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创作手法鉴赏 《渔洋十二法》之一

 爱雅阁 2017-06-12
古诗创作手法鉴赏 《渔洋十二法》之一

 

辽宁舰

 

 

根据一些同学的提议,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王渔阳的“绝句十二法”的手法。

 

王士祯(1634—1711),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原名王士禛雍正皇帝继位后,为避胤禛讳,称为王士正。到乾隆三十九年,乾隆皇帝下诏改为王士祯。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

 

1624年,明朝灭亡时,他年仅十岁,没有太多的历史宿帐和感情包袱。而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又必须把个人的前途和新的清王朝联系在一起。所以他的感情很复杂:他的历代祖先在明朝都是高官,既有对明王朝的怀念;而因为清朝对他的栽培和重用,又有对清王朝的报效之心。这两种感情,在他的诗中交集反映出来。

 

王士祯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家庭。他五岁入家塾读书。六七岁的时候读《诗经》,顺治十五年(1658),王士祯22岁中进士,后升迁至刑部尚书的高位,文名渐著。

 

顺治十六年选为扬州推官,其诗受到诗坛盟主钱谦益的称赞,并希望他代已而起,主持风雅。钱谦益去世后,王士祯真成为一代正宗。 

 

王士祯是清初诗坛上神韵说的倡导者。后人所辑《带经堂诗话》,反映了他的论诗主张。王士祯论诗以神韵为宗,而其渊源则本于司空图和严羽。他鼓吹妙悟兴趣,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最高境界。强调淡远的意境和含蓄的语言。最能体现王士祯神韵说理论,并且写得好的是他的七言绝句

 

《渔洋绝句十二法》原名《七绝12种作法》,源自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徐晋如《大学诗词写作教程》第八章。

 

在这一章,徐晋如写道:“大抵七言绝句章法只在一、二句正说,三、四句转折,并不像律诗一样有明显的起承转合。短短四句,要做到婉曲回环,就往往以第三句为主,而以第四句承接之。亦有以第三句为辅翼,第四句转折者。绝句要诗绝意不绝,渔洋的处理方式就是结句大都宕开一笔,仅就情景加以渲染勾勒,绝不直接说出主题,而把联想的空间留给读者。即所谓神韵之法。

 

【渔洋绝法一】: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访纪伯紫隐居》

【清】王士祯

 

闲踏春泥著屐来,

烟波百曲孝侯台。

柴门径僻少人迹,

门外野棠花乱开。

 

【注释】:

 

清顺治十八年(1661)春,王渔洋赴江宁(南京),访友浏览,即事賦诗,著有《白门集》。这期间结交了不少布衣朋友,其中也有明代遗民纪映钟。这首诗就是写拜访纪映钟的。描述了纪映钟住处的清幽僻静。诗外之意是赞扬纪映钟的清高。

 

纪伯紫:纪映钟(16091681)明末清初诗人。字伯紫,又作伯子、蘖子,号戆叟,自称钟山逸老,江南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崇祯朝诸生,崇祯时,曾主金陵复社事。明亡后,弃诸生,躬耕养母。

 

阉党遗孽马士英阮大铖擅权南京弘光小朝廷,纪映钟发动复社同志进行回击。由陈贞慧、吴应箕、顾杲等草《留都防乱揭》揭发马士英、阮大铖作为魏忠贤“阉党”祸乱朝政的卑鄙无耻的丑恶嘴脸。

 

后弃去,入天台山为僧,复舍去。晚客于龚鼎孳处十年。龚死后南归,移家仪真,卒于斯。著有《戆叟诗钞》四卷。

 

闲:悠闲。闲踏,信步。

 

著:穿着。

 

屐:木制拖鞋。今音读(jī)木屐,古入声十一陌部,读(jì ),音同记。

 

曲:弯曲,此处作缭绕解。

 

孝侯台:周处台(又称孝侯台)。1700多年前,江苏出了传奇人物,名叫周处。宜兴人将他与南山之虎、长桥之蛟合称为“三害”。为了给乡亲们除害,周处杀虎斩蛟,悔过自新,成了东吴时期的一代名相。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他出任东观左丞时读过书的地方建了一座“周处读书台”(也叫孝侯台)。

 

南京明城墙武定门段曾发现一处遗址,明城墙研究权威杨国庆认为该遗址应该是东吴时建的,就是孝侯台。

 

僻:偏僻。

 

野棠:野海棠。

 

乱:此处指野海棠花开得很烂漫。

 

【译文】:

 

穿木屐踏春泥信步而來,

烟波曲折掩映周孝侯台。

柴门路径偏僻很少人迹,

门外的野棠花恣意乱開。 

 

我们来看看王渔阳是怎样写这首诗的:

 

【手法】:

 

一、全诗脉络:

 

图片

 

 

先看绿箭头:

 

首句以“闲”“来”间接扣题“访”,表明来访的心情;

 

次句以“烟波”承首句的“春”;

 

第三句以“僻”接“孝侯台”,孝侯台建在金陵明城墙武定门段,说明“纪伯紫隐居”在城外,能看见“烟波百曲孝侯台”,必为城外远处回望,所以偏僻。

 

第四句以“门外”接“柴门”,以“花”接“人迹”,是访者正常心理:来访首先关注的是主人在不在家,当然先看门;然后再看到门外的海棠花。

 

再看红箭头:

 

全诗句句不离“隐居”:

 

首句的“泥”、次句的“孝侯台”、第三句的“少人迹”,第四句的“花乱开”,无不说明纪伯紫的居所在远离城市的偏僻之处,而且是少有人来的。

 

全诗只写来访所见景色,从头至尾,既无交代是否见到隐居者,也没对隐居者作任何描述。但由 “僻”、“少”、“乱”三个形容词烘托出隐居者闲逸、清高的情趣,也回应了第一字“闲”。

 

这就是王士祯“神韵”的妙处,即令人妙悟,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二、句法:

 

起句 图片”,以“赋”法点明时间(春泥)、心情(闲)、方式:走路(踏春、著屐)。七个字,一个形容词,三个动词,三个名词,把一幅悠闲的春游图简洁、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首字形容词“闲”,是统领全篇的关键字,为全诗定了调。

 

这个“闲”,指的是心态,与“隐”呼应。

 

承句 图片”,同样是赋法。此句是路中回眸所见景色。只用了一个动词“曲”,就描画出一个被烟波环绕着的孝侯台的缥缈画面。而此句,也是为转句作好了铺垫。

 

这个画面,说明纪映钟幽居之处在江宁明城墙武定门外的某一个地方。所以可以在烟波缭绕处看到孝侯台,这也是对题目“隐居”的烘托。

 

请特别留意:

 

转句 图片”,整句可以译为:“主人的住处关着柴门,小路偏僻不热闹,没有多少人迹”。

 

“僻”,就是“不热闹”;“少”表示的是“没有多少”。


“不”、“没有”是什么性质的词?是否定词。而否定词组成的句子就是否定句。

 

【渔洋绝法一】: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王渔阳绝句第一法的特征,就是使用否定句型来实现“转”的作用。

 

纪映钟住处用的是柴门,说明主人生活俭朴,径僻说明地点偏僻,主人深居简出。

 

合句 图片。”则以野海棠花恣意盛开来反衬“少人迹”,暗喻纪映钟的清高情怀。

 

在这一法中,这首是特别的。所以我专门举这首来说明。后面我再发几首用这一法的其他渔洋的诗,大家对比一下。

 

谋篇的整体来看,前两句为一节,用“赋陈”法,描写“访”的过程;后两句为一节,以否定句式,以景兴情,借以抒发对隐居者情操的赞叹。

 

 

王渔洋类似这种手法的还有:

 

《高邮雨泊》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瓜洲渡江二首(之二)》

扬子桥头鸡未鸣,瓜洲城外日东生。

风波不惮西津渡,一见金焦双眼明。

 

《题沈朗倩石崖秋柳小景》

宫柳烟含六代愁,丝丝畏见冶城秋。

无情画里逢摇落,一夜西风满石头。

 

《秦淮杂诗十四首之六》

青溪水木最清华,王谢乌衣六代夸。

不奈更寻江总宅,寒烟已失段侯家。

 

《秦淮杂诗十四首之七》

当年赐第有辉光,开国中山异姓王。

莫问万春园旧事,朱门草没大功坊。

 

《大风渡江三首之二》

红襟双燕掠波轻,夹岸飞花细浪生。

南北船过不得语,风帆一霎翦江行。

 

《竹公溪二首之一》

漏天未放十分晴,处处江村有笛声。

水远山长听不足,竹郎祠下竹鸡鸣。

 

《江行望乌尤山》

墨鱼吹浪一江浮,尔雅台荒古木秋。

碧水丹山留不得,风帆回首别乌尤。

 

《宋陵》

洛水邙山饱废兴,宋家幽寝閟鱼灯。

奉香不见临安使,白日茫茫下七陵。

 

请大家自行分析转句的“否定词”是哪个?

 

对于初学者,渔洋十二法是可以模仿的具体模式。希望大家都试试。

 

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