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夏海听涛 2017-06-10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全称《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也称《夏仲兗碑》。东汉建宁三年(170)六月立。宋元祐时(1086-1094)在四川资州出土。明嘉靖时(1522-1566)遭地震裂毁。今存河北永年县者,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知府唐耀重刻。隷书。十四行,行二十七字。额阳文篆书,三行九字,'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存世较为可信的原石搨本为华氏真赏斋本,后归李春湖。有翁方纲长跋。有翻刻本。华氏本有正书局影印。科普出版社《中国历代书艺概览》有局部影印图版。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夏承碑》。

明王世贞跋此碑云:'其隷法时时有篆籀笔,与钟、梁诸公小异而骨气洞达,精采飞动,疑非中郎不能也。'清王澍评此碑云:'此碑字特奇丽,有妙必臻,无法不具。汉碑之存于今者唯此绝异,然汉人浑朴沉劲之气,于斯雕刻已尽,学者观此,当知古人有此奇境,却不可用此奇法。'清程瑶田评此碑云:'余以为非中郎不能作。中郎有九势八字决,惟此碑无诀不具,无势不备。当以此为汉世诸碑字之冠。'孙承泽《庚子消夏记》:'其字隷中带篆及八分。洪承相谓其奇恠,真奇恠也。有疑其伪者,然笔致有一股英毅之气,决非后人所能及。'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评其书'高浑',并云:'然有芝英、龙凤之势,盖以为中郎书也。吾谓《夏承》自是别体,若近今冬心,板桥之类。以《论语》核之,必非中郎书也。'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东汉隶书《夏承碑》(清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