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时代梁山第三次排座次是伴随着绰号“旱地忽律”的好汉朱贵的加入而发生的。朱贵,山东沂州沂水县人氏,江湖人称“旱地忽律”。沂水县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重要输出地。朱贵的弟弟笑面虎朱富、朱富的师父青眼虎李云与大名鼎鼎的黑旋风李逵,再加上朱贵,总计四人,俨然可以单独成立梁山上的沂水县小派系。 朱贵引着林冲来到聚义厅上,中间交椅上坐着王伦,左边交椅上坐着杜迁,右边交椅上坐着宋万。朱贵、林冲向前声喏了,林冲立在朱贵侧边。朱贵便道:“这位是东京八 十万禁军教头,姓林名冲。因被高太尉陷害,剌配沧州,那里又被火烧了大军草料场,争奈杀死三人,逃走在柴大官人家。好生相敬,因此特写书来,举荐入伙。”林冲怀中取书递上。王伦接来拆开看了,便请林冲来坐第四位交椅,朱贵坐了第五位。一面叫小喽啰取酒来,把了三巡,动问柴大官人近日无恙。林冲答道:“每日只在郊外猎较乐情。” 朱贵在梁山上的座次是通过其引荐林冲上山时的故事情节展现出来的。彼时的聚义厅上,“中间交椅上坐着王伦,左边交椅上坐着杜迁,右边交椅上坐着宋万。”与此同时,朱贵与林冲在聚义厅中站着。王伦、杜迁与宋万是梁山上的“三驾马车”,处于核心层,朱贵只是三人之下的头领。 朱贵的加入对于王伦时代的梁山而言是锦上添花。在梁山之下的酒店,朱贵“专一探听往来客商经过”,不曾引起王伦、杜迁与宋万“三驾马车”体系的变动。朱贵如同宋万上山之后不曾引起梁山格局的革命性变化。 在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朱贵的本事有限。在《水浒传》中,朱贵基本上是梁山山脚下李家道口酒店“代言人”、外加“响箭”发射者与梁山好汉“引渡人”。以王伦为核心的三驾马车体系将朱贵安排如是:“山寨里教小弟在此间开酒店为名,专一探听往来客商经过。但有财帛者,便去山寨里报知。但是孤单客人到此,无财帛的放他过去;有财帛的来到这里,轻则蒙汗药麻翻,重则登时结果,将精肉片为羓子,肥肉煎油点灯。”通过朱贵本人对林冲的这段陈述,可以推知朱贵在梁山上的职务与地位:其一,朱贵的主业是在梁山山下“开酒店”;其二,朱贵的主要任务是“探听往来客商经过”的信息;其三,朱贵基本上毫无决策权,重大事情需要向王伦、杜迁与宋万三人汇报请示。 本事低微的朱贵对王伦所主导的排座次毫无异议。林冲初上梁山时,王伦曾让初来乍到的林冲坐朱贵曾经的座次第四位,朱贵下滑一位坐第五位。朱贵对此只能无奈接受。总体上而言,王伦、杜迁、宋万与朱贵四人的排座次遵循了先来后到原则,同时更体现了“本事”的因素。宋万与朱贵二人的陆续到来引起了新的排座次。但是,新的排座次只是在王伦、杜迁“二人转”体制下的小修小补,是有益的补充,不曾冲击王伦在梁山上的核心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