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驴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战手册 之 概述与总则

 时间变成水 2017-06-10

环评工作中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将导则与实际联系起来?本期邀请到伟大的小毛驴来给大家上堂课,详细解读你会遇到的问题。

据说,点赞分享越多,更新越快!


1
概述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对概述的要求:可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分析判定相关情况、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等。

01

建设单位概况

交待建设单位相关情况,如名称、建设单位概况、公司成立时间,主营业务,与集团的关系等。

02

项目建设背景

补充交代下项目建设背景,包括路条情况,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必要性。

03

项目特点

项目本身特点主要从项目示范性、技术先进性、排放标准严格性、项目所处环境敏感性等方面论述项目特点。

04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简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比如公众参与开展情况、编制过程、协作单位等。

05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分析判定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规模、性质和工艺路线等与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相关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审查意见的符合性,并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进行对照,分析判定相符性。

1.法律法规相符性分析

分析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其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相符性。

2.环境保护政策相符性分析

分析项目建设与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政策的相符性。

3.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分析项目建设与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区域布局政策和产业准入条件等的相符性。

4. 资源能源利用政策相符性分析

分析项目建设与节约和保护资源、能源的相关政策、规定和指标的相符性。

5.环境保护规划相符性分析

分析建设项目与国家和地方污染防治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的符合性,如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或流域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规划的符合性,包括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与污染防治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所确定的目标、措施的符合性。

6. 建设项目与所在地区环境功能区划的符合性分析

分析建设项目是否满足所在地区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若不满足,即为项目的环境制约性因素。分析需从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角度考虑项目的环境可行性。

7.分析建设项目与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的相符性

8.建设项目与区域、流域发展规划和开发区类发展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分析建设项目与国家确定的区域、流域发展规划及国家认定的开发区类发展规划的符合性。

9.建设项目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重点分析建设项目土地利用性质改变的环境合理性。

10. 分析建设项目与经批准的国家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及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分析建设项目与各类保护区规划的相符性。

11.分析建设项目与各类保护区规划的相符性。


06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简述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如煤化工行业重点关注废水不外排技术环境可行性、浓盐水处置、危险废物处置、气化炉开停车环境影响、风险防范措施可行性、总量指标、水资源等主要环境问题,在后续篇章需有针对性展开论述。

07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用精炼语言摘录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主要从分析判定相关情况、环境质量现状、环境影响可接受性、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可行性、清洁生产先进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公众意见等方面论述,明确建设项目从环保角度是否可行。



2
总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中总则应包括编制依据、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等。

关于几个专有名词解释:

1. 环境要素

指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各异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也叫环境基质,通常是指大气、水、声、振动、生物、土壤、放射性、电磁等。

2.环境保护目标

指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区及需要特殊保护的对象。

根据环境要素进行划分。

3. 污染源

指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或装置等。如甲醇罐、热电站排气筒、硫回收装置等。

4. 源强

废气、废水源强是指污染源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废气、废水污染物直接排入外环境或经治理后排入外环境的数量。通常包括废气和废水污染源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不包括事故排放。

5. 环境敏感区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第三条  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

(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6.非正常排放

指生产过程中点火开炉、设备检修、工艺设备运转异常等非正常工况下的污染物排放,以及污染物排放控制达不到应有效率等情况下的排放。

主要在工程分析和预测章节分析。

7. 事故排放

是指设备损坏、操作失误等引起的泄漏、火灾、爆炸等情况下污染物的排放。

主要在风险评价章节分析。


01

编制依据

包括建设项目应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规划、相关导则及技术规范、有关技术文件和工作文件,以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中引用的资料等。


个人心得

我一般习惯按照以下六方面编制:

(1)国家法律法规

(2)部门规章

(3)地方法律法规

(4)相关政策及规划

(5)相关导则及技术规范

(6)有关技术文件和工作文件

tips:

(1)写与项目相关法律法规,无关的可不写。

(2) 法律法规记住用最新的,标注执行日期。一般去环保部或地方环保部门网站找相关法律法规。

(3)大部分导则文号就是HJXX,后面没有/T,有的同学在后面加了个HJ/T(/T代表推荐),还有的同学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写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


02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总纲原文:

列出建设项目的直接和间接行为,结合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现状,分析可能受上述行为影响的环境影响因素。

应明确建设项目在建设阶段、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可根据项目情况选择)等不同阶段的各种行为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影响性质、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与生态影响,包括有利与不利影响、长期与短期影响、可逆与不可逆影响、直接与间接影响、累积与非累积影响等。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可采用矩阵法、网络法、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等。

2评价因子筛选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影响的主要特征,结合区域环境功能要求、环境保护目标、评价标准和环境制约因素,筛选确定评价因子。


个人心得

评价因子筛选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分列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应包括建设项目排放的常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注意不要遗漏特征污染物。编制监测方案时,一定要考虑全面,结合项目评价等级和初步工程分析,确定监测点位和监测因子。如果项目涉及行业排放标准,监测因子可参考行业排放标准中污染物确定特征监测因子。

此外,评价因子筛选表中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因子应与后续章节现状监测和预测章节中因子保持一致。


2?2  评级因子筛选(范例)


环境要素

现状评价因子

预测/影响评价因子

总量控制因子

环境空气

常规监测因子:TSP、PM10、PM2.5、SO2、NO2、CO、O3、氟化物、苯并[a]芘;

特征监测因子:甲醇、Hg、NH3、H2S、酚、HCN、非甲烷总烃、TVOC、臭气浓度。

TSP、PM10、PM2.5、SO2、NO2、CO、NH3、H2S、甲醇、酚、汞、非甲烷总烃、苯并[a]芘、HCN

烟(粉)尘、SO2、NOx、NH3、H2S、VOCs

地表水

pH、氨氮、COD、BOD5、溶解性总固体、全盐量、DO、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六价铬、氰化物、挥发酚类、硫化物、总磷、石油类

/

/

地下水

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钴、硝酸盐、亚硝酸盐、氟化物、碘化物、汞、砷、硒、镉、铬(六价)、铅、氨氮、氰化物、挥发性酚类、高锰酸钾指数、石油类

COD、氨氮、石油类、硫化物、铝、砷、溶解性总固体、挥发酚和硫酸盐

/

声环境

LA eq

LA eq

/

土壤

pH、汞、砷、铬、铅、铜、锌、镉、镍、氟化物、石油类

/

/

固体废物

/

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

/

环境风险

/

NH3、H2S、CO

/


03

评价等级的划分

总纲原文:按建设项目的特点、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划分各环境要素、各专题评价工作等级。具体由环境要素或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


个人心得

严格按照各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切记擅自提升或降低评价等级。而且一定要明确各项评价等级依据(大气评价等级估算模式建议按照HJ2.2要求格式提供相应表格,表格中应明确参数的选取,建议所有污染源评价等级均列出,特别不要漏掉无组织源强,年均温度要与大气预测章节累年统计年均温度保持一致),便于专家复核。


04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

总纲原文:指建设项目整体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范围,具体根据环境要素和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未明确具体评价范围的,根据建设项目可能影响范围确定。


个人心得

大气评价范围应关注项目对环境的最远影响距离、周围的环境敏感程度等。如评价范围的边界邻近居民区、医院、学校、办公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环境空气质量敏感区域,评价范围应适当扩大。


05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确定

总纲原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区划确定各评价因子适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尚未划定环境功能区的区域,由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认各环境要素应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个人心得

根据评价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或项目建设时限确定相应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评价标准一般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其他有关标准(如清洁生产标准、卫生防护距离等标准)三部分。

根据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求,咨询确认是否需要标准确认函,若无要求,可不单独申请,若有要求,需单独申请。

现状监测中常规因子一般按照GB3095-2012表1基本项目(若项目不涉及到相关因子排放,可不监测)。

对于排放标准,建议表格中明确污染源名称、污染物、标准限值、标准名称及文号。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