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是唐朝名将,为什么张士贵总是跟薛仁贵过不去呢

 铁血老枪 2017-06-10

唐朝名将薛仁贵,大家都非常熟悉,他英勇善战,战功赫赫,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应梦贤臣。不过在电视剧《薛仁贵传奇》中,我们看到,薛仁贵刚参军时也是非常不顺的,尤其受到领导张士贵的各种压制。

张士贵千方百计不让薛仁贵跟李世民见面,甚至不断打压他,但又离不开他,因为薛仁贵的能力确实强大,可以利用他为自己添加功绩。张士贵的种种行为都让人觉得他是个小人。

难道历史中的张士贵真的是这样的人吗?其实不然。再说当时李世民手上又不是没有猛将,为什么要让一个“无能”的张士贵带兵征战呢?这说不过去啊。所以这都是电视剧为了收视率,改编过的。历史中的张士贵并没有那么无能,而且人家也是名将,也没有那么小心眼。

薛仁贵一开始是在张士贵麾下工作,由于能力突出,深得张士贵的信赖和器重,并大力提携薛仁贵,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张士贵本身是隋朝末年的起义军,后来归顺李渊,在帮助李氏完成唐朝的统一大业上,屡立战功,先后任右光禄大夫,右屯卫大将军,左领军大将军等职,并被封为虢国公,勋国公,子孙袭爵。

在张士贵72岁去世的时候,唐高宗还为他举办隆重的葬礼,赠赠辅国大将军,谥号曰襄。宰相上官仪亲自为他写墓志铭,对他一生都给予极高的评价。这些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上都有记载。

那为什么电视剧上却呈现不一样的张士贵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张士贵当时年龄偏大,在战场上肯定没有年富力强的将领薛仁贵威猛。

其次,张士贵打压薛仁贵的故事是出现在北宋以后,结合当时的时局,朝中的一些老将为了保住自己的富贵,主张妥协讲和,从而压制一些年轻将领抗战。而那些小说或者戏剧作者为了抵制那些权贵的做法,以张士贵暗喻腐朽老臣,以薛仁贵比喻主张抗战青年将领的故事便出现了。

另外,根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曾经对薛仁贵说过这样一句话:“朕诸将皆老,思得新进骁勇者将之,无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当时唐太宗和张士贵的年龄相对薛仁贵来说,都偏大,所以让李世民觉得,年轻人才是未来的希望。而李世民的这番话,却让世人觉得有点贬低张士贵的意思。小说和戏剧又经过加工,就展现出另一番的张士贵了。

了解更多历史名人故事和历史趣闻,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mrda88”。闲暇时读历史,就看公众号“历史名人档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