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王静安主任医师宁肺止咳汤治疗小儿咳嗽 附:150例临床观察
2017-06-10 | 阅:  转:  |  分享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ofChengduUniversityofTCM2003年12月第26卷第4期Dec.2003,Vol.26,No.4

作者简介:郑家远,男,1946年12月生;中医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儿科临床。

老中医经验

王静安主任医师宁肺止咳汤治疗小儿咳嗽

附:150例临床观察

郑家远

(成都市锦江区中医医院成都610066)

摘要:目的总结成都市全国著名中医儿科专家王静安主任医师自拟“宁肺止嗽汤”治疗小儿咳嗽

的经验。方法总结了运用“宁肺止嗽汤”对150例小儿咳嗽的疗效。结果在150患儿经治疗后,痊愈

128例,占85133%;好转19例,占12.67%;无效3例,占2.00%。结论宁肺止嗽汤是治疗小儿咳嗽的有

效方剂。

关键词:老中医经验;宁肺止咳汤;小儿咳嗽;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614;R27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0668(2003)0420044201

王静安主任医师是全国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对

儿科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宁肺止咳汤是王静安

老中医治疗咳嗽的验方之一,笔者学习和运用王老

此方治疗小儿咳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近年

来笔者又系统观察了运用此方治疗150例小儿咳嗽

的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资料共150例,全部均为笔者治疗的本院门

诊患儿。其中男68例,女82例。患急性咽炎者63

例,患慢性咽炎患儿39例,患支气管炎者48例。年

龄在6月-10岁之间,其中:<1岁者45例;1-3

岁者岁40例;4-6岁32例,7-10岁33例。病程

<3天者96例,3-5天者28例,>5天者26例。

1.2诊断与入选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内外妇儿

科病证诊疗诊疗标准》[1]中有关咳嗽的内容,制订

以下标准进行诊断和选择病例:(1)以咳逆有声,或

伴咽痒咳痰为主。(2)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

等表证。(3)急性期,可见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细胞增

高。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

音。(4)胸部X线检查正常或可见肺纹理增粗。

(5)舌质红苔黄厚或黄腻,纹浮紫或脉滑数者。

本资料150例全部符合上述诊断与入选标准。

2治疗方法

本组150例小儿咳嗽患者均采用名老中医王静

安主任医师的咳嗽验方,“宁肺止咳汤”加减治疗。

药物组成:苏叶、荆芥、桔梗、黄芩、芦根、银花、炙麻

绒、炙覆花、橘络、木通、车前草、炒谷、麦芽。

临证加减:咽部红肿疼痛或发痒者,加腊梅花、

大力子;吼哮多痰者,加苏子、葶苈子;舌红苔黄,咳

嗽气粗,渴欲饮水者加生石膏;痰多而黄稠者加丝瓜

络、竹茹、陈皮。

煎服法:每剂中药煎煮2次。第1次水煮沸约

7~8min,2次药水煮沸约10~15min。两次煎煮

的药水混合后,分为2天服完。每次服用药量视小

儿年龄大小适当增减,一般每次服中药40毫升左

右。(3岁儿童量)。每天服7至8次。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文献[1]所订标准进行评定。即:痊愈:咳

嗽及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

少。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变。

3.2治疗结果

本组150例,经上述治疗后,痊愈128例,占

85.33%;好转19例,占12.67%;无效3例,占2.

00%。

4典型病例

患儿冯伟,男,4岁,住址:成都市四川化工厂宿

舍。初诊时间:2OO1年7月6日。

家长代诉:咳嗽、清涕2天,加剧1天。

患儿于2天前发病,清涕咳嗽,家长自购“桑菊

感冒片”、“急支糖浆”喂服,症状未见缓解,1天前病

情加重前来就诊。

刻诊:患儿鼻流清涕,咳嗽,昼轻夜重,舌红苔黄

腻,咽部红肿、脉滑数。证属外感风热,内蕴湿热,肺

失清肃而咳嗽。治宜疏风宣肺,除湿清热,以“宁肺

止咳汤”加减治疗。

处方:苏叶10g荆芥穗6g银花15g薄荷9g梅

花9g炙麻绒10g黄芩9g桔梗9g炙覆花15g橘络

15g芦根30g车前草30g木通9g炒谷麦芽各30g

患儿服上方2剂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后稍事调

理病遂获痊愈。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疗标准

·第一辑(试行)[S].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8.3-48.

(收稿日期:2003-03-09)

·44·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