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课:事留余地:年羹尧居功意满遭诛 【菜根妙语】 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分便无悔。 【菜根故事】 清朝的年羹尧早期仕途一路顺畅,1700年考中进士,入朝做官,升迁很快,不到十年已成为重要的地方大员——四川省长官。这个时期是清朝西北边疆多战事的时期。当时康熙重用年羹尧,就是希望他能平定与四川接近的西藏、青海等地叛乱。 年羹尧没有让康熙失望。在1 7 1 8年参与平定西藏叛乱的过程中,年羹尧表现出了非凡才干。他当时负责清军的后勤保障工作,他熟悉西藏边疆的情况,与清军中满族、汉族将领的关系都很不错;虽然运送粮饷的道路十分艰险,但是在年羹尧的努力下,清朝大军的粮饲供应始终是充足的,从而为取胜创造了条件。因此,第二年年羹尧就被康熙皇帝晋升为四川、陕西两省的长官,成为清朝在西北最重要的官员。 由于年羹尧小时候曾在雍正家里呆过,因而一直视雍正为他的主人,而雍正能成为皇帝,年羹尧也立下过汗马功劳,因而即位后的雍正更加信任年羹尧。西北地区的军事民政全部由年羹尧一人负责,在官员任命上雍正也常听年羹尧的意见。 在雍正二年八月入觐的时候,雍正帝又给他御赐了双眼孔雀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以及大量的金币,恩宠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雍正不仅对年羹尧本人而且对他全家也很关照,他的家属、亲眷因此也备受恩宠,年家大大小小基本都受过雍正封赏,甚至他的家仆都得以“升天”,官至道员、副将。 但是,随着权力的日益扩大,年羹尧以功臣自居,变得目中无人。对皇上的这些恩宠不仅不感恩收敛,反而是更加的得意忘形,日益骄横跋扈。一次他回北京,京城的王公大臣都到郊外去迎接他,他对这些人看都不看,显得很无礼。他对雍正有时也不恭敬,在军中接到雍正的诏令,按理应摆上香案跪下接令,但他就随便一接了事,令雍正很气愤。此外,他还大肆接受贿赂,随便任用官员,扰乱了国家秩序。他一出门威风凛凛不算,他家一个教书先生回江苏老家一趟,江苏一省长官都要到郊外去迎接。 他的这些行径引起了当朝群臣的愤怒,弹骇他的奏章一时如漫天飞舞的雪花一般。 1726年初,年羹尧给雍正进贺词时,竟把话写错,赞扬的语言成了诅咒的话,而此时雍正渐渐对他忍无可忍。以此为借口,雍正皇帝命年羹尧来京问讯,当时议政大臣给他定下的罪状包括欺罔之罪、狂悖之罪、忌刻之罪、残忍之罪等各项罪状累计九十二条之多。同年十二月,案成,之后雍正帝差步兵统领阿尔图到关押年羹尧的囚室传旨,年羹尧接旨后即自杀。此案还涉及到他的亲属以及友人,这与他当初的入觐受赏仅有九个多月的时间。 【人生成长课】 为人处世,要学会“事事做五分”的智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庸之道,因为就算是可口的山珍海味,多吃便伤害肠胃等于是毒药害人,控制住吃个半饱就不会伤害身体;称心如意是好事,却其实有一些是引诱人们走向身败名裂的媒介,所以凡事不可只求心满意足,保持在差强人意的限度上就不至懊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