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一课堂·周易解读》第443讲·丰卦(5) 雕弓: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沫。折其右肱,无咎。 艾欣:九三阳居阳位,离明之极,与上六相应,本性好动,恃应而骄,过用其明,但上六阴居阴位,才质柔弱,且处震体之终,业已丧失震动功能,面对九三的召唤,不能振作,无能为力,这样就无法结成明动相资的关系,违背了“明以动故丰”的行为准则。九三居离上是光明之极,上六居震上是阴暗之极,九三阳刚得正而刚健有力,上六阴居阴极而位极力弱,二者虽阴阳正应,但明动皆过,过犹不及,因此无法匹配,不能互济,这犹如加大旌旗帷幔,遮蔽了阳光,正当日中之时,只能看到天上的小星,故言“丰其沛,日中见沫”。九三当正得位,居下离之极,恃明而骄,则丰极易衰,会由明转暗,九三当控制其刚,自断其肱,屈己自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可获无咎,故言“折其右肱,无咎”。沛,古同旆,泛指旌旗帷幔。沫,泡沫,指天上的小星。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多用来比喻强大的助手,如股肱之臣。九三阳刚得位,正是股肱之位,但过刚不中,犹如人恃右手之强,故称右肱。爻辞说:九三阳居阳位,离明之极,过刚不中,与上有应,恃应而骄,过用其明,但上六以阴居阴,处震卦终极,无力回应,这犹如加大帷幔,遮蔽了阳光,正午时光只是看到了小星。九三阳刚得位,离明之极,当明哲保身,自控其刚,自断其肱,屈己自守,以逸待劳,可获无咎。 雕弓:《象》曰:“丰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终不可用也。 艾欣:九三过刚不中,刚愎自用,离明之极,过用其明,虽与上有应,但上六阴居震终,质弱无位,无力回应,因此九三之明与上六之动,不能互相帮助,虽有应却不能成其大事。这是九三“丰其沛”,过用其刚明,不得其应与,犹如在正午时光只是看到了点点星光,因此不能成就大事。九三阳刚得位,离明之极,当认清形势,反观自照,明其进退,自抑其刚,“折其右肱”,屈己慎守,终究不可自恃其明而为所欲为,否则必生咎害。六二与九三都是光明被掩之象,但六二既中又正,能够看到北斗,看清方向,“有孚发若”,终获吉祥。而九三过刚不中,只是看到点点星光,看不清方向,但阳刚得位,能屈己慎守,“折其右肱”,终不可用其刚明,成就大事。一般说来,人的右手力量强于左手,因此“折其右肱”,正是九三控制其过刚不中之象,可见圣人用词之美。《小象》说:加大帷幔,遮挡了阳光,只见到点点星光,这是因为九三居离明之极,过刚不中,刚愎自负,与上有应,急求丰盛成果,但上六阴居震极,力弱而不能回应,这是虽有应而不得其和,不能完成丰盛的目标,终究不可成就大事。九三断其右肱,这是因为九三虽过刚不中,但当正得位,是离明之极,能够屈己慎守,控制其过刚不中,终究不可自恃其刚明而为所欲为。 【之涯评卦】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沬,折其右肱,无咎。 九三阳居阳位,以刚处正,明光及其耀目之态。阳亢过甚,急于外照,上与上六对位和应。奈何上六以阴处穷,震动之力已是强弩之末,位极力弱无处可行,无法配合九三过于耀眼之明照,是有明无动之象。如人思维敏捷,头脑灵光,过于聪明,却缺乏行动力,没有与之匹配的动能和外缘,所以无可奈何。丰其沛,沛者旆也,幔帐帷幕也,上六阴居阴位,有此阴暗覆蔽之象。在这里,丰是大张帷幕之义。日中见沬,沬者昧也,暗淡星光也。是说此时此位,九四虽想明照天外,无奈形势有如明光被厚厚的帷幕所覆蔽,自己只能看到黯淡星光。这时,九四只能认清形势,回光反照,反思内省,不做外现外照之想。所谓折其右肱,是说不要用有力的右臂奋力出手,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收敛自己过度的聪明和冒进的渴望,这样才能做到无有过咎和咎害。 象曰:丰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终不可用也。 九三离中过刚,有外显之欲望,和强烈的表现力,奈何与阴居阴位,势穷力尽的上六很不匹配。虽和应,却动力不配其明,所以无法完成追求丰盛的目标。形势是帷幕盖顶,前程暗淡,想追求繁盛,遇到的是密不透光的厚重的屏障,所以说,不可能做成大的事业。所谓,折其右肱,右肱,右臂也,通常是灵敏有力的。九三外照不能,反观内照,只能迫于形势,自折右臂,收敛其刚愎自用的狂傲冒进之习性。因为此时此位,最后不能有所成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