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考辨 | 六艺与六经

 霄石文哲图书馆 2017-06-11

作者系某高校老师)


 

在从六艺到六经的转变过程中,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学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上古文化肇始,或口耳相传,或书之典籍。假以时日,社会分工发展,有劳心者,劳力者之分。劳心者即所谓脑力劳动者,其实就是今天的知识分子。不过,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并没有职业化,也就是说,还没有老师这样的职业。

知识分子是由各种官员兼任,这些官员称为王官或百官。因此,我们的文化的传承、发展实际上就由王官来完成,所谓“以吏为师”,这就是汉代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提出先秦诸子百家皆出于“王官之守”观点的基本依据。

从另一个角度讲,文化知识的生产创造主要由他们垄断,这并非否认百姓参与了文化知识的生产,只是说文化知识的生产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即便他们创造了文化知识,也由知识分子收集、整理,加以传承和发展。

直到有一天,孔子的出现及兴办私学,才逐渐打破了这个局面。当然,孔子只是一个标志,标志着文化知识的生产创造不再仅仅局限于王官群体,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分工也发展起来了。春秋末期,私学兴起,孔子是最为杰出的代表,因此被称为“万世师表”。 

 


六艺最早指六种技艺

“六艺”在先秦时期有两种含义:一指六种技艺,一指六部典籍,即“六经”。六种技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才能。

《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也就是说,文化知识技能有了积累和发展,便分门别类,然后用于教育子弟。先是用于教育贵族的子弟,私学兴起后才普及到“庶民”也就是百姓子弟。孔子讲“有教无类”,他的学生是来自各个社会阶层的子弟。政府开办了专门的教育场所也就是学校来教育子弟,但在夏、商、周时期有不同的名称。

《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六艺是古代称为“小学”的教育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学完后可以走入社会了。更高的教育阶段称为“大学”,小学中的俊秀者或贵族子弟的更高教育阶段,主要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战国时期的六经,由于《乐》失传,汉代只余五经

六艺为什么会发展成为六经呢?所谓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

由六艺到六经,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及其实行的教育改革有密切关系,经历了从六种技艺到六部经典形成的转变过程。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夫儒者以六艺为法。”春秋时期孔子开设私学授六艺,但此六艺不仅仅是上述的六种技艺,已经有所发展。

儒学教育子弟遵循传统的形式,即“以六艺为法”,但逐渐在六种技艺的基础上增加了内容,推崇的古代六部典籍,所谓《诗经》、《尚书》、《周礼》、《易经》、《春秋》、《乐》。

六经记载汇集着古代,特别是夏、商、周三代以来的各种传统文化,儒学以继承、发展传统文化为己任,所以它们自然就成为了儒家教育学生的主要教材。这样,由于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改革,作为指称传统六种技艺的“六艺”,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了发展。

在内容上,除了掌握六种技艺,还得掌握各种文化知识,即以《诗》为代表的文学知识、以《尚书》为代表的治国思想、以《周礼》为代表的制度礼仪知识、以《易经》为代表的自然知识和阴阳思想、以《春秋》为代表的历史知识、以《乐经》为代表的音乐知识。



《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可见当时的人们也认为六部典籍汇集了不同领域的文化知识。

在形式上,由没有教材的具体六门课程发展为以六部典籍为教材的六门课程。儒家在传统的“六艺”教育基础上,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完成了对传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六经之名由此形成,用于指称《诗》、《书》、《礼》、《易》、《乐》、《春秋》。

其实,六经最初是记载汇集各种传统文化的典籍,不是专门属于儒家的书籍,它们在诸子百家包括儒家创立以前就存在了。因为儒学的创立及其对传统教育的改革,以六部典籍为儒家思想文化的主要来源,尤其是从孔子开始的儒家学者对这六部典籍的删改和解释,六经逐渐成为了儒家的经典。可以这样说,六经经过儒家化才成为了儒家经典。先秦时期的六经,由于《乐经》失传,在汉代实际上就剩“五经”,因此就有了五经之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