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糕点,竟然能在福建演变成这些模样?

 玖玖家政 2017-06-12

■  ■  

   提到糕,最先想到的就是切糕有木有?可是怕怕...没钱吃不起,还不如找找身边美味又廉价的本地糕点吃个饱。来看看小旅搜罗的福建本土糕点集合,充满着几代人的回忆、乡思,以及……口水!看完你一定饿得慌,快去找找儿时记忆中的美味糕点吧。




马蹄糕




福州的马蹄糕外表晶莹透亮,味道甜而不腻,吃起来松软可口,还透着一股冰凉之感。福州卖马蹄糕的小摊常常散见于福州的各街头巷口,都是现做现卖,即买即吃。它是福州最传统的甜点小吃,以地瓜粉为主料,加入水、白糖搅拌均匀,装入模具,再撒些荸荠,最后以猛火蒸熟。





碗糕




在福建地区,碗糕大约是最受普罗大众欢迎的人气早餐之一。它洁白蓬松呈碗状,顶部还咧开“大嘴”形似发笑,很讨食客欢心。在闽南,碗糕也叫发粿,莆田则称为“碗瓯糕”,“瓯”指小碗,一般会加白糖。咬下口感松、绵、软,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萝卜糕(菜头粿)




萝卜糕在闽南地区又叫菜头粿,由于维生素比较多,吃起来有会产生饱腹感,对于想减肥的朋友来说,绝对是不二之选。菜粿以米浆和白萝卜为主要原料,蒸制成糕,再经油炸而成。油熟过后的菜粿外酥内嫩,表皮呈金黄微焦;一口咬下,内馅洁白,质地柔软鲜美、软滑甘香。





桔红糕




泉州各地在传统节日和婚庆时的必备甜品和配茶佳品,由糯米与白糖为主料制作而成。其半透明状米白色,晶莹剔透,嫩甜鲜爽,富有弹性,清津适口。桔红糕谐音“吉红糕”,寓意吉祥、美满。其弹性极佳,且有金桔味,当地谚云:“眼看手摸韧又嫩,斧劈也不会深五寸。”




白松糕




白松糕,材料主要是春米,磨碎发酵,一般冬季经常做,一次就是特大一组,有人家用红糖做的味道更好!!!一般在煮之前,就先用小刀划好(有田字或者菱形)我一般可以吃4个。





满煎糕




形状披萨的糕点,满煎糕内似蜂窝,皮香,夹层香甜,松软滑润,富有弹性,是泉州市民经常食用的早点之一。配花生汤,超赞的!!!





凤梨酥




凤梨酥相传最早起源于三国时期,其凤梨闽南话发音又称“旺来”,象征子孙旺旺来的意思,而凤梨亦是台湾人拜拜常用的贡品,取其“旺旺”“旺来”之意,合格的凤梨馅能看到纤维、拉丝,香气十足,甜中带酸,滋味浓郁,深受喜爱。





东美香脯糕



东美是漳州角美的一个村子,村里有后面街有位姓郭的老人,以绿豆磨粉为原料,制作出了一种糕点,它清香怡人、入口即化、清凉润喉,深受乡邻喜爱,人们称它为香脯糕。漳州人喝茶时,喜欢配一口香脯糕,也常将香脯糕调成糊喂养婴孩;过年过节,家家户户必备东美香脯糕招待亲朋好友。





枫亭糕












在莆仙地区呆过的人,一定会知道这个美味。枫亭糕两边是两边是白色的纯糯米粉,中间是金黄的陷。放进嘴里的一瞬间,它就像绵绵的冰一样软化,糊在你的唇间。咬一口,满嘴香甜,仔细嚼,齿间散发出喷香的花生味儿和芝麻味儿,夹杂着一些甜甜的、润润的冬瓜条,以及甜滋滋的蜜枣、葡萄干。





峡阳桂花糕




峡阳桂花糕在闽北地区可谓是家喻户晓,桂花糕色泽奶白,散发着淡淡的桂花和中草药的香气。入口即化,吞咽酥滑,甜中有咸,唇齿留香,倍受食客们的喜欢。它是用天然桂花绞汁去渣,配制健脾化气的肉桂、木香、佩兰等中药香料,精制成“桂花酱”。将筛细的糯米粉拌入桂花酱,糅制成糕。






霞浦茶饼




茶饼,顾名思义就要配上一碗茶一起吃,有做成圆形的,有做成鸳鸯形状的,据说本地人婚嫁、办酒席都离不开它。






状元糍




用上等糯米,经浸洗蒸熟后,倒入石臼舂打成糕,掇成乒乓球大小的糍团,放入由黄豆、花生、芝麻炒熟后碾成粉的配料中(配料粉中再掺入白糖),再加上香葱猪油,色泽淡黄,味道香甜、软韧适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