“腔调”和情调的一条街。 淮海中路沿街拥有不同的店面尺度和功能业态,不同规模的零售、餐饮、文化等业态都能混合搭配。无论是吃喝玩乐,淮海路都不会让你失望。 思南路:上海历史的活话本 思南路是上海11个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路两侧满是阴翳的法国梧桐和精美的洋房。除了拥有当年法租界上小马路的共同特征外,思南路还有着不同于其它马路的独特吸引力:二十几幢花园式洋房,集中了老上海近乎全部的民居样式,可谓是上海城市历史的活话本。 复兴中路:中西文化的交融地 复兴中路横跨黄浦区与徐汇区,西段多花园洋房和公寓,东段多石库门里弄。这条百年历史老街上有着众多名人故居、纪念馆、公园,如刘海粟故居、中共早期党校旧址、上海最早的公园:复兴公园等。如果想要感受上海的海派风情,复兴中路是个不错的选择。 武康路:“精准计算”的安全感 武康路街道两旁的建筑多为2到5层高度的花园住宅和小型公寓,沿街的建筑高度以8至16米为主。而武康路的路幅宽度为15.2米,这样一来,街道高宽比就在1:1左右,最大限度给行人带来了亲切感和安全感。 武康路地处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机动车数量少、行车速度慢,沿街更有近1.3万棵“年过半百”的大树,不仅创造了一条又一条景色宜人的林荫道,也为历史风貌区留住了最鲜活的记忆。 衡山路:“酒吧街”也有生活气息 衡山路拥有宜人的街道环境和景观,两旁大量欧陆风格的公寓、花园别墅掩映在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浓荫中,颇具文艺气息。实际上,衡山路不仅仅是一条景观休闲街道,更是综合性街道,承担着集散交通的功能,周边的酒吧、餐厅和咖啡厅也不少,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新华路:“外国弄堂”独具风情 位于长宁区的新华路藏身于茂密梧桐树荫下,狭窄却静谧、低调而优雅,因此被称为“外国弄堂”,也有上海“花园马路第一条”的美誉。 新华路上有数十幢风格各异的花园住宅,是一个万国住宅的博览。这些独具风情老建筑都是出自著名建筑师邬达克之手。喜欢邬达克作品的小伙伴不妨来新华路逛逛,弄堂里的优秀建筑等你来发现哦! 湖南路:告别喧嚣的“文艺小清新” 湖南路跨徐汇区和长宁区,没有到过这里的人很难体会到上海老马路的静谧和幽雅。湖南路不通公交,连常见的便利店也几乎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人文气息浓厚的上海交响乐团。 湖南路上最特别的建筑就是湖南路262号的湖南别墅,70多年来,此宅的主人都是与近代中国命运息息相关的大人物,其产权的更迭也就像是一段微缩的中国近代历史,这里曾住过陈毅、邓小平,贺子珍也曾在这里度过了最后岁月。 甜爱路:上海最浪漫的马路 位于虹口区的甜爱路被誉为上海“最浪漫”的马路,无论是爱情邮筒还是爱情墙,都如同路名一样,带着甜甜的味道。快带上你的TA,来这里感受爱情的甜蜜吧。 苏家屯路:艺术家们的“创意涂鸦室” 苏家屯路不足300米,人行道路幅较宽,行车道较窄,道路两侧拥有开敞的视野和绿化界面,给行人提供了难得的安全感。 四平社区与同济大学创意学院携手共建以来,苏家屯路引入精致的街边小品和休息区域,艺术家们高水平的涂鸦也给这条小小的马路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 大学路:喧闹都市里的“学院风” 大学路紧邻复旦大学和上海财大,大学生古灵精怪的创意和充满朝气的学院风在这里碰撞,化作不少创意店铺。但沿街的创意小店并没有让这里显得拥挤不堪,大学路通过人行道退界空间统筹利用,为行人们提供了宽敞、畅通的步行通行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