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业庄园建筑布局与形态设计要点

 阳光普照一生 2017-06-10

\与天地对话—为自然梳妆\


导读:

 在农业庄园的规划设计中,首先应该考虑自然环境因素,任何一个建筑或是建筑群都有必要探究场地的自然属性,包括环境、植被、地形等。从场地入手,是处理建筑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为你探究农业庄园建筑布局与形态设计要点。 

◎本文来源:和美智业机构(www.ihmee.com)


1


庄园建筑布局形式


按照地貌特征,庄园建筑布局可分为原型、山地型和滨水型。

平原型——散落式布局

在国内,一般作为提供人们旅游度假休闲的平原型农业庄园,基地占地面积较大,内部资源景观较为分散且边界不规则,平面布局须顺应场地特征,主要可以通过散、碎、不规则的形式展开,如同场地内的石块一般散落式的布局。

户外农田,建筑院落,过渡空间的自由穿插更能营造出不同于城市中强烈的集中性的平面,易与自然场地相融合。

山地型——顺山势布局

山地型农业庄园拥有良好的自然风景和景观视线,顺山势布局,不仅可以减少建造过程中的挖方、填方量,还能避免因为改变地形而对生态造成破坏。一般有顺应等高线布局及垂直等高线布局两种方式。

  • 顺应等高线布局:易于道路平整,交通便利,有助于空间使用。

  • 垂直等高线布局:强调竖向交通及空间的联系,有助于强调建筑本身。

两者结合,可以呈现出空间曲折的布局态势,增强农业庄园建筑的形式美。


滨水型——依水体布局

农业庄园为了营造丰富多样的乡野环境,通常会引水入园,使建筑或建筑基地与水体相接。两者间的过渡空间,可以让人们增加亲水乐趣,保持滨水环境的连续性,并丰富建筑空间层次。

按照建筑临水关系可分为:

临水式

探入式

包含式


临水式

建筑依水系布局,且距离水体有一段距离。景观界面较为完整,受水环境影响较小,但亲水性一般。


探入式

建筑一端探入水面,水体对建筑形成半包围形式。亲水性强,亦可将水体引入建筑内部,使人与水体直接发生交互,但一般湿度、风力较大。


包含式

建筑直接处于水面上,一般用于栈道、凉亭等景观性构筑物。标志性强,较为独立,容易形成完整的自身特征。

农业庄园在合理功能布局的前提下,应结合场地地形、植被等自然因素以及人文特色元素统一进行规划。


2


过渡空间的营造


晋商大院是中国传统庄园建筑中具有明显特色的空间形式之一,类似的交流过渡层(即模糊空间)可以用来体验农业生活,同时增加人们的互动交流,作为现代农业庄园,建筑有理由延续并延伸这种空间特性进行进一步的发展提升。

模糊空间——在农业庄园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关系中,墙体、门窗、门堂、屋檐、檐廊与屋顶等,作为建筑实体的一部分,同属于内外部空间,空间界面不明确,称之为模糊空间。

为了创造这样的过渡层,农业庄园应多结合廊、梯、庭院、休息平台、建筑群落、围合的建筑等进行统一设计,做到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并营造出农业庄园的生活氛围。

增设影壁也有利于空间氛围的创造,起到轴线转折的作用,同时配植一些花卉等自然植物,可以使游客心理更接近自然,增添生气。


3


建筑形态设计


农业庄园建筑体型设计时,除了考虑自然条件外,还应充分结合当地特有的建筑元素,并融入现代设计手法进行有效设计,既要有实用功能性,也要具有文化艺术性,体量上应景且不宜过大,色彩上根据环境可浓墨重彩或清晰淡雅,取材上多采用乡土建筑材料与装饰材料,体现乡村趣味与生态审美。

在建造技艺爆炸的当下,建筑形式变化多样,现代材料也层出不穷,传承经典,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及手法,是实现农业庄园复兴最有效的途径。

借鉴传统,就地取材

基于地域来创作农业庄园,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的借鉴是根源。传统民居中,建筑的材料、色彩和细部装饰都是可以通过人们的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具有明显的认知度。

材料

不同地区由于环境不同所用的建筑材料也不同,就地取材不仅环保,还可以凸显当地特色。

色调

不同地区建筑的色调也不同,能给人们不同的感受。例如冷色调的徽派建筑,白墙灰瓦,绿树成荫,仿佛置于中国水墨画之中,富有诗情画意;而暖色调的夯土和木材,可使建筑更加绚丽多姿。

细部装饰

建筑细部装饰,是当地人文的一种体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例如石林县传统民居,大门上会做出各种重柱,门楣会雕刻日、月、鸟兽等灵物或者八卦图案。

现代融入,创意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庄园的建筑形式也在不断革新,新的建筑样式不断出现。

底层架空式建筑

底层架空生产,上层居住,有利于节约用地,创造性地将不同功能在垂直方向上分区,型制上类似于南方地区的吊脚楼。

架空层为农业劳作半洁区,可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同时运用农业科技实现立体种植,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上层为起居生活区,采用抬高的空中合院建筑,向外部环境打开,具有更好的视野。

集装箱式建筑

以集装箱为建筑单元,摆放方式遵循使用空间和气候条件的需求,满足防渗、防漏、保温、隔热等各项要求,具有可回收、可持续、建造迅速的特点。

建筑体块基于标准钢材底盘之上,形式自由,可创造多样的组合模式,具有独具一格的装置艺术感,且易与各种地形相结合,保护原始植被,绿色生态。营造变化丰富的室内空间,搭配精致的装饰,同时又不失高端优雅。

覆土式建筑

建筑依据地形与乡村田园结合,覆于土地之下或半隐藏于土地,下部为建筑活动空间,上部为田园体验空间。

建筑隐于田园之中,并作为田园的一部分,对景观影响较小,且整体性强,空间、流线变化丰富,具有乐趣感。

内外互动,丰富环境

庄园建筑设施在功能设计上要满足多元化的使用需求,注重建筑功能的复合化和建筑空间的灵活性,合理利用庄园建筑开敞或者半开敞空间,提高建筑利用率,或者采用大空间和可变隔墙,或者通过错层、跌落、悬挑等灵活处理方式创造丰富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使建筑功能具有弹性和更广泛的适应性。

注重细节,凸显元素

在建筑外观的设计上,注重细部处理,加强对地域建筑元素、乡土材料和地方建筑技术的运用,使建筑既有完善的硬件服务设施,又能体现地域特色,如利用坡顶、回廊、露台、挑廊等民居元素,结合实用性进行取舍和改良。

在内部装饰上,一方面要注重体现静谧安详的意境,注重环境的舒适性,慎重对待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宜藏不宜露。

另一方面,要注重体现田园乡野氛围,招牌与匾额、标识系统等,都应尽可能选用生态材料。

图片来源:网络媒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