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三之骂

 汐钰文艺范 2017-06-11
  京剧《玉堂春》中的苏三,被卖到山西洪洞县沈家以后,皮氏诬陷她用药面毒杀了沈燕林;苏三因此被判死罪。所幸她的旧情人王金龙得中状元,作为八府巡按复审此案,为她平反申冤,这已是尽人皆知的故事。但她还有一桩小冤案,应当给予彻底地改正,那就是:她在“起解”一折中骂过一句“洪洞县里无好人”!
  有人觉得,那只不过是写戏的人胡编,不足介意;也有人认为,那无非是苏三在恼恨之中的一句气话,可以原谅。但也不能排除有些属于洪洞县籍的人为此耿耿于怀,心中不悦。苏三的话虽然远不是什么结论,却也让他们受了委屈,难免对苏三怀有愤懑情绪。
  记得1949年,我们战斗剧社行军在山西,有一天住在洪洞县,借宿在中学校内。当晚操场上空月明如昼,我们几个爱好京剧的男女同志在月下清唱。有人想起了苏三,提议唱一段《苏三起解》,有人则敏感地制止了,怕引起本地人的反感,以致影响军民关系。
  其实早已有人指出,苏三所骂的“洪洞县”并非指整个洪洞县,而是指洪洞县的县衙,即当时的县政府。在那个年代,某某县不但可以是某某县衙的代称,也可以是某某县官的代称。不是吗?京剧《法门寺》中郿坞县的知县有一句唱词是“郿坞县在马上心神不定”,这个“郿坞县”指的就是他县太爷本人,而不是整个的郿坞县;否则,一个县那么多土地、人口怎么能驮在一匹马上呢?
  再具体考察一下苏三那脍炙人口的几句唱,就更能证明她的所指究竟是谁了:“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的心好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她只是来到街上,却说是离开了洪洞县,这大街不也还是洪洞县的大街吗?她指的仅是离开了县衙(的牢房)而已,可见她说的洪洞县绝不是全县。再看,她跪在洪洞县城的大街上,请求“过往的君子”若有去南京的替她捎信——她如果真的认为“洪洞县里没好人”的话,心目中还会有“过往的君子”吗?
  当时的洪洞县衙是塌陷式整体腐败了:“王知县受贿一千两,阖衙里分赃八百银”,连崇公道这个小小的解差也承认自己“还弄了双鞋穿呢”。腐败者制造冤案,陷害无辜,包庇罪犯。苏三不骂他们骂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