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手记 NO.219▼ 之前看过一段对话,有人问为什么都是吃货,广州人看起来却不胖,答曰:忙着扫街找吃的,累的啊! 这几天后台留言里面10条有3条在问,说好的第二期广州特辑咧? 所以,别说我大晚上虐待你们,今夜就是第二弹:广州小吃特辑。街边小吃就靠一双腿暴走,摊子前可没地方给你停车哦。但边走边吃各种街边小摊,方能寻到不少真真切切的老广味。 「 广州第二弹:路边小吃大满足 」 ▼ 广州的第一天,逛吃小分队就印证了坊间传闻的各类消食办法,在这里都不!管!用! 一天吃完广州小吃也是想的太天真了,我们撒开肚子吃测试了一下,如果你能在一日三餐早茶粤菜宵夜之外还没有撑到,这篇小吃特辑就hin适合你! 每一个城市最有味道的小吃,无不流传已久,藏在小巷深处。广州自然也不例外,但这些小吃也不难找,人最多的地方就去尝尝看,“点都咪走鸡”(怎么也不要错过)。 从市中心到郊区,本地资深吃货朋友带着我们寻味六家店,有让我们赞不绝口的,也有踩到雷。走,大噶一起扫街去~ ① 陈添记鱼皮 不管哪位朋友来广州,我都会推荐的小吃就是陈添记,因为鱼皮的做法和口味足够特别。 所以当逛吃团说在大吃特吃前先开个胃,不带一点犹豫,拉着大队直奔而来。 陈添记的日常是这样的...... 他家真真是在小巷深处,但从巷头排到巷尾的长队非常好认。 这条巷子里有两家店,认准第二家才不会错过。 在陈添记连菜单都不用看,只需下单老三样:凉拌鱼皮、艇仔粥和豉汁猪肠粉,开胃又饱腹。其中鱼皮就是他们的招牌了。 都知道鱼皮是很小众的食材,稍有处理不当都会被土腥味熏倒。不过在陈添记,他们只会挑选两三斤以下的鲮鱼,拆皮刮鳞,除去皮下筋膜,放进冰水里浸泡,才有了鱼皮脆爽的口感。 他家的秘制酱汁微微甜,拌上切细的姜丝细葱辣椒香菜与炸香的花生,提鲜的功力可不是吹。 偶尔也会碰到鱼皮味道稍淡的时候,跟店家说重新加点酱料再拌一次,味道一样好。 阿布是很喜欢鱼皮咯吱咯吱的口感,那个鲜甜在嘴里简直散不去。外地来第一次吃的胖友,会觉得鱼皮口感hin奇怪,不失为一种独特的体验...... 而猪肠粉就是把米浆蒸成粉皮后卷起来,形状比较像猪肠啦。 粉本身没有味道,主要靠炒过的香芝麻和酱汁来提味,一碟量不多尝鲜可以,想要吃饱有点悬。 而作为广州传统粥品的艇仔粥,一般会放鱼肉、炸花生、蛋丝、瘦肉和油条碎等五花八门的配料,虽然陈添记的艇仔粥足够绵滑,但味精的味道稍重了一点,感觉吃完要去买水喝。
② 三板斧猪脚姜 落地广州那几天恰逢降温。驱寒温暖又local的非猪脚姜莫属了。煮好的猪脚姜香味浓郁能穿墙,闻着味儿就能找到。 在以前,猪脚姜原本是女性坐月子时的补品,老姜驱寒补气,猪脚滋补养颜......所以男生们听到要去三板斧,最开始是拒绝的。 但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毕竟没人能对端上来热乎乎、泛着油亮光泽的猪脚视而不见。小心翼翼试了一口,就停不下来了。 浸在甜醋里煲足一个星期才会拿出来卖,猪脚香酥软烂,用舌头轻轻一剔,吸饱了甜醋汁的猪皮就滑进了嘴里,老姜的辣也密布唇舌,连吃两大块都不会腻,十分过瘾。 一份猪脚姜卖10元,有猪脚有鸡蛋很划算,每一口都足滋足味,一个字,“掂”! 难怪每次经过三板斧门口,都看到有人蹲着吃,虽然店面小到转个身都会碰到膝盖,但依然挡不住吃货们的热情,可谓蹲着也要吃的美味。 到了夏天,吃完热辣的猪脚姜,还能再点一碗糖水消暑,三板斧的木瓜银耳汤或者绿豆沙都很不错,被他家糖水的清甜新鲜征服的我,一人能喝两大碗。
③ 古港奶婆姜撞奶 对于真正的吃货来说,不管一家店多小,多远,只要好吃,都会驱车前往,还管啥山高水长。 而要吃被本地资深吃货称最好吃的双皮奶和姜撞奶,得跑来位于广州郊区的黄埔古港里的奶婆,自己开车一个多小时(不算堵车)。 这里除了来古港游玩的游人,还有很多本地人有事没事都会来吃,沿路问了几位客人,都夸说“好食到无得弹(好吃得不得了)”。 看名字,奶婆就是以奶为主打,所以我们点了最最招牌的姜撞奶和双皮奶。 店员会先端来小半碗磨好的姜汁,接着会有专人提着热奶壶来冲撞,稍等一会,奶和姜汁融合凝固,晃一晃碗,居然不会散。 一勺入嘴,比豆腐花更细腻润滑的口感超赞,姜味够辣够浓,却不会抢掉奶香,两种味道交织在一起非常妙,一碗下去整个人都会冒汗,简直冬日必备。 别看操作很简单,材料制作却一点也不能马虎,顺带我们还get了制作要领。
▲店外展示的姜渣 双皮奶也惊艳到我们,表面能看到厚实带着褶皱的奶皮,不嗜甜的我表示十分满分的好吃,整个人都被浓郁奶香包围,一秒变婴鹅。 据说奶婆还是全市第一家鲜炖牛初乳的店,如果有机会来黄埔古港,不能错过。
④ 猫记艇仔粥 既然去了黄埔古港,也不能只吃一家店就走。边逛边觅食,被老广们安利了猫记艇仔粥,当地居民最爱的日常粥铺。 来到猫记就不要把自己当客人,因为这里煮粥端碗的服务员都是本地老阿姨,点单什么的都像在话家常,是我很喜欢的氛围。 虽说艇仔粥的配料很多,但其实每家店都不太一样,比如有些店会放炸猪皮,有些不会...... 不过对于我来说,一口好粥,米粒要颗颗分明足够软糯,但又不能太细碎;水的比例也不能过多,不然就会变成水饭 ;盐只能适量,否则会盖过配料的鲜。 吃过猫记就知道老广的嘴有多挑剔,艇仔粥在上桌后还在翻滚。舌尖能感觉到胖胖软软的米粒,与酥软的油条、肉丝和鱼肉一起,清甜不寡淡,鲜掉了眉毛。 另外我们还点了芋头螺肉粥,超爱香芋粉粉带着微香的口感,更难得的是,螺肉没有吃到砂......大口嚼完全不会有负担。 以为在旅游景点里,小吃店的收费都会比较高,但猫记的价格却实惠到偷笑,可惜我们当时的肚子只容得下粥了,不然真想大喊一句:老板,每样来一份! 再提一嘴,黄埔古港除了吃和看水看建筑,我更喜欢入口菜市的浓浓生活气迷倒! 这样浓密的大树,几乎春夏秋冬都在挺拔生长,是我心里最符合广州的景致。 这里卖的蔬菜多数都是本地居民自己种的收成,西红柿不是超市里规整的圆,而是各有各的形状,很趣怪;杨桃草莓还都带着水珠,摊主说早上才从自家摘了提过来。 ▲不知道老阿奶在想什么呢 ▲福萝卜鲜嫩得可以生吃 对了,还有酸腌芒果这样开胃的小物卖,充满烟火嘈杂气息的广州当真迷人死咯。
⑤ 银记肠粉 这次逛吃广州,有位伙伴一直在念经:要吃肠粉要吃肠粉...在他心里,吃了肠粉,才算到过广州。 肠粉的做法有布拉式和抽屉式两种,一般早餐店会选择方便快捷的抽屉式,但传统老店,则会选择成品口感更好的布拉式,比如银记。 虽然银记在吃货圈里一直有赞有弹,不过从门口排队情况与我们亲自品尝来看,还是值得一试。 我们点了最简单的牛肉肠粉,等的时候在开放式厨房观摩了布拉肠的制作(肠粉师傅一定感受到了我们的深情目光)。 第一步,把原材料米浆和肉沫等配料涂抹在纱布上,盖好蒸熟。 第二步,用刀片把比纱布还薄的粉皮刮下来,卷成长条切断上碟,淋酱油,完毕。 虽然布拉肠做工繁琐讲究技巧,但拉出来的粉皮晶莹透亮,用筷子拆开的时候,能感觉到粉皮柔韧有弹性。米浆的调试是讲究的。 能吃出来银记搭配肠粉的酱汁有特调过,比一般酱油更鲜甜。油亮亮的粉皮吃起来很滑,牛肉是腌制过的,淀粉味有点点重。但整个视觉加味觉的体验还不错。 至于店里其他品类的小吃,就见仁见智咯。
⑥ 芬芳甜品 路过芬芳的时候,是已经撑到炸的晚上。经过各种天人交战后,我们还是抬脚进店,毕竟这家店名声响当当,不吃总担心后悔。 谁知道踩了小小的雷。 但鉴于每一次路过里面都是满满的人,所以此次试吃仅代表逛吃团的意见。 糖不甩是店里老招牌,糯米团裹着一层黏黏的糖浆甩也甩不掉,所以叫糖不甩。 本来以为会甜掉牙,但并没有。外层撒下的花生碎和椰丝也很香,口感意外地扎实Q弹。 绿豆沙和红豆沙港真,已经熬煮出沙,细腻又不缺颗粒感,如果不是甜到齁,我们可以吃完。 以及,挖出来一颗巨大巨大的汤圆,很实诚。 杏仁露闻着很香甜,但吃进嘴里,总有一种用力过度的香精味。 吃完这些甜品,莫名觉得还不如芬芳的煎粽子好吃……不知道是不是去错店,如果你们吃过好吃的芬芳可以留地址。
依旧特别感谢阿布的好盆友, 资深吃货摄影师何文安, 带我们扫街吃东西。 ——————— end ——————— 今天我们首次尝试了线上测评, 吃了一堆不可描述的恶搞零食。 因为人实在太多, 这次的群已经满了, 后来加阿布好友的只能等下次了。 粉丝里肯定有大吃货会说, 就这点小吃也能撑到嘛? 这只是正餐后的牙祭咯。 你的家乡都有什么小吃? 也欢迎广州伙伴继续留言推荐其他小吃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