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连志:鸡粪安全责任大,酵素鸡粪解民忧

 李晓傲慢 2017-06-11



众所周知,中国的粮食、果蔬产量实现了多年连增,但在连年增产的同时,环境和土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土壤有机质下降、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目前,农业部提出的“到2020年化肥零增长”的目标已经成为农资行业运行的主旨思想。

同样补充有机质 酵素鸡粪更安全

    说起鸡粪,农民朋友都不陌生。鸡粪中富含大量有机质,施用后可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熟化土壤,培肥地力,因而鸡粪多年来备受菜农喜爱,但喜爱的同时,不少菜农却受到鸡粪的“伤害”:烧根、熏苗、死棵等问题在很多棚室都有发生,轻者减产,重者拔园换茬。这主要是鲜鸡粪以及普通的鸡粪含有一些病原菌,而且若腐熟不完全,这是老百姓非常头疼的问题。

    而针对这些问题,酵素鸡粪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酵素鸡粪采用独有的酵素工艺加工而成,使鸡粪完全灭菌腐熟,且富含有益菌,无害安全。

酵素鸡粪的研制,并没有完全照搬原来那套生产工艺和技术,而是从实际出发,在生产酵素菌生物有机肥的基础上,大胆试验、实践,经历了无数的挫折,最终获得成功。酵素鸡粪的制造有两道关键的工艺:

    一是是高温好氧发酵过程:首先培养酵素菌一代扩大菌:酵素菌是由多种有益菌组成的菌群,比其它一般的发酵菌功能要强大的多。在原种的基础上,用米糠、麸皮等进行扩繁得到酵素菌一代扩大菌,注意温度、湿度等环境调件,一般扩繁20天左右可直接用于鲜鸡粪。其次下菌种发酵。鲜鸡粪卸车后按行卸好,然后用铲车整理好,便于之后的翻倒操作。整理好后即可下菌种,即将扩繁好的酵素菌种均匀的洒在鲜鸡粪表面,然后用翻倒机进行翻倒。一般每24小时温度就能升高10-15℃,为防止厌氧发酵,不超过48小时就需要翻倒一次,翻倒至第三次温度就能达到75℃,最高温度达到82℃,此温度维持5-6天,在此温度时,各种病源菌有害菌得以彻底杀灭,使各种营养元素得以彻底腐熟分解。随着湿度的降低,温度也越来越低,当温度降至45℃左右时,臭味消失,该过程结束。一般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

    二是酵素菌有益扩繁过程:总过程需要80-100天,温度保持在70摄氏度左右。该过程可达到有益酵素菌最大量化指标,产品有益菌指标每克1亿个以上,鸡粪本身也得到充分分解。此过程注意温度、湿度的调节,尤其是表面出现白色发酵产物时,不要误认为是菌丝,此为厌氧过程的发酵产物,必须抓紧翻倒,以免对产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土壤的修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个人参与到其中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